里弄瓷魂 | 吕有德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3 20:42 2

摘要:自唐代以来,这里沿河建窑,因窑成市,宋代开始高度繁荣,四海豪杰缘瓷际会,“夜阑惊起还乡梦,窑火通明两岸红。”街巷、里弄一路向东铺排过去。古代景德镇主干道是一条沿昌江的南北大道,为纪念孙中山,于1936年改名为中山路,北起观音阁,南至太白园,长约十里。里弄则呈东



北京的胡同,深圳的大道,景德镇的里弄,是各自鲜明的符号,也是城市文脉所在。陶阳十三里,一百零八弄,瓷艺之魂就隐身其间。

自唐代以来,这里沿河建窑,因窑成市,宋代开始高度繁荣,四海豪杰缘瓷际会,“夜阑惊起还乡梦,窑火通明两岸红。”街巷、里弄一路向东铺排过去。古代景德镇主干道是一条沿昌江的南北大道,为纪念孙中山,于1936年改名为中山路,北起观音阁,南至太白园,长约十里。里弄则呈东西走向,如百川归海,直指昌江各个码头。

小小的码头,却吞天吐地,连通着世界,千年来都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延绵六百多年的皇家御窑厂是景德镇的核心,龙珠阁是标识,幽深曲折的里弄是灵魂。一座千年名城,居然是以一座工厂为中心点而布局,在世界城建史上绝无仅有。今年正月初二,我再一次在老城区的里弄独自徜徉,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是必游之地。

御窑后面就是保存至今的世界上最大的柴窑——徐家窑,高6米多,长18米,从明代后期至今有400多年,传至第23代依旧窑火不灭。这里现在专注粉彩,取御瓷的华贵典雅,辅之以民间的清新活泼,赏之如饮甘露。面对这些至精至美的粉彩茶具,我冒充外地游客,用普通话跟店员交流。我从锦盒里随手拿出一只小杯,薄如蛋壳,在白射灯下细看,瓷胎纯净匀称,无半点黑斑,质地如羊脂玉。倒扣在玻璃茶几上,杯口跟桌面严丝合缝,牡丹花层次分明,过渡自然。一看价格真不低,一壶四杯要3888元,高档手工艺瓷只能卖给有缘人,贵有贵的道理吧。

附近传承几百年的黄老大窑、刘家窑保存基本完好。透过门缝和窗户看,里边正在修复中,还没有开放。为减轻财政负担,促进官民竞争提高,明、清御窑厂制作成型的部分御瓷,会分配给民窑烧制,称为“官搭民烧”。御瓷设计和制作的高超技艺与民瓷良性互动,为景德镇的瓷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御窑旁边有一条幽深曲折的龙缸弄,是专为皇宫烧制龙缸而得名。龙缸是器形巨大、上绘青花龙纹的高温釉下彩,对窑温要求极其严苛。景德镇瓷业至今拜的是窑神“风火仙师”童宾,这里一座“佑陶灵祠”就是纪念他。陶瓷融合了瓷土的深沉和烈火的激情,而古代柴窑要精确控温极难,差之毫厘,缪以千里,既便科技发展到今天的煤气窑和电炉窑,依然是难题,要技术也要有运气。童宾是明代万历年间本地的里村人,一位烧窑技师,为了解救窑工,按时给皇宫烧制出巨型龙缸,他以身殉窑。瓷工们感佩其英勇献身,自发世代供奉他为窑神。“龙缸有供自前朝,风火名仙为殉窑。搏得一身烟共碧,至今青气总凌霄。”

龙缸弄口的小店“龙珠轩”是当代瓷板肖像画大师吴康的工作室。他在传统基础上融入油画和摄影艺术,创造出形神兼备的瓷板肖像画,作为国礼而名扬四海。招牌则是詹建强老先生所题,他题字落款一律是“老扁”。号如其人,书法亦是大俗大雅,以宽博厚重的颜楷为根基,融入魏碑的刚健朴茂、二王的秀逸洒脱,雅俗共赏。当年珠山中路上的苏俄式大剧院上“群英堂”三个字就是他所题,字径2米多。每次看见这三个威武雄壮的红色大字,我就想到一帮梁山好汉在里面聚会。我了解中国近三百年内的书法名家,单论书艺,老扁是真正的书法大师,我的行楷榜书颇有气势,就深受他的影响。可惜他一生是平民布衣,又淡泊内敛,终生埋没在里弄深巷。

王锡良(1922年2月-2023年3月13日),原籍安徽黟县,生于景德镇。

去年逝世的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出身贫寒,12岁开始跟随叔父、“珠山八友”之一的王大凡学粉彩人物。面对自己的一堆大师称号,这位百岁老人谦和而又真诚地说:“我真是行时好运,这行的许多高手日夜奋发,极有水平,可是没有平台,又不好意思大声吆喝,只能终身无闻。”陶渊明对江西的人文艺术影响实在太深!

我漫无目的地逛到“彭家上弄”。经过千百次烈火烧烤的废弃窑砖,筑成老房和街面,坚硬如铁,似乎还流着窑汗,散发出岁月的苍桑,却依然风骨苍劲。透过密集民居之间的缝隙,时不时看到坍塌的瓷窑废墟。景德镇的四山八坞,九街十巷,是因制瓷需要而自发形成的,往往是窑、坊、居一体化,减少瓷器搬运距离,方便生产和生活。这一带初始居民是彭姓,从宋代开始大量聚居,类似的“黄家弄“、“戴家弄”、“毕家弄”等星罗其布在全城。也有按地域命名的,如“新安巷”、“湖口弄”、“抚州弄”。

江西抚州古称临川,是才子之乡,培养了王安石、杨万里、汤显祖和三千多进士,至今依然是江西高考最厉害的地方。抚州人开始时本小利薄跑单帮,尤其善于从各个窑场中淘宝,把略有疵瑕的废弃瓷淘来,经巧手修复廉价售出,积累原始资本后呼朋引伴,“景德镇瓷器抚州人卖”。清代同治年间在市中心建成金碧辉𤾗的抚州会馆,占地4000多平方米,解放后折掉建为七小。至今在老火车站对面的樊家井仿古一条街上,许多商家是抚州人的后代,只要给够价钱,连御窑珍品也能仿得让鉴定专家打眼。因为相关专业知识及渠道世代相传和积累,至今全国古董瓷商,抚州人占半数以上。

在中华北路居然还看到了建于清代的天主教堂,哥特式尖顶直指天空,红砂石墙面庄严厚重,在初春暖阳的照耀下,闪着神秘的光芒。里边正在做弥撒,抑扬顿挫的声音飘荡在里弄,嗡嗡回响,把中外、古今像瓷泥一样妥贴地揉搓成一团。景德镇的教堂有几座,既方便外商礼拜,也传播基督的福音。虽然深处内陆,千年景德镇一直连通世界,默默地为中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成为中国的象征之一。既便时光飞奔到1990年代,那时我还在这里工作和生活,陶瓷依然是中国的重要出口产业。现在火遍全网的陶溪川,前身是国营宇宙瓷厂,仅1987年就出口创汇473万美元,换成今天的购买力真是巨额财富。

欧洲直到1710年(康熙48年),德国人建立第一家“梅森瓷厂”,至今依然尽量用手工制作,强调个性,产量很低,价格极高。今天欧洲的所谓高档瓷,如果单论工艺和设计,景德镇可以轻易达到。同样的产品,德国、英国的可以卖景瓷的十倍价格,主要是老牌发达国家这个品牌加持和高明的营销。随着中国的迅猛崛起,景德镇这十几年涅槃重生,在手工艺术瓷领域飞速追赶和超越。个人、商人的命运和国运息息相关,唇齿相依。

新安巷是我特意要去的地方。

古代皖南也称新安。在新安巷口有徽州会馆,始建于明代,内附新安书院,1942年改为新式学校,后来拆迁建成景德镇第一小学。一户余姓徽商经营木材发家后,不断扩大家业,建起高墙深院、重檐飞翘的典型徽派大院,无私捐出一部分另外作为徽州会馆,今天还保存完好。

北方山西,南方徽州,这两大商帮称雄古代中国六百年,“无徽不成镇”就是真实写照。徽州紧邻景德镇,一府六县极重教育,亦贾亦儒,“珠山八友”中一大半是徽州人:王大凡是黟县,何许人是南陵,毕伯涛是歙县,刘雨岑是黄山区,首领王琦祖籍也是徽州。他们的后代今天依然在陶瓷艺术领域薪火传承,熠熠生辉,毕伯涛之子毕渊明就是其中卓越代表之一。

凭借发达的商业网络和文化底蕴,徽州人在景德镇主要从事陶瓷贩卖和“红店”产业。红店也叫画红,是在烧制成的素胎上画图填色后再入窑低温复烧,属釉上彩。有的根据国内海外客商要求订制,也有自画自卖,“珠山八友”为代表的就是后一类。在市中心广场旁边我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牌坊,上书“红店街”,这里就是画店集中地之一,解放后公私合营成为艺术瓷厂。红店内书画高手云集,藏龙卧虎,今天许多老一辈的陶瓷艺术大师都是从这里开始艰辛严格的学徒生涯。

我随意钻旁边进一条里弄走几十步,见到一老人在小院里拉坯。我用景德镇话边打招呼边敬烟:“大哥侬初二都不歇啊?钱是赚不完的。”老人哈哈一笑道:“家里老少都去乡下拜年了,我闲得慌,就过来摸泥巴。”他满头银白,站起来也是勾腰,这是常年低头弯腰的职业症。老人很开朗地聊开了:“我姓余,祖籍都昌,十六岁来这跟大伯学手艺,是家族第四代传人。我原来在建国瓷厂拉坯修坯,九五年下岗了,就出来自己混。”

我一听就肃然起敬,那是新中国第一家国营瓷厂,主攻各种颜色釉。“要想快点穷,去烧釉里红。”由于铜离子对温度太敏感,失败率超高。建国瓷厂集全市瓷业高手,又有国家财政和销售保障,能专注创新,“三羊开泰”系列达到历史最高水准,精品常作为国礼,对器型要求极严。我看见靠墙的木架上推放几樽素胎如意瓶。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无法相信仅用双手,能把一坨泥巴飞快变成如此精巧复杂的器型。

鄱阳湖边的都昌县虽然行政上属九江,却跟景德镇有不解之缘,当时景德镇人多势众财厚的主要是“都帮”和“徽帮”,其它叫“杂帮”,窑主和窑工,包括筑窑和修窑,主力是都昌人,景德镇话的基础就是都昌话。

这座小院落是余师傅祖居,虽然是清代废窑砖所砌,却没有破败潦倒的感觉。近几年市政府加强老城区保护修复,洗去现代的涂抹,洗出了瓷都的厚度和自豪。

屋内的厅堂有位小伙子在忙,我看见随处摆放的几件作品,不是传统的山水花鸟,青花玲珑,而是学院现代派。我指着一件还末烧造的瓷雕说:“好像借鉴了毕加索的立体画,似乎又有三星堆的夸张和贺兰山岩画的拙朴。”小伙子腼腆笑笑说:“你也干这行?有点美学素质。”余大爷跟进来笑着说:“咯是我孙子,在陶大读大三。不晓得他学到什么鬼名堂?画女人吧,胸部比屁股还要大。看这个盘子,侬晓得这画是鱼还是鸡?怪里怪气,咯叫么得艺术?放到网上偏就有人买,真见鬼!”

小伙子摇头叹息。看祖孙俩人的神态和表情,肯定经常为艺术而斗嘴。我心里很认同小余的创新和创业精神,也不愿扫老余的兴,我打起了哈哈:“能卖出去就好,别像梵高,为了艺术而天天饿到发疯。”

这里没有流芳百世的名人佳句,没有慷慨激昂的铁血征战,只有全力以赴的精雕细琢,只有孤独寂寞中的日夜坚守。

千年瓷都,万般磨难,景德镇总能绝处重生,正是因为有飘荡在里弄中不逝的瓷魂。




作者简介

吕有德,19691月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现在定居深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深圳有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来源:深圳文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