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樱花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3 18:48 2

摘要:春季是樱花盛放的季节,但同时也是病虫害高发期。温暖湿润的气候为病菌和害虫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赏樱的同时也请做好对樱花病害的防治工作。

春季是樱花盛放的季节,但同时也是病虫害高发期。温暖湿润的气候为病菌和害虫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赏樱的同时也请做好对樱花病害的防治工作。

褐斑病

发生特点:

褐斑病由真菌引起,春季多雨时易发。初期:叶片出现针尖大小的紫褐色斑点。中期:斑点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直径可达5mm,颜色变为褐色至灰白色。后期:病斑上产生灰褐色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最终病斑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穿孔边缘整齐。严重时:叶片布满穿孔,导致落叶。

通常自树冠下部先发病,逐渐向树冠上部扩展;大风、多雨的年份发病严重;植株栽植过密、土壤瘠薄,病害容易发生;夏季干旱,树势衰弱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1、及时清理病叶并集中销毁,减少病原菌残留。

2、推荐使用莱恩坪安御靓稀释1000-1500倍对发病部位均匀喷雾或莱恩坪安御福稀释1500-2000倍均匀喷雾间隔7-10天喷施,连续2-3次。

炭疽病

症状表现

樱花炭疽病在开花前后在幼嫩叶上形成茶褐色的圆形病斑,病斑相互愈合可引起叶片穿孔,春季湿度高时传播迅速。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大量落叶,并引起枯芽。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在枯死的病芽、枯枝、落叶痕及僵果等处越冬。第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借风雨传播为害。发病潜育期在成熟果实上为2-4天,幼叶上为4天,老叶上则可长达3-4星期。因本病靠雨水传染,所以降雨多的年份,发病相应较重。病菌发育温度为10-30℃,以25℃为最适。

防治方法:

1、增施磷酸二氢钾增强植物抗病性,避免密植以改善通风。

2、莱恩坪安御福稀释1500-2000倍均匀喷雾或莱恩坪安御捍稀释2000-3000倍均匀喷雾。

根腐病

发生特点

樱花根腐病的发病初期,主要表现在根部,逐渐向根系上部发展。感病部位的根系会变黑褐色,并伴有腐霉味。随着病情的加重,植株地上的部分也会表现出症状,如叶片发黄、干枯,最终导致整株死亡。扒开根系,可见根系呈现黑褐色,有腐霉味。

防治措施

樱花根腐病主要依赖于良好的土壤管理和卫生措施,如适当调整种植深度,避免积水,保持土壤适宜的透气性和排水性。同时,发现病害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如使用莱恩坪安御盛或莱恩坪安御园等杀菌剂对病株进行灌根处理。

锈病

发生特点:

樱花锈病主要危害樱花的叶片和枝干,严重时也会影响到植株的整体健康。感染锈病的樱花叶片出现橘黄色粉状孢斑,叶片背面会出现毛状物,枝干上可能形成肿瘤。在3月份开始发生,7-9月为发病高峰期,尤其是在高温高湿、降雨频繁的气候条件下,病害易于流行。

推荐使用莱恩坪安御翠稀释1000-1500倍均匀喷雾或莱恩坪安御锈稀释3000-4000倍均匀喷雾,进行防治。

干腐病

发生特点:

樱花干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幼树的主干上或大树的主枝上。病斑初期为暗褐色湿润的小斑或黄褐色的干斑,随着病变面积的增大,外部也能观察到明显症状。发病中期:病斑开始逐渐失水,干缩凹陷,病斑周缘开始开裂,表面生有大量小黑点,为病菌的繁殖体。后期许多病斑会相互连接、融合在一起,形成大片的病斑区域,枝干开始死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棵树枯死。

防治方法

1、预防为主:加强养护管理,合理浇水施肥,增强植物的抵抗力。病害发生前提前打药预防,特别是在秋冬季节和初春时节,通过喷施石硫合剂,干腐消等能够有效地防止病菌侵染。日常养护中要定期巡查,密切关注植物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2、药剂治疗:若已经感染了干腐病,首先用刀刮除病部树皮,直到露出健康的组织,随后根据发病情况用莱恩坪安锦御带稀释150倍对树干喷雾或稀释30-50倍对树干进行涂抹,注意涂抹均匀、细致,确保药剂能够充分覆盖病部,从而杀死病菌。

来源:精神文明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