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注意到,关税政策是在美股市场下午收盘后才发布的。我几乎从没见过政府自己等休市后才公布重要政策的情况……关税已成为特朗普政府经济计划的核心,他们选择休市之后才发布政策,说明他们自己也对市场的反应非常紧张,担心产生负面影响……”
“特朗普的政策风格,又奇怪又天真。”
“我注意到,关税政策是在美股市场下午收盘后才发布的。我几乎从没见过政府自己等休市后才公布重要政策的情况……关税已成为特朗普政府经济计划的核心,他们选择休市之后才发布政策,说明他们自己也对市场的反应非常紧张,担心产生负面影响……”
就在几个小时之前,Bloomberg播出了对著名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的即时专访,劳伦斯特别提到了这次政策发布的时间点“很别扭(Bizzare)”。
劳伦斯是美国金融界的几朝元老,本人就深谙政策制定之道,在上世纪90年代末克林顿执政时期就担任美国财长一职;又于2009年临危受命,在奥巴马政府班子中担任要职,为金融危机后风雨飘摇的市场保驾护航。他从政策发布时点这个细节切入,解读了这一次关税政策背后的很多信息以及隐忧。
劳伦斯学术功底很强,他出身于经济世家,父母都是经济学教授,任职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家族内光是在过去50年内就出了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一位是他的伯伯,大名鼎鼎的保罗·萨缪尔森;另一位是他的舅舅,信息经济学的先驱肯尼斯·约瑟夫·阿罗。
图1. 劳伦斯·萨默斯的伯伯保罗·萨缪尔森(左);舅舅肯尼斯·约瑟夫·阿罗(右)
其实,劳伦斯·萨默斯本来也姓萨缪尔森,但是他爸爸罗伯特把家里的姓氏给改了,有传闻说,保罗·萨缪尔森实在是盛名在外,来找他们家的人太多了,所以爸爸就把姓氏改得低调一点,也用这个行为以身作则,告诉劳伦斯,安心做学问是正道,不要养成沾伯伯光的路径依赖。
劳伦斯·萨默斯自己也确实有两把刷子。开头说到,他曾任美国第71任财政部部长,和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搭班子,就是在这个任期内,他推动了美国参与全球贸易自由化,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各国削减关税壁垒,所以说,对于关税问题,他特别有发言权。
后来,他还曾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和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师。在拜登政府初期,他精准预警过,当时政策将会导致通胀。
特朗普上任之后,萨默斯这位在金融界颇有声望的老财长非常发愁,已经多次公开批评特朗普的政策了。萨默斯非常担心特朗普对中国的政策会导致“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严重后果。萨默斯对中国是比较了解的,在1998年和1999年期间,他曾以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的身份数次到访中国;2002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之后也曾访华;此后20余年间,亦多次来到中国。
图2. 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
著名经济学家,美国前财政部部长
萨默斯一直很担心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多次在公开场合发声,旗帜鲜明地表达反对意见。早在数月前,他就在CNN的【政治内幕】(Inside Politics)节目中表示:“这(特朗普可能推出的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是自残行为。从经济学角度看,这将带来一场自作自受(self-inflicted)的供应冲击,因为我们向外国供应商加征关税,就意味着对本国人更高的价格和更少的供给。在国际关系中,霸凌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胜利策略。”
结果,大家似乎听到了靴子落地的第一次声响,北京时间4月3日凌晨,美国时间4月2日下午,特朗普举着一张类似于“超市年末大促销价格表”一样的易拉宝,宣布了迄今为止最广泛的关税措施——对60多个经济体实施“地毯式”的10%基础关税,并叠加“一国一税率”差别化关税。特朗普还说,执行上他拥有“修改权限”,可以根据情况“打折”或者“涨价”。
“离了个大谱”,《经济学人》忍不住了,评论说,“特朗普已经让美国的贸易政策退回到了19世纪”。
几乎在特朗普宣布政策的同时,Bloomberg播出了对著名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的视频版即时专访,以下是【泉果探照灯】的访谈实录编译。
这将带来多大破坏?
主持人
今天是一个大日子,不管我们怎么称呼它,“关税解放日”(Liberation Day)还是别的什么。今天下午公布的关税消息,您认为会带来哪些影响?
泉果视点注:“解放日”(Liberation Day)是特朗普给公布对等关税的这一天起的名字,称此举是为了终结其他国家“占美国便宜”的局面。特朗普团队曾多次引用19世纪末美国高关税政策带来的经济繁荣。例如,1890年《麦金莱关税法》将平均关税率提升至48%,推动美国工业产值跃居全球首位,特朗普试图借着“解放日”的宣传,唤醒民众对“黄金时代”的记忆。
萨默斯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政策。它们会对价格产生影响。它们对就业至关重要。它们对美国的外交关系至关重要。它们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但坦率地说,我认为核心问题是,它将会造成多大的破坏。
如果你仔细想想,这是一件重大的政策调整。关税已经成为特朗普政府经济计划的核心。但是,因为他们自己也对市场反应非常紧张,担心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他们会选择等到美股市场下午收盘后,才去发布消息。
在我看来,这似乎是一种“奇怪”(Bizarre)的策略。
我长期关注政府政策,我几乎没有见过政府自己等休市后才公布重要政策的情况。坦率地说,作为一种策略,这有点“天真”(Naive)了,因为期货市场还在继续交易。因此,市场对这个信息的反应,几乎是立竿见影的。
一场引发滞胀的
“供给冲击”
主持人
您是一位杰出的宏观经济学家,尤其在华盛顿处理经济问题方面经验丰富。如果我们像预期的那样,对这些国家征收高额关税,您认为会发生什么?
萨默斯
市场的一切反应,都取决于人们预期会发生什么。
过去几周,我们看到了市场大幅下跌,因为大家认为,这项关税政策会给经济带来糟糕的后果,而最直接的影响是价格上涨。
那么,当物价上涨,但人们的收入不会立刻调整,他们花在非必需品上的钱就会减少,这意味着需求减少,就业人数减少,进而产能扩张和投资需求都会减少。这是一个典型的供给冲击。
泉果视点注:供给冲击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是指因为某种突发事件,导致是商品/服务供应增加或减少。比如石油价格上升、洪水、干旱等等。
这和石油价格上涨引发的经济后果非常类似,后者常被视为是滞胀的经典案例。
这种情况会让美联储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因为通常所有的迹象都是单向的。通胀上升是加息的理由。失业上升是降息的理由。
但是,当通胀和失业同时上升,美联储的应对将会变得异常困难。
至于具体的影响,我们必须了解这些关税会如何实施,采取何种形式,然后才能评估。但我认为,就关税影响的方向而言,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会达成共识。
这是在削弱
本土生产商的竞争力
萨默斯
同样令人惊讶的是,虽然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保护主义是不好的,但并非所有的保护主义措施都一样糟糕。
即便如此,特朗普政府的一些做法,在保护主义范畴里,也属于极端不利的。
例如,此前对于钢铁和铝的关税政策。要知道,在美国,与钢铁和铝的生产相关的工人数量,远远少于那些使用这些材料的行业,如汽车制造、建筑和航空——后者的就业人数是前者的60倍。
对钢铁和铝征收关税将推高这些下游行业的成本,最终伤害的是更多的工人和企业。这甚至不是有效的重商主义。
泉果视点注:虽然钢铁和铝制品并未被纳入此次对等关税新政。但在2025年2月,特朗普政府曾宣布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统一征收25%关税(铝关税从10%提升至25%),并取消所有豁免和免税配额。早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也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
这种做法是在削弱美国本土生产商的竞争力。(很多人批评特朗普不顾消费者的利益,让消费者承受价格上涨的压力),但是即使完全不考虑消费者,只从竞争力的角度来看,类似的做法依然得不偿失。
就像一场
人为制造的石油危机
萨默斯
这就像一支足球队在训练时,试图进行战术演练,但场上根本没有设立防守方。
我们已经知道,这些关税政策会损害美国经济——甚至还没等到其他国家开始采取报复措施,对美国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了。而且,从目前各方的表态来看,无论是加拿大、欧洲还是中国,都会采取报复措施——可能是加征关税,也可能是通过歧视性的做法减少对美国企业的订单。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心理层面的影响。最简单的例子,过去几天的数据表明,仅仅因为人们对埃隆·马斯克感到不满,特斯拉的需求就大幅下降了。
这种情绪效应同样会影响到全球范围内的美国企业,因为各国都会觉得,“美国已经背叛了曾经的盟友”。
所以,这种影响的性质,就像油价飙升、地震或干旱引发的供应冲击一样。但不同的是,这次的冲击,不是来自外部,而是美国自己造成的。
《扫雷游戏》视觉艺术作品艺术家:史蒂文 德罗伊
法律声明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代表泉果基金的任何意见或建议,不构成泉果基金对未来的预测,所载信息仅供一般参考。前瞻性陈述具有不确定性风险,泉果基金不对任何依赖于本资料而采取的行为所导致的任何后果承担责任。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