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再来写写华语音乐的问题,这几年华语嘻哈虽然退潮了,但如果你真的关注音乐,你会发现嘻哈只是在音乐综艺,也就是主流上面退潮了,但如果只是说音乐层面,反而是越来越火的,而且这几年出了不少不错的作品。
文|令狐伯光
今天再来写写华语音乐的问题,这几年华语嘻哈虽然退潮了,但如果你真的关注音乐,你会发现嘻哈只是在音乐综艺,也就是主流上面退潮了,但如果只是说音乐层面,反而是越来越火的,而且这几年出了不少不错的作品。
比如去年在音乐圈,甚至网络都火过的《工厂》(堪称嘻哈版《杀死那个石家庄人》)。
这个时候也就出现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那就是现在的华语嘻哈是没有周杰伦那样的天王的,同时,大家也发现现在的嘻哈乐,好像没什么人学周杰伦的那一套。有人说了,周杰伦独一无二,学他不就是自寻死路。
这确实也有道理,但真的原因其实是,说唱圈证明实力的是flow腔调押韵技巧,目前中文说唱圈早就过了唯技术论的年代,这几年真正火的都是有vibe有范儿,或者有音乐性,或者深刻的rapper,反而是杨和苏、早期贝贝、AR这种纯技术流逐渐被嘲讽是土狗。
周杰伦是作曲,作曲确实顶级,但这和嘻哈无关,更不应该要求rapper去学习流行歌作曲。
可能很多人还是没懂什么意思,嘻哈和说唱不是一起的吗?还真不是,嘻哈和说唱并不是同一种概念,尽管它们是双生子的关系,但还是存在本质的区别。你可以理解成说唱主要是音乐在人声上面的一种技巧,主要在这个层面,而嘻哈除了说唱,还有音乐风格涵盖更多的东西了。
这个就有点像摇滚和朋克的那种感觉,周杰伦《以父之名》这样的歌还真有说法,早期周杰伦的腔调挺有味儿的,咬字听着很舒服,但他没走rapper这条路,《以父之名》的说唱很有氛围感,而你说这是首非常厉害的华语嘻哈,那就不对了。
rap圈先努力写押韵写七押。事实上如果你了解的话,现在说唱圈你写个三押以上都会被说尬押,现在单押双押才是主流,原因如1,现在已经过了唯技术论的时代了,大家喜欢有氛围感的歌,喜欢有创新的歌,喜欢有深度的歌,很多时候过于多的押韵带来的不是爽感而是出戏。
周杰伦被称为说唱鼻祖。我们暂且先不讨论周杰伦是不是能称为说唱鼻祖(很多人并不认可),周杰伦确实在说唱圈很多人心中地位很高,但这不是因为周杰伦的歌说唱有多神,而是因为他启蒙了很多说唱歌手。
千禧年那一堆歌手(周王陶潘罗等)都有对说唱的尝试,周杰伦是其中热度最高的,在这些人给大陆引入说唱之前,大陆的说唱发展完全比不过台湾,但周杰伦等人启蒙了一大批人(很多都成为了现在的圈内顶梁柱),现在大陆说碾压台湾也不过分。
很多人可能对说唱圈,或者对于音乐圈的了解并不够多,回答仍然是凭借强大的刻板印象,而且带有国内根深蒂固的思想:认为文艺是脱产的,是必固高学历的,是必须精英的,是必须读个研究生去研究研究的。
我认为国内文艺氛围很差,我暂且以这个为条件来说。国内文艺氛围差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国内把文艺当成了高深莫测的东西,当成了需要极大门槛的东西,而受到国内教育的影响,大多数人无法深入接触到文学或者艺术,导致这种想法加深。
这样一来,虽然中国有十四亿人,但真正从事文艺工作的人的比例比其他国家少很多(甚至这里不用谈比例,可以直接谈总量)。说唱看起来是其中最不受待见的,但我们反过来看,R&B发展的很好吗?摇滚发展的很好吗?EDM发展的很好吗?电子发展的很好吗?嘻哈音乐好歹有不错的听众数,而上面那些在国际上分量很高的形式,在国内受众少之又少。
所以,我觉得,哪怕有更多人不学乐理不学声乐,直接去听歌做歌,也会比现在的情况更好。
其次,我认为rap圈在饭圈程度上来说远大于摇滚、远小于流行。说唱圈有极大量的垂直听众,比其他任何一种类型音乐都多,这些人并不是饭圈粉,而是都听一点,可能会看看各种乐子或者跟风骂骂这个夸夸那个。
在这样的环境下,饭圈在说唱圈内是很尴尬的存在,像姜云升、老舅这种,大家都知道他很烂,但是他们有饭圈,而这些饭圈并不参与其他说唱的讨论,像是自我封闭的。而游离出来的那群垂直听众才是圈内参与歌曲评价和讨论的主流。
(我这里并不是说说唱圈比其他的好,其实我感觉说唱圈的饭圈比流行歌手的饭圈还要烂,但我只是想说饭圈到现在也不算是说唱圈的主流。)
还有,比如说我写一个emotional rap song,我需要通过人声、采样、编曲、有时候还有旋律来营造这种情绪氛围;或者比如今年神专《黄沙》中,用粗糙沙哑的腔调去吼出陕北人民的蓬勃生命力,出色地完成了孟菲斯说唱的中国本土化,营造陕北音乐的氛围。
然后,《山河图》和《野狼disco》都是不错的歌,前者是作词的大气磅礴和凤凰传奇演唱的优秀,而后者则是映照了我说的氛围感这一点,他营造了一个东北土嗨的欢乐氛围,让人一起嗨,给我们回溯十几二十年前东北夜店的氛围。
然而可悲的是,老舅完全抛弃了这点,你可以听听这几年老舅的歌,包括《电梯战神》这种子虚乌有给自己脸上贴金,还有包括《那个女孩》这种无聊至极的歌,而他本人仍在营销自己“拯救中文说唱”“原来说唱也可以不说脏话”这种圈内人看来很愚蠢的话。
我认为《山河图》和《野狼》给我带来的欢乐,已经无法掩盖他现在丑恶的嘴脸了,老舅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真实,而是因为他高超的商业舆论营销,即抛开说唱圈受众,去糊弄圈外的人,在自己抽离的同时借助大家对说唱圈的负面刻板印象抬高自己。现在老舅大部分的歌无论技术还是氛围都很差,了解一下就知道圈内他的名声有多臭。
如果你真见过几个音乐人的话,你就知道乐理这东西跟写歌关系不大。真写歌的人不一定懂乐理,反过来,不懂乐理不代表不能写歌。举个很简单的例子,Lil Tjay现在是国际巨星,但他是先上车后补票。
中国的文化艺术审美教育,真的任重而道远,网民能明白不懂的领域,应该先去了解,而不是以门外汉的身份指手画脚,可以说真的凤毛麟角,他们听的说唱跟我们垂直听众听的完全不是一个东西,他们觉得《山河图》这种小学作文就算词好,而除了《山河图》,所有的说唱就是凶狠凯蒂那种搞抽象的,或者是钱女人票子这些玩脏的,或者是呦呦切克闹这种玩尬的。
他们的审美就是唱的真高弹的真快画的真像的那些人,你让他们去听听illmatic tpap mbdtf这些神专,他们也只会觉得不如周杰伦,这些人吧,你给他们听young fresh chin2他们会觉得脏,你给他们听巴蜀文艺复兴他们会觉得土,你给他们听《工厂》他们会觉得电,你给他们听cdc他们会觉得中专,你给他们听五人组他们会觉得又脏又听不清歌词。
你问他们什么歌才是好歌,他们会说周杰伦的那几首芭乐最能打动他们,他们最喜欢的事就是拿上个世纪的老歌来标榜自己品味,歌越老越爱听,虽然天天叫着华语乐坛要完,但近几年乐坛新人是一个也不知道的。
华语音乐的话,电子,嘻哈,爵士等都发展得不好,摇滚系在内地音乐圈已经算是一大支持了(另一个是民谣),反正流行歌苦情芭乐横行,你问怪观众还是怪电子音乐还是怪DJ,那我只能说原因有很多,文艺精英主义化是其中很大一个部分。
你先说rap圈饭圈让你不想了解,又说rap圈大多是懂哥,你一个不了解说唱的人在一个跟说唱有关的问题下面回答,还反复更改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没什么论证价值了。嘻哈文化确实是在国内水土不服,但事实上外来文化本土化是全方面的。
我给你推荐现实主义《工厂》,或者《黄沙》这种本土化的专辑。换句话说,现代音乐基本都是西方的,难道中国一定要自己生造一种形式才能发展吗?
你拿周杰伦这种极端例子的话,那我觉得泰勒斯威夫特能打全中国除流行音乐和嘻哈音乐以外的所有,但这不代表中国音乐一文不值,一是因为类型音乐的受众一定有限,二是因为嘻哈在国内并没有像国外那样成为全民级别的类型。
如果你拿国内那些非音综的小众歌手和说唱圈对比的话,说唱圈的商业做的还真挺不错的。毕竟听歌的真的越听越嗨,不听歌的就是周杰伦yyds。
来源:令狐伯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