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某茶饮品牌去年推出的“纤体瓶”走红,这款原本滞销的蔬菜身价暴涨。记者粗略统计发现,市面上使用“羽衣甘蓝”制作的新茶饮品牌已达十余个,合计推出超30款产品,售价多在二三十元。
#又贵又难吃的羽衣甘蓝被疯抢#话题
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近日,茶饮品牌掀起“健康内卷”风潮,羽衣甘蓝成为热门原料。
因某茶饮品牌去年推出的“纤体瓶”走红,这款原本滞销的蔬菜身价暴涨。记者粗略统计发现,市面上使用“羽衣甘蓝”制作的新茶饮品牌已达十余个,合计推出超30款产品,售价多在二三十元。
然而,营养专家指出,榨汁过程几乎丢弃了羽衣甘蓝的膳食纤维,且部分产品额外加糖,可能变成高热量饮品。
从0.8元涨到3.5元
一斤暴涨近4倍
近日,记者以意向购买者身份询问了种植户王杉杉(化名),据他介绍,去年夏天羽衣甘蓝一度0.8元一斤也无人问津(按吨卖),今年按吨卖已经涨到3.5元一斤了,零售价5元一斤。
2024年7月,某茶饮连锁品牌推出“羽衣纤体瓶”等产品,让“超级植物茶”系列成为2024年新茶饮行业的现象级大单品,众多品牌跟进推出植物茶系列。
2025年春季,“超级食物”的概念变得更“卷”。记者采访获悉,伴随“轻养生”概念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饮品时,愈发钟情于“内含”丰富的,特别是“超级食物”(即营养密度高、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矿物质等的食物),如羽衣甘蓝、姜黄、奇亚籽等。
“这个菜没什么味道,感觉羊也不爱吃,它属于减肥产品。”王杉杉谈及他种植羽衣甘蓝的经历,“羽衣甘蓝原先是荷兰品种的蔬菜,后来中国也育了苗,其中又有很多细分品种,颜色淡的客户不要,(因为)榨在果汁里不好看。我们从2024年10月开始种羽衣甘蓝,曾经也赔过,颜色淡的卖不掉,种出来只好扔了。”
产品热度攀升也助力上游原材料需求水涨船高。王杉杉称,目前有一家公司来找他订购羽衣甘蓝,每个月需求60多吨。
在价格端的感受更为明显。王杉杉表示,他在山东种植羽衣甘蓝,目前价格为3.5元一斤(按吨卖)、零售价5元一斤;经过批发商卖给西餐厅、轻食店就变成15元一斤;新茶饮品牌要求只选取羽衣甘蓝中的一段使用,把根去掉,卖9元一斤。而在去年,几毛一斤的羽衣甘蓝甚至一度卖不出去。
专家:榨汁几乎丢弃了全部膳食纤维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使用羽衣甘蓝制作产品的品牌,部分还主打低热量、高纤维、天然成分,宣称通过促进消化、增加饱腹感来帮助控制体重。其中,羽衣甘蓝、奇亚籽等的热度居高不下。
不过,记者注意到,多个品牌在制作饮品时,用到的羽衣甘蓝尚属“微量”。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时,茉酸奶方面透露,在产品中添加的羽衣甘蓝并不多,其剂量大约为每杯5克。“不能太多,否则口感偏苦。”茶百道等品牌也表示加入得不多,但没有透露具体比例。
“从羽衣甘蓝核心营养素组成来看,其膳食纤维丰富,有助于降血糖、降血脂、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改善现代人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的现象,不过,尽管羽衣甘蓝营养丰富,但是食用并没有神奇的作用,不用夸张它的营养价值,也不用过分夸大它的食用作用,更不会有‘治病功效’产生,日常生活中羽衣甘蓝的摄入量非常有限。”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王思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纤体”等产品宣传语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更多只是商家利用某些营养物质来偷换概念。
图片来源:环球网农业
王思露还指出,羽衣甘蓝遇水加工、经过切配等方式处理后,必然会损失一部分(营养),尤其是将羽衣甘蓝切碎和搅拌,“在榨汁过程中,(羽衣甘蓝)果蔬中的膳食纤维几乎全部被丢弃。
羽衣甘蓝这样吃更健康
01 急火快炒可减少营养素丢失
羽衣甘蓝富含维生素,所以建议先洗后切,也不要切得太碎,清洗时可用流水冲洗,避免长时间浸泡,洗干净后尽快加工处理。烹饪时也不宜长时间加热,建议急火快炒,减少营养素丢失。
02 甲减患者可在烹饪前焯水
羽衣甘蓝所含的硫代葡萄糖苷会在一定条件下被降解成异硫氰酸盐,从而抑制甲状腺素合成。甲减患者在均衡饮食的前提下,可以适量食用羽衣甘蓝,不过,如果想进一步避免风险,也可以在烹饪前将其用沸水焯几分钟。
03 多种蔬菜换着吃 营养更均衡
即使是有减脂的需求,也不建议天天吃羽衣甘蓝。如果想要补充膳食纤维及同类营养素,不妨选择同为十字花科的西兰花、小白菜、芥兰、荠菜、萝卜等,多种蔬菜换着吃,营养更均衡。
蔬菜饮料真能瘦身排毒?
当心越喝越胖!
“不少‘超级食物’被过度神化。”王思露向记者指出,羽衣甘蓝、奇亚籽、藜麦等归根到底还是食品,并不能治病。
此外,对于商家们营销的羽衣甘蓝“纤体”“减肥”的概念,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主任邓宇虹认为,这些产品宣传语很容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羽衣甘蓝有点苦,为了改善口感,商家会往里面添加白砂糖、蔗糖、牛油果、食品添加剂等,这样热量更高,不仅减不了肥,还会增肥。”
网友评论:又交智商税
这类饮品,你喝过吗?
●26岁男子按摩后剧烈头痛,确诊脑梗死!曾有明星因此去世
●柳州又有冷空气来!雷暴大风+冰雹,清明天气……
来源/广州日报、每日经济新闻、厦门日报、环球网农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华社
审核/王中 编辑/江冰欣 校对/覃琪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来源:柳州1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