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城市烟火气!“摆摊”风吹进达城餐饮业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3 23:42 2

摘要:近期,达城众多餐饮企业兴起“摆摊摊”,其中不乏老地方、象鼻子、刘氏稀饭等达城知名餐饮企业。他们纷纷在自家店门口设摊叫卖,转型成为街头美食驿站。卤莱的醇厚、小吃的鲜香,交织成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图景。

近期,达城众多餐饮企业兴起“摆摊摊”,其中不乏老地方、象鼻子、刘氏稀饭等达城知名餐饮企业。他们纷纷在自家店门口设摊叫卖,转型成为街头美食驿站。卤莱的醇厚、小吃的鲜香,交织成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图景。

那么,这股“摆摊热”因何而兴?摊位的经营状况如何?它又给餐饮企业和市民带来了哪些改变?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连日来穿梭于达城的大街小巷,深入一线开展调查。

销售火爆:传统与季节美食受热捧

春日暖阳倾洒,达城街头烟火气愈发浓郁,不少餐饮店门口呈现出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以往将精力全部集中于店内经营的商家们,如今纷纷在店门口支起摊位,摊位上,卤香四溢的卤菜、鲜嫩入味的椒麻鸡、香甜软糯的喜沙肉、肥而不腻的烧白等佳肴整齐陈列,让人垂涎欲滴。随着四季流转,散发着清香的清明菜粑粑、红亮诱人的小龙虾、热气腾腾的包谷粑粑等特色时令小吃也接连登场,让人应接不暇。

“清明节要到了,我们在店门口专门设的摊位卖清明菜粑粑,目前有腊肉咸菜馅和喜沙馅两种口味。除了零售现蒸的,还推出了抽真空袋装,6个一袋,保质期可达180天。”象鼻子餐饮店相关负责人黄女士称,近期清明菜粑粑销量可观,他们在达城的三家店平均一天能卖出2000多个。除了像清明菜粑粑这种季节性美食,他们店的“明星产品”椒麻鸡,平均每天也能卖出100只左右。

据达城老地方餐饮有限公司负责人符波介绍,“根据市场变化,我们公司从去年开始对部分门店进行了局部调整,在有条件的门店打造店中店。今年2月25日起,老地方所有门店都在店门口摆摊,售卖烧白、喜沙肉、卤菜等大众喜爱的美食。4月1日起,又增设了早餐类,早上7点至9点售卖鸡蛋、包子、馒头、稀饭、豆浆、油条等。”

符波表示,摆摊不仅是为了拓展销售渠道,增加经营收入,更是为了方便市民能够买到干净卫生又实惠的美食。

摆摊背后:多维度探索新契机

为何餐饮店热衷于在店门口摆摊呢?经过记者的走访调查,发现背后是多种因素共同发力的结果。拓展销售渠道,增加营收,无疑是首要原因。当下市场竞争激烈,单靠店内堂食的经营模式,难以满足商家的经营需求。在达城西外经营一家小餐馆的吴老板坦言:“现在各行各业竞争都大,餐饮也不例外。在店门口摆摊,能多卖点特色小吃,增加点收入。”吴老板透露,他的餐馆平时堂食生意还不错,但利润有限,摆上摊位后,每天都能多赚一点。

除了增加收入,不少商家表示,店门口设置的摊位,就像强力“引流器”,能有效吸引更多客源。“很多顾客路过,看到店门口摆着卤菜、小吃,随手就能买,不用专门进店。尤其是赶时间的上班族,这种便捷的购买方式极大节省了他们的时间。”象鼻子餐饮店相关负责人黄女士称,以往,这些美食仅在店内销售,传播范围有限,鲜为人知。如今将它们摆到店门口,店铺和产品的曝光度大幅提升,销量也实现了增长。

记者了解到,许多商家都凭借店外摊位,拓宽了销售版图,让自家美食走进更多消费者的视野。

每至清明时节,弥漫着独特清香的清明菜粑粑,便会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美食,到了盛夏,色泽红亮、鲜香入味的小龙虾称霸夜宵市场……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和对商机的敏锐洞察推动了众多餐饮店在店门口支起摊位。通过摆摊,商家不但能满足消费者对季节性美食的旺盛需求,而且进一步丰富了店内经营品类。更为重要的是,摆摊搭建起商家与顾客直接沟通的桥梁,让商家能够直观了解顾客的喜好与诉求,从而快速调整产品种类和口味。

达城西外某餐饮店一负责人表示:“在摆摊过程中,我们能第一时间收集顾客反馈,依据这些信息优化菜品,这对店铺长远发展而言,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市民反馈:点赞同时期盼规范升级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市民对于美食购买的便捷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餐饮店在店门口摆摊,巧妙化解了大众在快节奏生活下,对便捷美食消费的迫切需求。上班族下班途中,顺手就能买到晚餐必备的食物;家长接送孩子时,也能轻松为孩子挑选可口的小吃。市民张女士感慨:“以往想吃卤菜,必须专门进店选购,碰上赶时间的时候,实在不方便。现在店门口就能买到,不仅便捷,价格还实惠。”

通过走访调查记者了解到,大多数市民对餐饮店门口摆摊的做法持认可态度。在他们眼中,这是商家顺应市场需求、积极谋求发展的创新之举。这一经营模式不仅有效激发了城市的经济活力,还为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家住西外春兰路附近的陈先生表示:“有时候下班晚了,不想做饭,在路边摊买点卤菜、粑粑,既简单又方便。而且,摊位上的食物价格比店里还略低一些。”

然而,也有市民对摆摊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表达了担忧。市民吴女士指出:“一些摊位存在摆放杂乱、垃圾随意丢弃的情况,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在人流量大的地段摆摊,还容易引发交通拥堵。虽说摆摊为商家开辟了增收途径,给市民带来了便利和实惠,也增添了城市的烟火气。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商家和市民必须协同合作。政府应当加强监管与引导,出台合理的政策和规范,为摆摊经营营造良好的环境;商家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坚持诚信经营;市民则要理解并支持摆摊经营,同时对商家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共同维护城市的环境与秩序。”

还有市民提出,希望商家能够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毕竟是吃进嘴里的东西,卫生和质量一定要有保障。”市民罗先生说。

一位在餐饮行业深耕多年的资深从业者指出,达城餐饮店门口摆摊这一现象,清晰展现了市场需求与商家经营之间的紧密互动。同时,在政府的引导、商家的配合以及市民的支持下,通过制定科学的管理规范,合理规划摆摊经营,这些摊位不仅能为市民生活提供更多便捷,满足大家的日常饮食需求,更将化作推动城市提振消费的强劲引擎。

达城餐饮店门口摆摊这一现象,是城市发展历程的鲜活注脚。它宛如一面镜子,既映照出城市浓郁的烟火气与蓬勃的商业活力。

记者:郝富成

来源:达州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