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日,#鹿晗迪丽热巴跑男路透#突然空降热搜前三,点开竟是两人八年前录制《奔跑吧》游戏环节的视频。评论区炸了:“放过两位顶流吧,人家早转型了!”
2025年4月2日,#鹿晗迪丽热巴跑男路透#突然空降热搜前三,点开竟是两人八年前录制《奔跑吧》游戏环节的视频。评论区炸了:“放过两位顶流吧,人家早转型了!”
这场“考古狂欢”背后,是娱乐圈最荒诞的一幕:观众在等新作品,热搜却在卖旧情怀。
陆地CP的封神与崩塌,藏着内娱最深的套路
1. 一场精心设计的“恋爱综艺”
2017年,迪丽热巴顶替待产的Angelababy加入《奔跑吧》,节目组将“归国顶流”鹿晗与“新晋小花”的互动剪成偶像剧:眼神躲闪的试探、指尖相触的暧昧、深夜对谈的“真心话”……连鹿晗给热巴递水的镜头都要慢放三遍。
数据佐证:
节目播出期间,“陆地夫妇”超话阅读量破500亿,日均热搜3.2个;
鹿晗官宣关晓彤当天微博瘫痪,超12万CP粉宣布“脱坑”。
2. 被流量反噬的代价
这场炒作成就了迪丽热巴的“女顶流”之路,却也让她被贴上“靠CP上位”的标签。直到2023年,仍有网友发长文质疑:“六年无爆剧,代表作只剩陆地CP?”而鹿晗则因“偶像失格”争议流失大批女友粉,直到与关晓彤低调恋爱五年才挽回口碑。
冷饭硬炒的幕后,是内娱的三大“毒瘾”
1. 平台KPI焦虑:数据比内容更重要
某综艺导演私下透露:“现在做一档新综艺,招商时甲方必问‘有没有能炒CP的嘉宾’。”当《奔跑吧13》加入孟子义、李昀锐等新CP时,弹幕满屏“求别走陆地老路”,但平台仍用“回忆杀”引流——毕竟怀旧流量成本最低。
2. 营销号生存法则:考古比追新更安全
“扒旧料零风险,还能蹭顶流光环。”某百万粉娱乐博主坦言。此次热搜发酵后,立刻有账号对比鹿晗、热巴近照:“32岁VS33岁,谁抗住了时间?”——看似怀旧,实则用年龄焦虑引战。
3. 粉丝经济的畸形循环
即便陆地CP粉早已爬墙,但“意难平”仍是流量密码。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类对未完成事件记忆更深,这正是营销号反复翻炒的原因。
被热搜困住的顶流,早已甩开标签狂奔
鹿晗:从顶流偶像到“娱乐圈清流”
关晓彤探班照流出时,他正泡在录音室打磨新专辑,网易云播放量破10亿;
拒绝综艺常驻邀约,直言“想把时间留给音乐和话剧”。
迪丽热巴:撕掉CP标签的“收视女王”
《驭鲛记》创下平台古装剧最高分账纪录;
主动减薪接拍现实主义剧《平凡之路》,素颜出演单亲妈妈。
他们用行动证明:真正的顶流,不需要活在八年前的镜头里。
我们骂热搜炒冷饭,到底在愤怒什么?
当#鹿晗迪丽热巴#再次霸屏时,一条高赞评论道破真相:“不是反对回忆,而是受够了资本把观众当傻子。”
或许我们该学学两位当事人:
对过去:像鹿晗那样,敢用一场官宣斩断炒作链;
对现在:像热巴那样,用作品把“花瓶”标签碾碎;
对未来:像观众那样,用点击投票告诉平台——我们要看新故事,不是旧伤口。
来源:提笔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