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嗦螺指南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4 05:24 2

摘要:民间有俗语云:“明前螺,赛肥鹅”。时下,清明将至,迎来了一年中最适宜吃田螺的时节。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田螺个个“膘肥体壮”,肉质紧实饱满,口感鲜嫩,泥腥味也小。过了清明,螺蛳将进入繁殖期,口感略差。田螺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每100克螺蛳肉中蛋白质含

清明嗦螺

当心“虫”从口入

清明节特辑--科学嗦螺指南

民间有俗语云:“明前螺,赛肥鹅”。时下,清明将至,迎来了一年中最适宜吃田螺的时节。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田螺个个“膘肥体壮”,肉质紧实饱满,口感鲜嫩,泥腥味也小。过了清明,螺蛳将进入繁殖期,口感略差。田螺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每100克螺蛳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5克左右,比一些常见肉类还要高。明前螺这道春季限定美食一度跃居各地食客们打卡春天的美食榜榜首。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温馨提示

大家在尽享螺味美食时,注意千万不要误食福寿螺。这种螺可作为重要中间宿主,传播广州管圆线虫病。若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幼虫的福寿螺,会造成人体感染而致病。

TIPS

福寿螺是什么螺?

福寿螺可谓田螺“伪装者”,也称大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因富含蛋白质,1981年作为一种水生经济生物引入我国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后因其口味不佳被弃养。但由于缺乏天敌、繁殖力强、成熟周期短、适应性和耐受力强等生物学特性,福寿螺在野外大量繁殖造成广泛入侵,对农业生产、湿地生态系统及淡水资源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2]。200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福寿螺列为全球 100 种最具威胁的入侵物种之一[3];2003 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将其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4]。

福寿螺和田螺如何区分呢?

七步对比法教您正确辨别

⬇️

比大小:成年福寿螺个头要比田螺大很多。

看颜色:福寿螺外壳呈黄褐色或浅棕色,而田螺外壳呈青褐色或棕色。

看螺壳:福寿螺外壳薄脆,可捏碎;田螺壳厚且结实,不易碎。

看螺盖:福寿螺螺盖偏扁,开口较大;田螺较圆,开口较小。

看螺尾:福寿螺螺尾平而短促,似圆盘形;田螺则长而尖,呈圆锥形。

看螺肉:福寿螺螺肉呈泛黄褐色;田螺螺肉整体泛白色、青色或青灰色。

看螺卵:福寿螺卵颜色呈粉红色,多在水面上或附着在水面附近的植物、石头等物体上;田螺卵为透明色,包裹在果冻状的卵鞘中,通常淹没在水中[5]。

Q:人是如何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

A:人体感染途径主要是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幼虫的螺类、蛞蝓、蛙、鱼、蜗牛等所致。另外,食入被感染期幼虫污染的蔬菜、瓜果、生水,或误食含有感染性软体动物黏液的食物也能获得感染[6]。因幼虫可经皮肤侵入人体,故应防止在加工螺类过程中受感[7]。我国报道的病例大部分为生食或半生食螺肉所致,其中以生食福寿螺为当前我国广州管圆线虫病最重要的感染方式[8]。

Q:感染这种寄生虫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A:常见症状有剧烈头痛、颈项强直、躯体肌肉疼痛、低中度发热、皮肤感觉异常、恶心、呕吐等。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由于幼虫在人体移行路线偏好神经系统,一旦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则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以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为特征。

Q:清明即至,春回大地。我们该如何科学解锁明前螺这道唤醒春日的时令美食呢?

A:首先,不食用生的、半熟的福寿螺,其他螺类也要警惕,必须彻底煮熟煮透再食用。遵循全熟铁律是对付寄生虫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方法。其次,杜绝“虫”从口入,接触螺类后应及时洗手,处理食物前后、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蔬果生吃前要清洗干净,能去皮的尽量去皮。再次,制作生食、熟食、蔬菜、肉类的砧板、刀具要分开使用,否则某些生食上的虫卵或幼虫容易附着在熟食上进入人体。最后,如果皮肤上有伤口,应远离可能感染寄生虫的动物及食材,以免寄生虫从伤口侵入人体。做到以上四点,明前螺想怎么嗦就怎么嗦!

最后,请问大家

都解锁明前螺的正确嗦螺方式了吗?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