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浙江号称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强省,民营经济贡献了浙江全省7成的GDP,7成以上的税收和八成多的外贸总额。截至2024年底,浙江民营企业在册总量超350万户。以营收来计,荣盛控股集团是第一大制造业企业,营收超6100亿元,放在全国民营企业阵容对比,也能排入前八强之列
浙江号称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强省,民营经济贡献了浙江全省7成的GDP,7成以上的税收和八成多的外贸总额。截至2024年底,浙江民营企业在册总量超350万户。以营收来计,荣盛控股集团是第一大制造业企业,营收超6100亿元,放在全国民营企业阵容对比,也能排入前八强之列。
说到荣盛集团的创业史,就不得不提及他的创始人李水荣!
荣盛集团的起家之路
1956年,李水荣出生在浙江萧山党湾镇的一个普通家庭,家中六兄妹中他排行老三。因为家里穷,他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参加劳动挣工分。16岁那年,李水荣开始学木匠。凭借精湛手艺,他在当地逐渐积累口碑并带徒传艺。随着木匠行业竞争加剧,30岁的李水荣于1986年转行进入木材贸易领域,通过收购拆迁旧房木材转卖获利,完成原始资本积累。
转折发生于1989年,李水荣敏锐察觉木材市场萎缩趋势,毅然变卖木材厂资产,以20万元初始资金成立化纤厂,这是荣盛集团的前身。化纤厂成立初期主要从事涤纶布生产。彼时中国纺织业正值黄金期,李水荣采取“市场定产品”策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至1995年,企业已从8台织机扩展到100余台,员工超百人,年产值突破千万元。
1995年,李水荣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为荣盛化纤集团,业务向化纤产业链上游延伸。这一决策使企业摆脱低端纺织加工的红海竞争,为后续石化产业布局奠定基础。
进军石化成就大业
2000年后,李水荣开始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投资建设聚酯直纺项目,实现从化纤到原料的产业链延伸。2005年,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启动舟山绿色石化基地规划,正式进军炼化领域。形成了“PX-PTA-聚酯-纺丝-加弹”完整产业链,总资产突破50亿元,员工规模达3000人。
为了整合资源,提升协同效应,2006年荣盛控股集团成立,开启多元化投资布局,就此开启爆炸式大发展之路,当年产销突破百亿元。2010年荣盛集团旗下的荣盛石化在深交所上市,首发募资33亿元,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民营化纤企业。回望当初,这也只是另一个开始,经历数次大浪淘沙的荣盛,已开始了下一步的布局。
在2015年,荣盛集团联合另外两家国企投资2000亿的舟山绿色石化项目建设拉开帷幕,荣盛石化持股51%,成为第一大股东。到2022年,该项目二期工程全面竣工投产,具备年炼油4000万吨,生产对二甲苯1200万吨、乙烯420万吨的产能。是全球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产业项目,最大的PX生产基地,单一基地产能排到全球前五,带动舟山的GDP实现了翻番。
除了舟山石化项目,荣盛集团还拥有包括萧山本部、大连逸盛大化、宁波浙江逸盛、洋浦海南逸盛、宁波中金石化等多个生产基地,成为民营石化行业的千亿巨子。荣盛还吸引来中东金主的合作,2023年3月27日,荣盛与沙特石油巨头阿美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沙特阿美出资246亿元(约合34亿美元)收购荣盛石化10%的股权。对于荣盛集团而言,不仅确保了石油的稳定供应,还大幅提升了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022年,荣盛集团总营收达4483亿元,首次超越吉利成为浙江第一大民营制造企业,业务范围覆盖石化、化纤、房产、物流、创投等多个领域。累计带动长三角地区超10万个就业岗位,每年纳税总额近300亿,位列浙江省民营企业前三,自主研发的芳烃技术已授权国内12家企业使用,推动行业成本下降三成。
在2024年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荣盛集团总营收超过6100亿人民币,远超浙江另一民企代表性企业吉利集团,比电脑巨头联想集团的营收还要高出上千亿人民币。
从乡镇企业通过持续创新和战略决断,成长为全球石化巨头,荣盛集团的发展轨迹深刻印证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历史进程。
来源: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