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为了将爱国主义全方位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浙江省杭州长江实验小学尝试用贴近小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的方式相对无痕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探索深烙红色印记的校园红色空间建设为抓手,通过红色空间打造、空间运用和空间延伸,让爱国主义教育立起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为了将爱国主义全方位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浙江省杭州长江实验小学尝试用贴近小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的方式相对无痕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探索深烙红色印记的校园红色空间建设为抓手,通过红色空间打造、空间运用和空间延伸,让爱国主义教育立起来、活起来、动起来。
空间打造,让爱国主义“立”起来
校园红色空间是学校思政教育的一种补充和拓展。通过红色空间打造让校园散发出浓厚的红色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浸润在红色文化中成长,让爱国主义教育变枯燥的说教方式为生动的学习体验,让校园成为一本立体鲜活的红色思政教科书,将爱国主义教育“立”起来。
学校围绕全面整合红色文化资源、重构红色文化传承载体和创新思政教育实施路径的目标,依据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教育性与互动性并重、科技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构建了具有鲜明红色印记、时代特征以及尊重学生年龄特征的20余个红色空间,有“长江红”学习角、红色体感游戏体验区、宪法宣誓台、红色小人书和红色时光隧道等充满红色元素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并非高深抽象,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通过润物无声的滋养,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红色的种子。
在红色空间内容的选择上,通过梳理学校的独特文化,将校本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整合并转化为富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实践。结合思政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道德与法治》和《少先队活动》,学校将爱国主义知识进行“横向”与“纵向”维度的梳理与整合,明确校本“红色空间”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空间的价值取向。学校以年段为单位纵向梳理校本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关注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将要经历的低、中、高段的认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对爱国主义教育体系进行“一体贯穿、循序渐进”的架构:一、二年级以学习国家象征、英烈事迹和感受其体现的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三、四年级以了解历史文化、学习建设新中国模范人物事迹和感受其体现的时代精神为主要内容;五、六年级以学习宪法知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模范人物事迹和感受其体现的时代精神为主要内容。学校以年度为单位横向梳理校本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依据年历中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重要日子,梳理校本“红色日历”,进行相关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其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空间运用,让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
为凸显红色文化教育,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学校在积极开发和开展红色校本课程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红色空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发挥空间的育人功能。
走进学校书院式的门厅,左边有一个高大的环形书架,这里是“长江红学习角”,其中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红色图书,不仅有妙趣横生的故事类少儿读物《英雄小雨来》《我们的母亲叫中国》等,还有适合小学生的党史读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红色经典绘画》等,都是学生最好的精神食粮;门厅中间搭建了非遗十竹斋木版水印互动体验区,学生会将自己最喜欢的“红色金句”自刻自印,玩得不亦乐乎,“红色金句”也不知不觉融入学生生活,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自然而然入心入脑;每当课间,最受学生欢迎的是“闪亮长江红——互动答题区”,题库中有1万多套题目,内容涉及党的知识、革命历史、时事政治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账号,可以在这里举行“党的知识”pk赛;皮影是学校的市级精品红色课程,为实现国家象征、英烈模范知识点的学习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校结合非遗皮影馆项目,开展英烈模范皮影故事创编、人物创作、故事编排、现场展演等一系列“皮影秀”活动,寓教于乐。还有许多跨学科学习,如故事创编结合道德与法治与语文学科,人物制作结合语文与美术学科,故事编排结合道德与法治与音乐学科等,跨学科进行红色文化艺术体验,借助红色空间以艺术形式展示红色文化的魅力。
多样化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不同样态的各种学习方式,在喜闻乐见的互动式、体验式场景中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一个个空间成了一本本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了知识的内化生成,让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
空间延伸,让爱国主义教育“动”起来
红色空间作为学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不仅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开发、校本课程的架构提供支撑,也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的大思政育人提供了链接。
强化学科实践育人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因此学校根据学生学习需求,从“开发红色线上资源库”、组织红色宣讲团和红色研学3个方面拓展红色学习内容,延伸红色空间。一是将校内线下学习空间向线上学习空间延伸。学校将爱国主义相关的纸质文献、图片、音频、影像等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制作相应的电子版资料上传电脑展示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也为学生社团活动、红色研学等提供资源支撑;通过定期上传学生红色主题画作、红色歌曲演唱视频、研学成果集等内容,在同伴互学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二是学校通过建立“红色宣讲员”选拔标准和培育机制,实施家校社协同育人。学校搭建“宣讲员”实践平台,通过宣讲员走进社区、走进场馆进行宣讲,以学生的视角和语言诠释与传播爱国主义教育故事,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激发同伴的兴趣与共鸣,形成积极向上的红色学习氛围,让爱国主义根植心中。三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红色研学。学校以“体验红色文化,感悟红色精神”为出发点,通过打卡寻访红色文化(如“寻访革命圣地、战役遗址”“游览纪念馆、博物馆”“瞻仰先烈故居、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活动)、实践体验红色文化(如“重走红色路线”“红色景点体验教育”“节日祭奠英烈”等活动),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让爱国主义教育“动”起来,将理想信念教育、革命文化教育烙印在学生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红色空间让爱国主义教育不停留于书本,不局限于课堂,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习场域得以扩大、学习视野不断开拓,实现了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意志品质等爱国主义教育维度指标的增量与增质,极大提升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道德认知,有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