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4日,华为官网和余承东的个人微博认证信息发生变更,其职位目前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不再包含“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
4月4日,华为官网和余承东的个人微博认证信息发生变更,其职位目前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不再包含“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
知情人士表示,余承东不再兼任华为车BU董事长,不是不管汽车业务,而是更加聚焦华为终端与鸿蒙智行。
“车轱辘话”了解到,余承东的职位变动,或跟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技术和资源被正式装入“引望”有关。
3月31日,“引望”完成工商变更,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徐直军,华为持股比例降至80%,阿维塔科技和赛力斯汽车各持股10%。余承东和朱华荣担任副董事长,白熠、靳玉志、卞红林、张兴海任董事,靳玉志同时任经理。
去年1月16日,“引望智能”正式注册成立,到了8月,阿维塔和赛力斯相继各投资115亿元、买入“引望智能”10%的股权。
若按照当前115亿元购买10%股权计算,“引望智能”估值已经达到1150亿元。
华为刚刚发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营收为263.53亿元,同比暴增474.4%,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首次实现当年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业界关于引望第三家整车股东的猜测颇多,被余承东青睐的上汽、东风、广汽等整车大厂都传出了与华为接触的消息。
尽管华为向多家车企抛出橄榄枝,但半年多时间过去了,引望的股权多元化构想,除阿维塔和赛力斯入局外,尚无最新进展。
华为将旗下汽车业务分为两个部分,即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和华为终端BG智选车业务部。
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方式一共有三种,零部件供应模式、HI模式以及智选车模式。前两者均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相关。
智选车模式,即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造型设计、营销、用户体验等各个环节,后于2023年11月改名鸿蒙智行。
近日,由于小米SU7在高速路上碰撞后爆燃导致三人伤亡事故,引发社会各界对于智能驾驶汽车安全底线的热议。
华为智能汽车与600多家产业链伙伴达成合作,截至2024年底,已有15款合作车型上市,不过最受市场关注的,仍是鸿蒙智行。
财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鸿蒙智行全年交付量超43万辆,取得中国市场30万元以上中高端新能源车销售份额第一。
鸿蒙智行生态仍在不断扩充。但问题是,不断扩充的鸿蒙智行生态,并没能复制此前问界一枝独秀时的成功。
尤其进入2025年,尽管鸿蒙智行车型数量有所增加,但整体销量并无显著增长。
当合作车企开始增多,华为要如何为合作伙伴提供足够的支持,避免体系内耗,成为这家不造车的科技巨头面临的新问题。
再说几句
虽然不同于雷军的流量,但是余承东绝对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流量主”, 在国内科技圈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
在担任华为终端BG的CEO期间,余承东的发布会几乎都会让人印象深刻。一些惯用的口头语也成为网络热词被广为传播。
来源:车轱辘话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