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志愿服务处负责人李成伟以《中国戏剧创作的现实趋向》为题进行授课,从“风向、初心、创作”三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强调戏剧创作者必须了解艺术创作风向,坚持戏剧创作初心,不断提升自身艺术创作能力。
3月31日,全市艺术创作骨干培训在聊城市京剧院举办。经过层层选拔,来自市京剧院、市山东梆子剧院以及群文战线的27名优秀创作骨干参加了培训。
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志愿服务处负责人李成伟以《中国戏剧创作的现实趋向》为题进行授课,从“风向、初心、创作”三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强调戏剧创作者必须了解艺术创作风向,坚持戏剧创作初心,不断提升自身艺术创作能力。
学员课后感悟
1.聊城市京剧院 董良
此次培训是我艺术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它让我掌握了戏曲创作的技巧和方法,更让我对戏曲艺术充满敬畏和热爱。在未来的创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实践,努力创作出优秀的戏曲作品,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聊城市京剧院 李想
作为戏曲演员,我们身上的使命不仅仅在舞台上,还有传承与传播戏曲,通过这次学习,老师的初心和艺术修养令我敬佩,未来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开阔眼界,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更好地尽自己的力量继承和发展中国戏曲文化,更希望有更多机会参与到类似的培训活动中,夯实专业技能,交流艺术思想,做一个新时代的优秀戏曲演员。
3.聊城市山东梆子剧院 魏涛
李老师提出的“风向”“初心”“小制作”“高级感”等核心概念,促使我重新审视舞台美术在戏曲革新中的使命。舞台光影不仅是技术呈现,更应是戏剧精神的视觉转译。舞美制作不是财力较量,而是智慧博弈。在把握“风向”与坚守“初心”的动态平衡中,既要敏锐捕捉文旅融合与数字技术的时代机遇,更需恪守“景为戏服务,美为情而生”的艺术铁律。在未来的创作中将继续探索“小成本造大境界”的戏曲舞美哲学,让每一方舞台都成为文化自信的立体注脚。
4.聊城市山东梆子剧院 张乾
作为戏曲创作骨干演员参加聊城市艺术创作培训班,收获良多。通过学习了解到众多戏剧奖项活动,展望未来创作之路,我将把培训所学持续付诸实践。不断学习新的艺术理念、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素养;在创作中大胆创新,将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合,让戏曲贴近当代观众。怀着对传统的敬意,对创新的思考精心雕琢每一部作品,为戏曲艺术传承发展添砖加瓦,让这门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坚守保持梦想的初心,抓住机会,在创作上追求高级、独特,融入自我感悟。此次培训为戏曲创作实践指明方向,激励我为戏曲发展贡献力量!
5.东昌府区文化馆 张希达
李老师以朴实的语言,向我们分享了戏剧作品方面的创作经验,从剧本构思到舞台呈现,从角色塑造到导演思维,都让我对戏剧创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创作者必须同时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极高的文学素养,去捕捉生活中细节,并演变成戏剧所需的元素,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作为一名水城的文艺工作者,要不断地向生活学习,挖掘文化资源,从资源中打造精品,服务水城百姓。
供稿人:崔壮壮
来源:文旅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