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人大:以法治之力 守护万亿之城的美丽“绿装”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4 15:05 2

摘要:春季是森林火灾高发期。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力量就汇聚到哪里,深入开展《烟台市森林防火条例》执法检查,夯实法治保障,助推“硬核”战备,守护森林资源,让烟台这座万亿之城的生态步履愈发铿锵。

春季是森林火灾高发期。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力量就汇聚到哪里,深入开展《烟台市森林防火条例》执法检查,夯实法治保障,助推“硬核”战备,守护森林资源,让烟台这座万亿之城的生态步履愈发铿锵。

把牢预防先导地位

预防为主是《烟台市森林防火条例》的重要原则,也是此次执法检查的重中之重。“您已进入林区,请勿携带火种……”在招远森林防火监控中心,执法检查组注意到:只要有行人车辆经过监测点位,警示语音便响彻耳畔,提醒野外用火的危险性,同时对林区进行全天候动态监测。“像这样的智能监控系统,全市重点林区、国有林场都有安装,这些系统不仅具备自动感应播报功能,一旦发生火情,还能自动定位、自动告警,为森林筑起一道防火墙。”烟台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围绕织密森林“防火墙”,烟台市从理顺机制、压实责任入手,恢复市县两级林业部门独立设置,建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实行指挥部办公室实体化运行,结合落实林长制完善市县乡村直至山头的“五级”包保责任体系,实施镇级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重点问题挂牌督办,以“责任制”促“林长治”。

狠抓基础能力建设

峰峦绵延,林深谷幽,这里是胶东半岛生态屏障——昆嵛山。尽管山里春寒袭人,仍挡不住保护区森林消防大队的训练热情,灭火机具实操演练开展得热火朝天。“当前进山踏青和林内施工作业人员越来越多,保护区森林防灭火的压力也在增大。”大队负责人告诉执法检查组,队伍从实战需要出发,一方面狠抓练兵备战、提质强能,另一方面强化靠前驻防、机动巡山,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状态,确保第一时间处置火情、制止违规用火行为。

除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力量部署外,防火道、蓄水池、应急通信等基础设施短板也在逐步补齐。截至目前,全市共组建市县两级森林消防专业队伍16支,均配备运兵车、串联水泵、灭火水枪等高效装备,建成防火道路7762公里、水源设施5427个、远程视频监控点659处,森林防火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突出科技创新赋能

“起飞!”在栖霞国有牙山林场,随着操作指令下达,一架无人机顿时腾空而起,茂密的山林、清澈的河库、和美的村落随即呈现在地面的后台屏幕上。这是执法检查组深入现场看到的一幕。牙山林场总面积8000余亩,主峰海拔806米,森林覆盖率达95%,一山踏两镇,林情复杂。进入森林防火期后,牙山林场在加密地面巡护频次的同时,充分发挥科技作用,利用无人机开展空中监测,形成“上下贯通、空地一体”的布防格局。

为放大“组合拳”效应,烟台市把建强基础能力、夯实科技支撑作为长远之计,依托卫星遥感、航空巡查、视频监控、塔台瞭望、地面巡护等手段,深化融合集成,加强力量协同,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立体化防控体系,打出漂亮的火源管控、隐患整治“主动仗”。

检查中,代表们沉到一线,既看成绩更找不足,聚焦工作机制优化不够、全民防火意识不强、防灭火队伍待遇不高、个别条款不适应新情况等突出问题,析原因、提建议、促整改,有效发挥条例在全市森林防灭火方面的保障作用。

青山常翠,守护为要。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推进执法检查成果转化,加快森林防灭火工作朝着智能化、精细化、社会化方向转型,让绿色成为城市的永恒底色。

来源:富鑫小哥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