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光伏企业嘉寓控股股份公司(下称“*ST 嘉寓”,300117.SZ)因股价持续低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股票终止上市情形。2025年4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向*ST嘉寓下发了《事先告知书》,拟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佳佳 李未来 北京报道
退市基本已成定局!
近日,光伏企业嘉寓控股股份公司(下称“*ST 嘉寓”,300117.SZ)因股价持续低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股票终止上市情形。2025年4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向*ST嘉寓下发了《事先告知书》,拟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ST 嘉寓股东总户数22533户。为进一步了解公司业务是否还在正常运营,《华夏时报》记者致电*ST 嘉寓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太方便回复,关注公司公告。
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根据《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出现连续二十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情形,那么公司应当在相应情形出现的次一交易日披露,并且公司股票会自公告之日起停牌。记者注意到,*ST 嘉寓从2025年4月1日(星期二)开始已经停牌。
实际上,早在今年2月份,*ST 嘉寓股价多次跌落至1元面值红线以下。2月28日,由于公司股票突然大涨20.48%,股价也随之攀升至1元,这才延缓了公司股价触及退市情形的到来,让公司与投资者获得了短暂喘息的机会。
公告显示,公司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后,可以根据规定申请听证,提出陈述和申辩。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听证申请的,深交所上市委员会在陈述和申辩提交期限届满后十五个交易日内,就是否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事宜进行审议,作出独立的专业判断并形成审议意见;公司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听证申请的,深交所上市委员会在听证程序结束后十五个交易日内形成审议意见。深交所根据上市委员会的审议意见,作出是否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公司股票一旦被深交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后,将会在十五个交易日内被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另外,根据规定,若上市公司股票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而被深交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的,不进入退市整理期。公告上也提示了,*ST 嘉寓的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曾为“节能门窗第一股”
*ST嘉寓原名“北京嘉寓门窗幕墙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由此也成为国内A股首家上市的节能门窗企业,早年,公司收入主要依靠建筑装饰业务,受益于房地产行业和家居行业的发展,一直处于盈利状态。
2021年,在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及恒大流动性危机的双重影响下,公司生产经营面临巨大压力。短短一年,就亏掉了过去15年的利润,并由此开启亏损之路。2022年,嘉寓股份努力转型,开始重点发展新能源业务,然而并不理想,公司连亏三年,2021 年、2022 年及2023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34,783.31万元、-7470.71万元、-150,225.46万元。
上个月,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编制及最新审计进展,审计报告中提醒,“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148,452.44万元,资产负债率159.23%,公司处于资不抵债状态,财务状况持续恶化;截至2023年12月31日,由于嘉寓股份公司涉及大量诉讼事项,导致公司多个账户被冻结、多处房产被查封,并有大量借款逾期情况,公司现金流紧张对公司运营构成较大影响。”
记者关注到,自2020年9月以来,公司诉讼缠身,麻烦不断,累计涉及诉讼2000余件。截至4月1日,*ST嘉寓及控股子公司涉及的作为被告的诉讼案件共1779件,涉诉金额共计约34.31亿元。其中,撤诉案件182件,撤诉金额共计约38,405.89万元;已决诉讼案件1338件,金额共计约 219,348.82万元;未决诉讼案件259件,金额共计约85,354.00万元。另外,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为原告的案件共294件,涉诉金额约为5.38亿元。其中,已决诉讼案件242件,金额共计约41,863.49万元。
控股股东被法院受理破产清算
祸不单行,4月2日,*ST嘉寓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嘉寓新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嘉寓集团”)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法院裁定受理舞钢市诚硕商贸有限公司对嘉寓集团的破产清算申请。
据了解,申请人舞钢市诚硕商贸有限公司以被申请人嘉寓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嘉寓集团进行破产清算。
原本,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定于2025年4月3日10时至2025年4月4日10时(延时的除外)在京东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对嘉寓集团持有的公司8,548,652股股票进行公开拍卖活动。4月3日,*ST嘉寓接到其控股股东嘉寓集团的通知,根据嘉寓集团与相关法院的沟通,鉴于法院裁定受理对嘉寓集团的破产清算申请,本次司法拍卖已被依法撤回。
跨界光伏领域的*ST嘉寓走到如今这一步,令人唏嘘。那么,今年是否还会有大量光伏企业面临退市破产?
隆众资讯光伏分析师方文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25年,光伏行业仍然会继续经历产能出清的过程,无法有效调整产能的企业可能还是会被淘汰,但大规模退市破产的可能性比较低,更多的会是三四线尾部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技术落后的光伏企业,他们将会面临淘汰风险。
方文正进一步强调,最先被淘汰的企业是那种财务状况严重恶化,并且未能及时进行技术迭代降本增效的光伏企业。另外有一些开工率始终比较低的企业,比如组件以及硅料环节开工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光伏上下游企业,也有一些跨界拓展失败的企业在产能洗牌的过程中可能面临淘汰。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