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自由职业、个体经营等灵活就业形式成为新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每月高额的社保缴费发愁。有人算过一笔账:以灵活就业身份交社保,个人每月要承担本应由"公司+个人"共同缴纳的费用,仅养老保险一项就要掏出工资的20%。不少人在经济压力下动了退保的念头,但你知道吗?
随着自由职业、个体经营等灵活就业形式成为新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每月高额的社保缴费发愁。有人算过一笔账:以灵活就业身份交社保,个人每月要承担本应由"公司+个人"共同缴纳的费用,仅养老保险一项就要掏出工资的20%。不少人在经济压力下动了退保的念头,但你知道吗?社保退保就像拆东墙补西墙,可能让你损失大半积蓄。最近洛阳网友在政府平台咨询"停缴后能否退费",官方给出了最新答复——退钱必须满足三大"硬指标"。
社保不是存款账户,想退就能退。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只有四类情况能申请退费:
第一类是重复参保,比如同时在老家和打工地缴纳社保,这种情况可以申请退回重复缴费部分。第二类是到退休年龄却未缴满15年,且不愿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可退回个人账户里的钱。第三类是参保人去世,家属可依法继承个人账户余额。第四类则是移民定居人员,在未领养老金前可申请退费。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符合条件,退费手续也需"过五关斩六将":先到税务局填申请表,再跑社保局审核,有些地区还要街道出具证明,整套流程走下来至少半个月。
很多人以为退保能拿回全部缴费,实则不然。以每月按5000元基数缴纳养老保险为例,20%的缴费中有12%进入统筹账户打水漂,只有8%能进个人账户。假设缴满10年累计12万,退保时只能拿回4.8万,直接亏损7.2万。更扎心的是,医保账户的钱同样只能退回个人部分。厦门税务APP的退费案例显示,某灵活就业者重复缴费3个月,最终仅退回医保个人账户的122元。
与其忍痛割肉退保,不如试试国家给的"减压阀"。对于年满40/50的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多地推出"先缴后补"政策,最高能返还三分之二缴费。西安碑林区就明确,灵活就业者可在集中缴费期申请社保补贴,通过手机APP就能完成申报。若实在无力承担职工社保,转为年缴几百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是权宜之计,虽然待遇降低,但至少不断保。天津税务部门还开通了手机退费通道,遇到企业重复代缴等情况,动动手指就能在线办理。
短期看退保能缓解经济压力,但代价是失去未来的保障网。职工医保断缴次月就无法报销大病医疗,养老保险中断更会影响退休金计算。更现实的是,我国正在推行延迟退休政策,未来可能要求缴满20年才能领养老金。现在退保看似省了钱,等老了没有退休金,损失的可能是现在省下费用的几十倍。正如社保专家提醒:"社保就像种树,现在每月的缴费都是在为晚年生活播撒种子。"
本文综合自《洛阳网》百姓呼声栏目官方回复、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天津税务局政务公告。数据来源:上海市人社局2025年灵活就业参保白皮书。
来源:康康国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