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显本让AI原地起飞|锐龙AI 9 365加持的联想YOGA Pro 14 AI元启版深度评测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4 16:02 2

摘要:在过去几年中,集显本是最容易被人贴标签的品类,似乎不上个独显,不论聊个性能、还是AI,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没想到年初DeepSeek的横空出世,改变了这种局面。

在过去几年中,集显本是最容易被人贴标签的品类,似乎不上个独显,不论聊个性能、还是AI,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没想到年初DeepSeek的横空出世,改变了这种局面。

DeepSeek以MOE模型的新特性,改变了端侧加载模型的方式,我们不再“纯纯”纠结于AI算力的数字,显存反而成为低延迟、高性能跑大模型的“关键”参数——只要能够保证让显存一次性加载模型,哪怕是蒸馏模型,也能拥有逆天的推理速度。是的,天,似乎一下变了,以往那些独显反而因为显存固定,运行DeepSeek反而不如“显存可变”的集显本。

日前我们收到一台配备AMD锐龙AI 9 365的联想YOGA Pro 14 AI元启版(简称YOGA Pro 14),5070Ti都不一定吃得下的DeepSeek-R1,这款集显本居然能够稳稳拿下。话不多说,看我们操作!

看懂AMD锐龙 AI 300系列的新命名规则

要说联想YOGA Pro 14能跑DeepSeek-R1,先从AMD锐龙AI 9 365(简称365)这颗CPU聊起。说起来,这颗CPU是去年发布的三款锐龙AI 300系列中的其中一款,AMD这一代的CPU,没有沿用上代锐龙8000系列的命名,继续叫锐龙9000,反而称之为锐龙AI 300系列。原因也很简单,从率先有NPU植入的锐龙7000系列算起,这算是第三代移动端AI PC处理器。特别是今年初的锐龙AI MAX(APU)和锐龙AI 5\7\9等SKU发布之后,AMD在移动端AI PC上的阵容前所未有的强大,而且随着台积电4nm FinFET制程的升级,锐龙AI 300系列的TDP被统一定在了28W,可以想象,每W性能比与续航能力都会有长足的进步。但您肯定要问,TDP都拉平了,我们怎么区分AMD产品型号呢?首先,9、7、5三个等级还是依旧保留了,另外,370和375两个高端SKU都加入了HX后缀。

在AMD官网中,我们还发现一个挺有趣的事情,除了锐龙AI 9 365之外,还有一款锐龙AI 9 H 365的SKU,细细对比两个SKU的参数,其实除了标明H为中国区特供之外,核心数、线程数、频率、集显、NPU等配置完全相同,为何会多标注一个SKU呢?我们觉得AMD是为了让中国用户明白365到底是哪个等级的CPU,苏妈还是懂中国用户的。另外,锐龙8000系列移动端处理器也有对应的锐龙AI 200系列命名的SKU。

弄懂AMD产品命名新规则,我们再来看看锐龙AI 9 365这颗CPU,它到底性能打在哪个档次上。首先,它隶属于Strix Point(研发代号)系列,显著特点是应用了Zen 5超大核和Zen 5c大核的混合核心,10核20线程,与英特尔的P核和E核相比,AMD的混合核心有着根本性的不同,AMD两种核心都采用同一种架构,并且支持相同的指令集如AVX-512,并非英特尔那样两种不同架构核心的结合,只是Zen 5c的时钟加速频率低于Zen 5,这样设计的好处,既通过控制加速频率来节省能耗,并且不需要改变原本简单高效的核心(线程)调度策略。

轻薄本选择锐龙AI 9 365,性能不俗

为何联想YOGA Pro 14会采用锐龙AI 9 365这颗U?那得先看懂YOGA Pro 14这款产品的定位。首先它是一款轻薄集显本,重量约1.6kg、薄至约16.6mm的体量,采用与游戏本看齐的HX后缀CPU明显是不合适的,当然,今年的锐龙AI 300系列产品中并没有以往的HS或U系列SKU,而365在H系列中,就是定位最高的产品了。

从参数上来看,365采用4个Zen 5超大核心、6个Zen 5c大核心,10核20线程的CPU配置,比370少了2个Zen 5核心,最高时钟加速频率也低了100MHz;另外,配备的AMD Radeon 880M集成显卡为12核心,也比370少了4个。

那CPU性能上有多大差距呢?在CineBench R23测试中可以看出,在单核成绩理所应当拉平的情况下,锐龙AI 9 365的多核成绩(19217)仅比370(19885)低了668分,这个差距相当小了,当然,这跟联想不错的性能调校也有一定关系。不仅如此,365多核得分还大大超过了前代移动平台旗舰8945HS。

在测试3DMark CPU Profile时,可以看到Zen5核心的365单线程成绩也领先8945HS,而且在满线程成绩上,365同样赶超前代8945HS。

既有长续航,又有离电高性能

这里还提一句,在YOGA Pro 14上,R23多核的插电性能与离电性能差距仅有3%,我们甚至可以视之为评测误差,足见联想在性能调校上的激进,即使在以设计为主导的高溢价产品上,依旧没有放松对性能调校的较真。本来我们是想把离电性能放在续航上来讲的,既然表格列出来了,我们就一并提及。但大家一定要明白,笔记本只谈续航时间,不谈离电性能,那一定是耍流氓!要知道,不同OEM对不同产品上的调校取向是不一样的,有的是性能向,即使离电也需要保持高性能输出;有些纯粹追求续航时间,一拔掉电源,性能会掉很大一截。当然,如果既能兼顾离电性能,又能提供超长续航,这说明CPU能效比本身就很高,另一方面也足见OEM硬件调度的调校功力。

既然聊到这里,我们不妨就把YOGA Pro 14的续航成绩拉出来。在PCMark 10现代办公续航测试中,这款笔记本可以跑出14小时8分的续航。或许你会说这项测试的负载较低,就我们的测试经验,即使日常高负荷办公下,这款产品跑7、8个小时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要了解这款笔记本的续航调校,我们不妨把之前测过的两款370和8945HS的集显本一起拿来横向比较。75Whr的370机型PCMark10的现代办公续航测试13小时零8分,78Whr的8945HS 13小时11分,73Whr的YOGA Pro 14的14小时零8分是个怎样的水准呢,将其换算为每小时的功耗比,365大概5.19,单位时间功耗约领先8945HS近15%。

12CU的Radeon 880M,畅玩3A

看完CPU性能,我们不妨再看看少了4个核心的Radeon 880M与890M相比差距多少。从3DMark测试来看,YOGA Pro 14上的880M在Timespy中仅比890M少164分(约低5%);在Firestrike中少222分(约低2.4%),差距不大说明联想的性能调校是OK的。比起基于RDNA 3架构的前代Radeon 780M,在同样12核心的情况下,880M拥有非常明显的性能提升。

谈及集显性能,大家更希望我们在游戏中为集显本,以及12核心的Radeon 880M正名,看这款集显是否能够像我们之前测试的890M一样轻松驾驭3A游戏。首先测试的是我至少没有打过金池长老那关的《黑神话:悟空》,可以看到在1080p低画质下,880M能够跑到46fps的能玩水平,开启FSR之后,则能一步跨入67fps的畅玩水准。

《赛博朋克2077》游戏测试,880M依旧能在1080p低画质下跑出41fps的能玩水准,开启FSR之后,也能跑出接近畅玩水准的52fps。

《极限竞速:地平线5》是我们测试集显本游戏性能的必选项,这款游戏对显存的要求非常高。可以看到在1080p低画质下,Radeon 880M直接便能跑出89fps的畅玩成绩,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必再加载FSR了。

测完三款3A,我们还测试了三款高热度的网游。可以看到,Radeon 880M依旧可以在1080p设置下,在《PUBG》《无畏契约》《CS2》三款游戏中跑出79fps(三极致)、120fps和146fps(低画质)的平均帧数,对比890M仅有10%左右差距,但超出了780M约20%,游戏中的跨代性能提升非常明显。

整机调校与应用实测

再从整机性能与应用场景的角度来看锐龙AI 9 365的表现如何。在GeekBench 6测试中,CPU的单核成绩为2532分,多核成绩为13491分,OpenCL(GPU)跑出了35204分,已经与桌面端的GTX 1650差距不大了。

PCMark 10现代办公基准测试中,总成绩得到了7816分,基本功能与数位内容创作两项都获得了较高的评价;虽然是集显本,但因为AMD这一代集显提升真的太多了,所以我们以跑PCMark 10 Extended来看看,7684分的测试成绩是真有大惊喜,要知道,三四年前的主流独显笔记本也就这个成绩。

在专注于CPU渲染测试的Blender Benchmark中,锐龙AI 9 365在三个场景中分别获得了108.13、76.93和56.57(Sample)的成绩,在Indigo Bench测试中,Supercar的CPU与GPU测试得分分别为4999与6908分,均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编解码能力上,AMD这次算是好好补了下课,X264和X265 FHD Benchmark测试跑出了72.89fps和54.09fps的成绩,相比前代提升真得很多;另外,我们采用Handbrake来转换格式,也是取得了259.4FPS的优秀成绩。

刚才我们提及了YOGA Pro 14的性能向调校,能冲高多少分是一回事,那能不能稳得住又是另一回事,这关系到笔记本在长时间高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在连续20轮的Cinebench R23多核测试中,可以看到每轮成绩都稳定在了18000附近,基本稳成了一条直线,性能抖动约为98.2%,全程没有降频。

针对GPU的Speedway的20轮测试,可以看到稳定度更是达到了99.2%,要知道,这样的成绩是在一台1.6kg的轻薄本上跑出来的,YOGA Pro 14完全可以轻松驾驭锐龙AI 9 365这颗CPU。

接下来再来看极限状态下这款轻薄本稳不稳得住呢?在室温20℃下跑AIDA 64 10分钟单烤测试,CPU温度稳定在92.8℃,频率3100MHz左右,以往我们单烤锐龙AI 9 365基本在80+℃与2700MHz左右,能够把这颗4nm制程的CPU压榨到如此程度,联想这套模具还真不简单。总体来看,锐龙AI 9 365的性能释放也是达到惊人的60W,甚至顶破了AMD可配置热设计功耗范围的15~54W,联想是真的很拼。

在这样的核心温度下,C面会不会热到烤蛋呢?实测下来,C面的键盘位温度基本在38℃左右(20℃室温),最高温度集中在出风口,约为46.2℃,热风吹屏现象是有的,建议联想下代模具尽量改进转轴与出风口设计。单烤中,人位噪声为54.4dB,这算是比较优秀的成绩了,高负载运行下,基本不会影响使用者与周边人员小声交流。

拆开后盖,可以看到在73Whr电池占据近一半空间的情况下,依旧有效利用剩余空间,仅用6mm双热管+双风扇就把锐龙AI 9 365干上了60W,是相当不简单的。另外,诸如SSD网卡、内存控制器与颗粒等位置,均采用了硅脂与石墨片来均热。

拆开散热器件以后,可以看到主板之外还有一块IO板,IO板加上辅助供电应该是为了HDMI接口上大功率电器之用。另外,该机的扬声器很值得拿出来说说,L型低频大音腔的空间给得很足,整体听感不错;内存颗粒为4颗板载,略有不足的是SSD为2242规格。

集显本加载DeepSeek 32B蒸馏模型

回到我们文章开篇提到的话题,配备锐龙AI 9 365的联想YOGA Pro 14真的能跑DeepSeek?我们在Procyon中来看看这颗CPU的AI算力:Windows ML的CPU和GPU跑分虽然只有74和219,但Ryzen AI跑NPU,可是实打实地跑出了1703分。

高算力、低延迟的NPU能够做什么,在游戏加加、逗逗游戏伙伴等插件中能实时记录超能时刻、实时交互、观看视频攻略,轻松解决卡BOSS的问题。另外,50 TOPS的算力也能在Windows 11中开启很多AI功能,比如微软最近在AI PC大会上公布的“Recall”回顾功能,便是跑在NPU上。

在Geekbench AI测试中,可以看到锐龙AI 9 365跑单精度与半精度AI,分别获得了2941分和1358分,量化得分更是达到了6024,相当不错的成绩。

当然,相信大家更希望看YOGA Pro 14跑DeepSeek的实测情况。在本地端安装7B模型来做推理,该机能够轻松跑到17.34tokens/s,这已经跟DeepSeek R1 Q4模型的API速度差不多了。值得一说的是,访问高峰期时,DeepSeek的API是经常“塞车”的,用过的人或多或少都遇到过失败的情况,而安装在本地端完全没有这个担心。

如果嫌7B模型“智商”不足,完全可以安装参数量更高的模型。经我们测试,32GB内存的YOGA Pro 14直接就能安排14B的模型,进一步安装32B模型时便会报错,当然并不是说这款集显本就不能安装32B模型了,这里通过AMD独有的黑科技AMD VGM可变显存技术,仅需要在BIOS中手动调整一下,就可以将24GB内存(或其它容量)分配给显存使用,之后就能一次性载入32B模型。实际测试,32B模型能够达到近4tokens/s的速度,基本也算够用了。不过我们更推荐14B模型,这样能在效率上做到更均衡,体验也更出色。

不仅如此,通过YOGA Pro 14上的联想AI助手,还能接入自家大模型,或者用自家API接入Deepseek,速度达到了11.35tokens/s和13.71tokens/s,经我们在高峰时点测试,联想API没有出现访问失败的情况,买笔记本便能获得稳定的云服务,联想用户倒是直接享福了。

既要拉满性能,也要全程优雅

聊完YOGA Pro 14的性能,再来看看这款笔记本的整体设计。有朋友要问,为啥它要卖8999RMB,国补之后也要卖7200RMB?老用户或多或少都知道,YOGA这个系列一直以来走的就是优雅设计与高品质显示两条路,YOGA Pro 14这套模具其实很显功力的,除了刚才提到的表现稳定的性能以外,新一代产品的模具在设计上也做得非常优秀。

YOGA系列这次抛弃了书签LOGO的设计,外壳材质采用了兼具高强度与轻薄感的镁铝合金,而且表面喷涂做得很有高级感,触肤非常舒爽。该机的转轴选用了高品质器件,单指开合、180°翻转,很丝滑很优雅,并且还可以看到该机在电源键、摄像头开关上依旧采用独立物理按键,摄像头采用了1080p IR的小型化高配器件,凸起的边沿比小新系列小得多……联想在YOGA系列上一向是不屑于省成本的。

B面上这张14.5英寸的3K显示屏,纵横比为16:10,支持120Hz高刷与触控功能,尤其是触控,配合180°开合,非常方便与人分享屏幕内容。实测下来,这款屏幕的素质也相当优秀,实测最大亮度为445.2nits,绝对对比度达到1236.6:1(最大亮度);不仅如此,屏幕的色域覆盖达到惊人的100% DCI P3,加上依旧100%的sRGB,而且平均色准不用校色便达到0.38,基本上没有什么可挑剔了。

屏幕下方的键盘,采用了1.5mm键程的3段白色背光设计,键帽为联想常用的微笑键帽,手感回弹很积极,虽有段落感,但不是很明显。总体来看,YOGA系列也是加强了键盘配置的。还可以看到,触控板在这代上也是增加了面积,也是配合移动使用场景的升级。

接口上,YOGA Pro 14提供了两C一A,一个USB C是全功能接口,支持PD快充,一个是USB 4.0高速接口,A口则是USB 3.2Gen 1X1,另外还提供HDMI 2.1+3.5mm音频口。

EF点评:

说实话,联想YOGA Pro 14 AI元启版这次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7200RMB的国补价格在我们看来真的很值。重点要说的是,将锐龙AI 9 365的性能释放拉到了60W,这是相当不简单的,插电离电都超级稳,日常应用和办公都不在话下,打开FSR还能畅玩3A游戏。AI应用上,联想与AMD联手打造的DeepSeek体验给我们很大的惊喜,官方API、联想接入API,加上联想AI助手自己的大模型,给用户的选择是很多的,并且本地可安装至高32B参数的大模型,也能在没网情况下带来不错的本地使用体验。不足之处嘛,我们试着帮消费者代言,要个2280的硬盘不过分吧。另外,下一代产品能把电池容量提升到84Whr就更完美了。

来源:新潮电子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