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如何强有力地驾驭组织?明白这三个问题,做一把手才够资格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4 16:41 2

摘要:俗话说得好:“高处不胜寒。”领导者身处高位,虽然风光无限,但是其背后承担的风险也是巨大。尤其是作为一把手,领导和驾驭一个庞大的组织,一旦形势不利就可能出现“骑虎难下”的局面。那么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自己的驾驭能力,尽量降低组织失控的风险呢?笔者认为,想明白下

俗话说得好:“高处不胜寒。”领导者身处高位,虽然风光无限,但是其背后承担的风险也是巨大。尤其是作为一把手,领导和驾驭一个庞大的组织,一旦形势不利就可能出现“骑虎难下”的局面。那么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自己的驾驭能力,尽量降低组织失控的风险呢?笔者认为,想明白下面三个问题,才是破局的关键!

1.组织中的力量如何分配

雍正皇帝曾说:“愿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然而即使领导者三头六臂,像机器人一样不眠不休地工作,其实也难以“包打天下”。(1)巧妙分权。一把手保留决策权,向核心骨干让渡建议权,与全体成员共享监督权。(2)坚持制衡。核心人员之间相互制衡,不同部门和派系相互制衡,外聘人员与内部人员相互制衡。

这一点做的比较好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其设计的三省六部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三省长官相互制约。同时,他故意让关陇集团与山东士族形成派系制衡,避免单一势力坐大。这种 “核心人员制衡、部门派系制衡” 的策略,有效防止了权力滥用,确保组织稳定。

2.其他人意愿对自己的影响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再强大的个体也需要其他成员的认可和合作,因此不受他人影响的人是不存在的。然而人心隔肚皮,每个人的言论都不乏私心,因此高明的领导者必须善于“看人下菜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哪些人的意见必须重视。包括核心成员,重要实力派,甚至潜在对手。(2)哪些人的意见可以无视。包括缺乏逻辑思维的人,缺乏关键信息的局外人等(3)哪些人的意见选择性听取。包括一线业务人员,某些领域的专业人士等

例如汉高祖刘邦就是善于“听取意见”的高手,他对核心成员、实力派与潜在对手的意见采取差异化策略。面对张良的战略建议(核心成员),他言听计从,立即付诸实践;对于韩信的战略规划(重要实力派),他既重用又防范,;而对项羽旧部的英布(潜在对手),他则通过分封异姓王进行安抚。这种 “重视关键意见、分化潜在威胁” 的智慧,正是领导者驾驭组织的必修课。。

3.个体对组织中其他实力派的拥护程度

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一旦有人在组织内部获得超高人气,那么领导者的地位难免岌岌可危。因此高明的领导者非常在乎,组织成员对于其他实力派的拥护程度。因为避免出现尾大不掉的势力,领导者必须重视下面三个情况:

1.是否有人功高盖主。功高难赏,物极必反。功高盖主现象一旦出现,极易引发组织内部权力结构的失衡。当组织中的实力派因自身功绩膨胀,其个人欲望可能与组织的需求产生严重的偏差。

2.是否有人搞小圈子。小圈子会阻碍信息的正常流通,破坏公平竞争环境,导致组织凝聚力下降。领导者应当建立透明、畅通的沟通机制,让信息在组织内无阻碍传播,打破小圈子的信息壁垒。

3.是否有人吃里扒外。城堡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一旦内部势力与外部对手相勾连,那么再高明的领导者也难以招架。

总而言之,领导者若想强有力地驾驭组织局势,就必须深入思考组织中的力量分配、其他人意愿对自己的影响以及个体对其他实力派的拥护程度这三个问题。只有如此,才能在复杂多变的职场环境中稳坐钓鱼台,不给居心叵测的小人以可乘之机。

来源:谋略与兵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