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贴吧看见有人发帖子说是“鸣潮的韩国漫展中国人不得入内”,吓了一跳,点进去结果招牌写的是“请谅解。今天只有韩国人可以入场”。听上去好像就没多大事了。
鸣潮韩国漫展,为什么中国人不能进去?
贴吧看见有人发帖子说是“鸣潮的韩国漫展中国人不得入内”,吓了一跳,点进去结果招牌写的是“请谅解。今天只有韩国人可以入场”。听上去好像就没多大事了。
而说起鸣潮韩国漫展为什么不让中国人进去,就必须说说中国的漫展黄牛了。
根据吧友的说法,黄牛买东西完全不看限购,都是一整框搬走,买了不付钱等自己人一个个来拿,这做法听着就上火。
这事情还不是第一例,之前的《名侦探柯南》圈子,韩国那边办了个展览,中国黄牛一开始直接扫光货,后来主办方紧急改成“仅限韩国人购买”。结果呢?黄牛们转头就雇韩国人去代购,继续囤货。
更离谱的是,有人找代购下单,东西刚到手,黄牛就蹲在门口,以500块一个的价格现场回收。代购一看有现钱赚,立马跑单,买家最后只能咬牙花800块从黄牛手里买回来。最热门的两款,听说一度被炒到1200一个(原价才90,还不含门票!)。
而且,韩国那边的展品补货特别慢,货越少价越高,最后直接飙到1200。结果呢?快到过年的时候,主办方突然搞了个“限时不限量通贩”,这下可好,闲鱼上的价格瞬间崩盘,现在市价跌回140左右……
想象一下,要是真花1200高价买了,三个月后暴跌到140,这心态不得炸裂?
鸣潮漫展这限定韩国人入场的规则也是一样,防的就是中国黄牛。
因为动漫周边限定,导致一些徽章、立牌等一些不值钱的小东西,因为限定就能被炒作出高额加强,国内现在被叫谷子,圈子是一群年轻化的冤大头组成。
漫展上的限定周边、签名资格、联名商品等,就很有运营炒作的空间,导致诞生了大批黄牛去漫展垄断,然后再以翻倍价格售卖给粉丝。
不止韩国,日本的动漫ip经济玩限定割韭菜更是成熟,日本限定徽章销售模式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商业闭环:入场券绑定购买资格,将展会门票与周边销售深度捆绑,买下来装在银/金/黑包装里的限量徽章(通常每款20-30个)。
虽然理论上持票者都能购买,但黄牛通过重复入场扫货的漏洞始终存在。
本质上,厂商追求的是三重目标:确保基础门票销量、制造稀缺溢价、维持二级市场价值。与国内常见的"限量再加量"不同,日本厂商宁愿推出新版也不破坏既有限量的规则,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韭菜生态。
限量周边从粉丝纪念品在现在其实已经异化为金融产品,普通爱好者是这个游戏中最弱势的参与者——他们要么支付黄牛溢价,要么就被排除在游戏规则之外。这种商业模式的成功,恰恰建立在牺牲核心粉丝体验的基础之上。
这种模式在近十年随着出境游便利化和代购产业、谷子经济兴起才被广泛认知,随后而来的就是中国黄牛了。
上次火影忍者的日本限定徽章排长队,黄牛插队清空了限定后,现场发出了几句超大音量的中国话“你们都买了,那我买什么!”导致上了日本电视台。
日本网友的评价就是“这帮人竟是在添麻烦,我觉得干脆别卖给中国人更好。”,“真心希望落实方针别卖给中国人了,都已经恶心我多少次了”。
可以说在日本、韩国漫展,中国人等于黄牛恶霸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鸣潮的韩国漫展会出现“今天只有韩国人可以入场”也是因为中国黄牛,本来是游戏在韩国的推广,结果跑一群中国人去抢周边,然后再卖给中国人算什么事情。根据鸣潮玩家的说法,黄牛还不是翻倍卖周边,是翻10倍卖得,相当暴利了。
鸣潮的招牌目前看来是有点效果了,闲鱼黄牛停止接单了。
来源:椎名林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