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九阴真经》的黄裳,在历史上真的是“武功大高手”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4 17:55 1

摘要:喜欢看金庸武侠的朋友都知道,几部小说里涉及到的《九阴真经》是一位叫黄裳的人创建的,引起多少人的江湖恩怨情仇,为此还有多少人丧命。可想此武功秘籍多么厉害,那么背后这个黄裳是什么来头呢?

喜欢看金庸武侠的朋友都知道,几部小说里涉及到的《九阴真经》是一位叫黄裳的人创建的,引起多少人的江湖恩怨情仇,为此还有多少人丧命。可想此武功秘籍多么厉害,那么背后这个黄裳是什么来头呢?

一、金庸武侠中的 "九阴真经"

在《射雕英雄传》第二十回 "窜改经义" 中,金庸借周伯通之口揭开黄裳的神秘:"他(黄裳)本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 因读遍天下道家之书,终于悟得武功中的高深道理,无师自通,修习内功外功,竟成为一位武功大高手。"

这段描写将历史人物黄裳与虚构武学完美融合,创造出 "天下武学总纲" 的传奇。

书中更通过郭靖与黄蓉的对话,暗示《九阴真经》与《万寿道藏》的关联:"黄裳在刊印道藏时,…… 忽然悟到了武学中上乘之理,…… 于是将毕生所学写成了一部书。"(第二十二回 "骑鲨遨游")这种虚实交织的叙事,使黄裳从历史尘埃中跃入了武侠江湖。

二、历史黄裳的真实面目

正史中的黄裳(1044-1130),字冕仲,福建南平人。《宋史・黄裳传》载其 "元丰五年进士第一",历任福州知州、端明殿学士等职。

他与道教的渊源始于政和七年(1117 年),宋徽宗命其 "监刊《万寿道藏》于福州闽县"(《宋会要辑稿》)。这部耗时五年完成的道教典籍总集,收录道书 5481 卷,堪称宋代道教文化的巅峰之作。

黄裳的学术成就远超文学想象。他在《演山集》中提出 "道者,万物之奥" 的哲学观点,主张 "性命双修" 的内丹理论,这些思想后来被金庸转化为《九阴真经》中的 "阴阳互济" 武学原理。

值得注意的是,黄裳晚年归隐武夷山,自号 "紫玄翁",其《武夷山冲佑观记》详述修炼心得,与小说中 "自创武功" 的情节形成有趣互文。

宋代太学平面示意图(资料图)

三、《万寿道藏》

作为中国首部雕版印刷的道教全书,《万寿道藏》包含大量养生术与导引图。其中《云笈七签》记载的 "五禽戏"" 八段锦 ",与《九阴真经》中的" 易筋锻骨章 "存在明显渊源。

黄裳在序文中强调" 欲修仙道,先修人道 ",这种性命双修的理念,正是金庸笔下" 武功与道德并重 " 的创作根基。

更值得玩味的是,《万寿道藏》收录的《阴符经》《道德经》等典籍,为 "九阴真经" 命名提供了灵感。

道教 "阴极生阳" 的哲学思想,被金庸具象化为 "九阴白骨爪" 等阴毒武功,这种 "以文入武" 的创作手法,使武侠小说获得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宋徽宗与黄裳

历史上的黄裳与宋徽宗关系微妙。政和年间,黄裳因反对 "花石纲" 被贬,却又因编纂道藏重新受宠。

这种起伏在小说中被演绎为:"徽宗皇帝于大内设应奉局,命黄裳为供奉官,…… 后来他(黄裳)给皇帝办差,却不小心得罪了许多人。"(第二十回)这种改编既符合历史真实,又为黄裳 "仇家满天下" 的情节提供了合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宋徽宗本人精通道教,自号 "道君皇帝"。他主持编纂的《万寿道藏》,实则是将道教提升为国教的政治工程。

黄裳作为执行者,既是文化功臣,也是政治博弈的牺牲品,这种复杂身份为小说增添了历史厚重感。

五、黄裳形象的演变

他的形象有所改变后,折射出中华文化对 "文人武侠" 的想象:

历史:从《宋史》中的文官到武侠世界的武学宗师,黄裳承载着 "以文入武" 的文化理想。

哲学:《九阴真经》"刚柔并济" 的武学理念,暗合道教 "阴阳平衡" 的宇宙观。

文学:金庸通过黄裳,完成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将道藏典籍升华为武侠秘籍。

在 2003 年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黄裳临终前留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的刻字,将《道德经》思想与武功秘籍完美融合,使文化符号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六、写在最后

黄裳年轻时就重老、庄之学,渴望闲云野鹤的生活,喜欢与僧、道之流交往。

大观三年,黄裳提举杭州洞霄宫时曾短暂返乡,于途中遇一异人,“道予紫玄洞游人世间”。从此,黄裳自号“紫玄翁”。

晚年的黄裳痴迷于道家的炼丹术,病重的时候,留下遗言:“我死以大缸一枚坐之,复以一大缸覆之,用铁线上下管定,赤石脂固缝,置于穴中足矣。”

南宋建炎四年(1130),八十七岁的黄裳羽化登仙。从此,江湖再无黄裳,而关于他的传奇,直到今天仍在流播。

黄裳从《宋史》中的文官,到金庸笔下的武学奇才,再到当代影视中的文化符号,其形象的嬗变构成了一部微缩的中华文化史。

他既是历史真实的投射,也是集体想象的结晶,更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

正如《九阴真经》开篇所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黄裳的文化生命,正在这种永恒的损益中不断焕发新生。

来源:灯塔小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