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学子走进红色磐石 沉浸式感悟抗联精神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4 21:22 2

摘要:在春风轻拂的四月,当清明的哀思与缅怀之情渐浓,一场饱含深意的红色之旅在磐石大地启幕。4月3日下午,作为“我们的节日·清明”吉林省群众性文明实践主场活动暨“烽起磐石·薪火传承”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教育厅、共青团吉林省委、中共吉林市

在春风轻拂的四月,当清明的哀思与缅怀之情渐浓,一场饱含深意的红色之旅在磐石大地启幕。4月3日下午,作为“我们的节日·清明”吉林省群众性文明实践主场活动暨“烽起磐石·薪火传承”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教育厅、共青团吉林省委、中共吉林市委宣传部、中共磐石市委主办,中共磐石市委宣传部、磐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国网东北振兴频道承办的“二百学子走进红色磐石”研学实践行动如同一束光,照亮了青年学子探寻历史、传承精神的道路。来自短视频、微短剧创作群体及吉林省高校学生代表200余人,怀着崇敬之情与求知之心,走进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和红石砬子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在历史的残垣与英雄的足迹中,沉浸式感悟抗联精神,为这个清明增添了一抹厚重而炽热的色彩,也让抗联精神在新时代青年的心中,如薪火般开始新的传承。

磐石,中国革命老区,承载着东北抗联最为厚重的历史基因。这里组建了党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磐石赤色游击队,创建了党领导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红石砬子抗日游击根据地,这里是最早探索和践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地方。它是杨靖宇将军的砥名地、东北抗联第一军成长的摇篮以及杨靖宇将军军事思想的成型地,现存百余处抗联遗址。

研学实践行动第一站是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踏入馆内,红色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件件珍贵的馆藏文物静静诉说着往昔峥嵘岁月。学子们驻足在每一件文物前,仔细研究其背后的故事,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

参观过程中,大家围绕“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抗联精神”展开了热烈的研讨。有的同学认为,传承抗联精神要体现在日常学习中,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攻克知识难关;有的同学则提出,面对各种挑战时,要像抗联将士一样勇往直前,保持坚定的信念。

活动要求学子们完成“文物背后的抗联故事”研学报告。这一任务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去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细节,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撰写研学报告,不仅加深了对抗联历史的理解,更有助于将抗联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力量。

“作为当代大学生,对先辈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长春人文学院学生张厶凡表示,“杨靖宇将军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坚持战斗,这种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也激励着我们在今后学习生活中也要坚定奋斗、砥砺前行。为国家发展拼搏奋斗。”

长春人文学院文学院副院长王丹表示“在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当中,大学生们能够深度领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借鉴实践交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大学生不仅从革命先辈手中接过抗联精神的火种,传承优良品质,更能在新时代发扬这些精神,明确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随后,学子们来到了红石砬子山,这里是目前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涵最为丰富、功能最齐备的抗联遗址——红石砬子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在深山密林之中,他们沿着英雄们曾经战斗过的足迹前行,每一步都仿佛能感受到当年抗联将士们英勇战斗的艰苦历程。崎岖的山路、恶劣的自然环境,让大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抗联将士们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战斗的顽强意志和爱国情怀。

在这个清明时节,百名学子走进红色磐石,他们怀着对抗联英烈的崇敬之情,踏上了传承红色基因的征程。他们是红色文化的学习者,更是红色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将在磐石学到的抗联精神带到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让抗联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来源:吉林城市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