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辣椒连这些都不懂,施肥再多也没用,根本结不了多少果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4 04:04 2

摘要:播种前浇透底水,撒种要像撒芝麻盐似的均匀。盖土厚度别超过小拇指盖,压得太实影响出苗。

前年隔壁老王家种辣椒,光化肥就买了三大袋,结果秋后摘的辣椒还没装满两箩筐。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种辣椒讲究的是全套功夫,光知道施肥可不行。

今儿个就把种辣椒的门道掰开了揉碎了给你讲清楚,看完保准你也能种出高产辣椒。

首先就是育苗,这也是种植辣椒的第一步。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辣椒苗弱了,后期再怎么追肥都没用。

育苗得从选种开始讲究,老种子要提前晒两天,新种子得看包装上的出芽率。

育苗土要用三年没种过茄科作物的田土,掺三成腐熟厩肥最稳妥。

播种前浇透底水,撒种要像撒芝麻盐似的均匀。盖土厚度别超过小拇指盖,压得太实影响出苗。

整地讲究得从茬口安排说起。

辣椒最怕连作,同一块地种完辣椒至少要隔三年才能再种。

前茬最好是豆类或者玉米,这类作物留下的根系能改善土壤结构。

要是实在腾不出轮作的地块,就得在整地时下狠功夫。

每亩撒两百斤生石灰,深翻三十公分,能有效杀灭土传病菌。

地块整理要看地势。平川地起垄要南北走向,垄宽保持六十公分,沟深二十公分最合适。

坡地要做成阶梯式,每阶不超过三米宽,里低外高能保水。

黏土地要掺沙改良,每亩运五车粗河沙,和表层土混匀。沙土地得加腐殖土,用烂菜叶混合秸秆沤制的黑土最好。

这个我给大家重点说一下,因为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施肥在辣椒的不同种植阶段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首先,底肥施用讲究深埋。

在垄中间开挖施肥沟,深度要达到二十五公分。

先铺层两公分厚的碎秸秆,既能透气又能缓慢释放腐殖酸。接着施入腐熟羊粪,每株半斤的量刚好。

羊粪上撒把骨粉,这个磷肥来源能让辣椒籽更饱满。最后覆盖五公分素土,避免粪肥直接接触根系。

其次,移栽前的土壤处理不能马虎。整好的地块要暴晒三天,紫外线是最好的天然消毒剂。

晒过的土拍打能成团,松手落地即散开,这样的墒情最利移栽。若是赶上下雨,得在雨停后重新耙地,把板结的表土打碎。

移栽前浇次透水,水面刚漫过垄背就停,这样移栽时土壤既有湿度又不黏脚。

施肥诀窍关键在时机把握。幼苗期追肥要用"提苗肥",腐熟的人粪尿兑十倍清水,每株浇半瓢。这个阶段最忌施浓肥,烧根后半个月都缓不过来。现蕾期要转换配方,改用磷钾含量高的复合肥,沿着垄沟撒施后浅锄入土。这时候氮肥过多会导致落花,有个老把式说"蕾期见氮花掉光",说得就是这个理。

花果期的水肥管理更要精细。第一茬果坐住后,每周要浇次稀粪水。粪水要提前沤足半个月,兑水比例控制在1:15。浇水选在傍晚最好,夜间吸收效率最高。遇到连续晴天,要在垄沟里保持三公分深的积水,通过渗透保持土壤湿度。但要注意,叶片不能沾水,否则容易引发炭疽病。

最后,在采收期的控肥控水决定品质。红椒采收前半个月要断肥,水分供应减半。这时候适度干旱能刺激辣椒素合成,结出的辣椒更辣更红。若是要收青椒,断肥时间可缩短到十天,但浇水还是要控制。有个常见的误区是采收前猛浇水想增重,结果导致辣椒含水量过高,储存时容易腐烂。

四、植株打理

植株打理从移栽后就该开始。缓苗后的第一次整枝要果断,把分叉以下的侧芽全部抹除。

主茎长到四十公分高时打顶,促使侧枝发育。结果枝保留三到四个健壮分枝最合适,太多会影响通风透光。

老叶修剪要分次进行,每次摘除两到三片底部黄叶,不能一次摘太多影响光合作用。

搭架绑蔓是保证产量的关键。竹竿插入要离根十公分,避免伤及主根。绑蔓用布条或专用绑枝夹,在分枝处松松系住。

随着植株长高要分层绑扎,共绑三到四道最稳固。

遇到大风天气后要及时检查,重新固定被吹歪的枝条。架子顶端要留出二十公分空间,方便后期采摘。

花果管理决定坐果率。第一批花通常要疏掉半数,确保养分集中供应。

疏花要留形状周正的花蕾,那些畸形花尽早摘除。幼果长到纽扣大小时开始疏果,每个分枝留四到五个果最合适。

门椒(第一朵花结的果)要早摘,这个果会消耗大量养分,及时摘除能促进上部坐果。

五、防病要点

病虫害防治重在预防。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十五分钟,能杀灭表面病菌。

苗期每十天喷次草木灰浸出液,既能补钾又能防蚜虫。

开花前挂黄色粘虫板,每亩地挂二十块,高度与植株顶端齐平。发现烟青虫要人工捕捉,这个害虫打药容易产生抗性。

雨季来临前要挖好排水沟,确保半小时内排净积水。连续阴雨后立即喷施代森锰锌,预防疫病爆发。

发现病株要连根拔起,挖出的土坑撒生石灰消毒。

附近植株要喷药保护,重点喷施茎基部。喷药后三天内不要浇水,让药剂充分吸收。

采收后的田间管理影响来年产量。拉秧后要把植株运出田外焚烧,不能留在田间腐烂。

清理干净后深翻土地,冻垡能有效杀灭越冬虫卵。

来年开春整地时,每亩施入一百斤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这些后续工作做到位,来年种椒才能少病害。

说到底,种辣椒是门平衡艺术。

光知道下肥不懂调控,就像只踩油门不握方向盘。

来源:青禾乡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