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下种黄金时!老农跪地痛哭:花生绝收竟因这三大死穴,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4 17:32 3

摘要:清明,宛如大自然发出的耕种信号,对于花生种植而言,这是黄金般的下种时节。然而,经验丰富的老农却忧心忡忡,因为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乡亲们常常会踏入花生误播的“死穴”,导致花生减产甚至绝收。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老农的脚步,深入了解这花生误播的三大死穴,特别是那九成乡亲

清明下种正当时!花生误播“三大死穴”,九成乡亲竟浑然不知

清明,宛如大自然发出的耕种信号,对于花生种植而言,这是黄金般的下种时节。然而,经验丰富的老农却忧心忡忡,因为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乡亲们常常会踏入花生误播的“死穴”,导致花生减产甚至绝收。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老农的脚步,深入了解这花生误播的三大死穴,特别是那九成乡亲都会中招的第三条,千万要警惕!

一、清明——花生种植的黄金契机

1. 气候与花生生长的完美契合

清明时节,大地回暖,气温逐渐升高且相对稳定,这为花生种子的萌发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花生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一般在12 - 15℃,清明前后的气温大多能满足这一需求。同时,此时的土壤湿度适中,既不过于干燥,也不会因积水而影响种子呼吸。而且,清明过后,光照时间逐渐增长,强度也日益适宜,有助于花生幼苗进行光合作用,为后续的生长发育奠定坚实基础。

2. 土壤肥力的优势

经过冬季的休耕,土壤中的养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和释放。此时的土壤肥沃且疏松,富含花生生长所需的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氮、磷、钾、钙等。这些养分对于花生的根系发育、茎叶生长以及开花结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土壤环境中种植花生,就如同为花生生长提供了一个天然的优质“温床”,有利于花生茁壮成长。

二、花生误播的“三大死穴”

(一)忽视种子处理

1. 种子选择的重要性

老农强调,花生种子的选择是种植成功的第一步。然而,许多乡亲在选种时过于随意,往往只注重种子的价格,而忽视了种子的品质。优质的花生种子应具备饱满、无病虫害、无损伤等特点。比如,饱满的种子储存的养分充足,能够为种子萌发和幼苗初期生长提供足够的能量;而带有病虫害或损伤的种子,在土壤中容易受到病菌侵染,导致烂种,影响出苗率。例如,感染了根腐病病菌的种子,播种后可能在土壤中就开始腐烂,无法正常发芽。

2. 种子处理不当的危害

除了选种,种子处理环节同样关键。常见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晒种、浸种和药剂拌种。晒种能够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的活力和发芽率。但有些乡亲认为晒种麻烦,直接跳过这一步,导致种子发芽缓慢且不整齐。浸种可以使种子在短时间内吸收足够的水分,促进萌发。然而,如果浸种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对种子萌发产生不利影响。浸种时间过长,种子可能会因缺氧而窒息,甚至腐烂;浸种时间过短,种子吸水不足,萌发也会受到阻碍。药剂拌种则是为了预防病虫害,如用多菌灵拌种可防治花生根腐病、茎腐病等,用辛硫磷拌种能防治地下害虫。但部分乡亲不了解药剂的正确使用方法,要么用量过大,对种子造成药害,影响发芽;要么用量过小,起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

(二)盲目早播

1. 早播引发的低温危害

花生是喜温作物,对低温较为敏感。虽然清明时节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可能出现倒春寒等低温天气。许多乡亲为了让花生早上市,盲目提前播种。当花生种子播种后,如果遇到低温天气,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就会受到严重抑制。低温会使种子的新陈代谢减缓,酶的活性降低,导致种子发芽时间延长,甚至停止发芽。而且,低温还会使幼苗的根系生长受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下降,使幼苗生长缓慢、瘦弱,抵抗力减弱,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例如,在一些地区,由于过早播种,花生幼苗在遇到倒春寒后,叶片发黄、卷曲,甚至出现死苗现象。

2. 早播与病虫害的关联

盲目早播不仅会让花生遭受低温危害,还会增加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在低温高湿的土壤环境下,一些病菌和害虫更容易滋生和繁殖。比如,花生根腐病、茎腐病等病原菌在低温环境下更容易存活和侵染花生种子及幼苗。同时,早播的花生可能会吸引一些越冬后的害虫,如蚜虫、蛴螬等,这些害虫会咬食花生的种子、幼苗,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

1. 种植过密的弊端

九成乡亲在种植花生时,容易出现种植密度过大的问题。他们认为种植密度大,花生的产量就会高,却忽略了种植过密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当花生种植过密时,植株之间的通风透光条件变差。花生是喜光作物,充足的光照对于其光合作用至关重要。通风透光不良会导致花生叶片无法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减少,从而影响花生植株的生长发育。而且,通风不良还会使田间湿度增加,为病菌的滋生和传播创造有利条件,容易引发叶斑病、锈病等病害。此外,种植过密还会导致植株之间竞争养分、水分和空间,使得每株花生都无法获得充足的资源,导致花生植株矮小、结荚少、果实不饱满,最终产量和品质都受到影响。

2. 种植过稀的损失

与种植过密相反,种植过稀同样会造成损失。一些乡亲担心花生植株生长空间不够,故意加大种植间距,导致土地资源浪费。虽然单株花生可能会长得较为健壮,但由于单位面积内的植株数量过少,总的结果数也会相应减少,从而影响总产量。例如,原本每亩地种植花生8000 - 10000穴较为合适,如果种植过稀,每亩地只种植5000穴,即使每穴花生结荚较多,但总体产量仍会低于合理种植密度下的产量。

三、如何避免误播,实现花生优质高产

1. 科学选种与处理种子

在选种时,乡亲们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的优质种子,仔细挑选饱满、色泽鲜艳、无病虫害的种子。在播种前,务必进行晒种,选择晴朗的天气,将花生种子摊开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晒2 - 3天,每天翻动2 - 3次,使种子受热均匀。晒种后,根据种子的特性进行浸种处理,一般浸种时间为4 - 6小时,期间要注意观察种子的吸水情况。浸种后,再用合适的药剂进行拌种,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量和方法操作,确保药剂均匀包裹种子。

2. 精准把握播种时间

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历年的气象数据,精准把握花生的播种时间。一般来说,当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时,是花生的适宜播种期。在清明前后,要耐心等待气温稳定,避免盲目早播。如果担心错过上市时间,可以采用地膜覆盖等栽培方式,既能提高地温,又能保持土壤湿度,使花生提前播种且正常生长,还能提前收获上市。

3. 合理确定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应根据花生的品种、土壤肥力和种植方式等因素综合确定。对于直立型花生品种,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每亩可种植8000 - 9000穴,每穴2粒种子;在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块,每亩可种植9000 - 10000穴。对于蔓生型花生品种,由于其植株较大,种植密度应适当减小,每亩种植7000 - 8000穴为宜。在种植时,可以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宽行40 - 50厘米,窄行25 - 30厘米,穴距15 - 20厘米,这样既能保证通风透光,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清明时节,确实是花生下种的黄金时期,但只有避开这花生误播的三大死穴,特别是警惕那九成乡亲易中招的种植密度不合理问题,才能让花生在适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实现优质高产。希望乡亲们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将老农的经验运用到实际种植中,在这个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在秋天收获满满的花生。

#清明花生种植 #花生误播 #农业种植技巧 #花生高产栽培

来源:小红头条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