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四个疑问,如果你看过雷军的直播,或者他在其他场合的宣传,就知道人家一直强调,用智驾必须双手紧握方向盘,使用智驾也得注意安全。而且这台车是标准版,采用的是纯视觉智驾方案,没有激光雷达。如果你买过小米的车,就知道开启智驾时,它会提醒你,在高速上遇到修路等情况时,
小米汽车这个事情,我再提几个疑问。那些喷我的人,你们好好听着。
第一个,我就问一下,为什么小米的公报里面,刹车的倾斜角度只有 30 多度?这是不是说明当时没有踩死刹车?
第二个疑问,从烧毁车辆的图片来看,主驾驶的座位靠背是半躺式的,这是不是说明,当时车主有可能没有盯着前方的路,处于半躺的状态?
第三,从她男朋友公布的微信聊天截图来看,当时两人在聊天,而且是文字聊天。这是不是说明,一路上车主使用智驾功能后,自己一直在分心?
第四个疑问,如果你看过雷军的直播,或者他在其他场合的宣传,就知道人家一直强调,用智驾必须双手紧握方向盘,使用智驾也得注意安全。而且这台车是标准版,采用的是纯视觉智驾方案,没有激光雷达。如果你买过小米的车,就知道开启智驾时,它会提醒你,在高速上遇到修路等情况时,无法识别石墩、雪糕桶等。
其他小米 SU7 标准版的车主可以出来证实一下,开通智驾功能时是不是有这样的提醒。并且,因为这是纯视觉智驾方案,开通时也会提醒,在能见度差的情况下,不建议使用智驾,因为没有激光雷达,纯视觉方案表现欠佳。所以,车主对自己不负责任,能怪谁呢?用的是只有 L2 级智驾且没有激光雷达的车,却如此大意。
从小米公布的信息来看,车祸发生前几分钟,车对车主发出过双手离开方向盘的提醒。现在网上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很多人使用智驾后,双手离开方向盘,甚至睡觉或做其他事情,这类视频导致很多人对智驾产生误解。要知道,所有厂商都宣传自己的是智能辅助驾驶,没有一家说自己是完全的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意味着车能完全应对所有工况,而智能辅助驾驶是辅助人完成驾驶,让行车更安全,但不能完全取代人。
目前法律规定,出了事,开车的人是第一责任人,而非车企。所以出了事去找车企,这是什么道理?自己对自己不负责任。刚才说了,这次事故完全可以避免。一个驾驶经验严重不足的女大学生赶夜路,晚上 10 点多,经验不足,遇到修路,还是在高速上长途驾驶,同时还相当大意、分心,才造成了这样的事故。
经常开车的人都知道,高速上修路,一定会提前几公里设置路牌提醒,接近修路处会摆上雪糕桶提醒变道。这个时候,从看到提醒起,我们在高速上就得开始降速,基本降到 60 - 80 公里 / 小时。但这辆车没有减速,因为车主没有观察路况,没有提前介入接管车辆。等到智驾系统发现危险交给车主时,只剩下 2 秒时间。很多人质疑智驾系统为什么这个时候才交给车主,没有提前预警。问题是,这种纯视觉智驾方案本身就无法提前预警,这在买车时就应该知道。
所以说,不建议开别人的车,因为你不知道该车智驾是什么等级。如果用了别人的车并开启智驾功能,不同汽车版本的智驾方案不一样,比如小米 SU7 的标准版、Pro 版和 Max 版,有无激光雷达,表现差别很大。有些厂商宣传时讲的是最高版本的智驾,你买的却是最低版本,出了问题就怪车企虚假宣传,其实人家并没有,是你自己断章取义。
还有人说车起火的问题,我就问,如果是油车,以 97 公里的时速撞向水泥石墩,没有任何缓冲,油车能保证 100% 不起火吗?就算是自行车,这么快速度撞上去也不行。所以,了解锂电池原理就知道,目前电车无法保证 100% 不起火,开电车更应该小心谨慎。女方的母亲说,女儿之前多次往返武汉和佛山,这就是问题所在。父母之前就允许刚拿驾照两年多(且大学期间没多少开车时间)的女儿开 1000 公里的长途。我们开车的人都知道,没有几万公里的驾驶里程,基本没什么经验,因为路上情况太复杂。所以,从一开始我就说,要敬畏交通,一定要有敬畏之心,不要觉得路上不会出事。
来源:林小明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