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里的翡翠有什么涵义? 翡翠与中华文化有什么联系呢?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5 00:00 3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国家。玉器早于陶器、瓷器出现,中国自古就有玉石王国的美称。

中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国家。玉器早于陶器、瓷器出现,中国自古就有玉石王国的美称。

在远古时期,玉就成为了中国人精神和理念的一部分。

西周时期,玉器登上了国家政治的舞台,成为了一系列礼仪用的礼器,用玉也有了一套等级分明的规定,使中国玉文化基本定型。

儒家抓住了当时深入人心的翡翠玉石,比德于玉,将玉人格化。

他们说,玉有十一德、九德、五德之说,这个理论为全社会所接受。

孔子将玉的品德细分为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个方面。孔子对玉德的论述非常系统、全面、精辟,对我们欣赏翡翠雕件饰品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由东汉许慎提出的玉有仁、义、智、勇、廉的“玉德”,虽然不如孔子所论述的玉德那样全面和系统,但他抓住了重点。

许慎的玉德说更加精练,言简意赅,在中国玉文化的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直至今日,许慎的玉德说都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在古代社会,并不是人人都能佩戴翡翠玉石,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拥有翡翠玉石。

翡翠玉石产品一般都只存在于达官贵人的家中。

翡翠玉石是上流社会人士的身份象征,在那个阶层中,甚至还有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

“玉德”的提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这种浮躁的气氛,还暗示着拥有翡翠玉石产品之人,要注意修身养性,以德服人。

历史上,中国民间还流传着许多论述玉德的观点,在此难以一一尽述,但综合古人对玉德论述的诸多观点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核心和要点。

玉德的核心是仁、义、智、勇、礼、信。

这恰好是几千年来中国儒家所推崇的价值精华,这些观念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仍然值得思考和借鉴。

孔子和许慎等人所归纳出的“玉德”,当初主要指的是和田玉。

翡翠是玉石之王,翡翠所具备的诸多优点并不亚于和田玉。

故“玉德”的观念完全可以移植、延伸到翡翠之中来。

翡翠之所以流行于世、盛名于天下且价值不菲,除其本身具备的优良性质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翡翠得到了中国东方玉文化、得到了东方审美情趣的价值观念的欣赏和接纳,并受到了世代中国人的推崇。

在欣赏翡翠玉雕饰品的过程中,若一件翡翠玉雕饰品的品质高、品味正、风格好,那它的品德——玉德就高。

我们欣赏这种上品翡翠时,对其玉德的感悟会更深。

而感悟的基础,则是由欣赏者的学识、修养、观念等基本素养组成。

儒家论玉的学说,是中国玉文化、玉器长盛不衰的精神支柱之一,也是我们传播玉文化的媒介之一。

来源:小白白看小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