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气温逐步回升,天气晴朗,是外出踏青、春游的好时节。同时,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引发各种疾病。苍南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在此提醒广大群众重点关注以下疾病风险:摘要:4月气温逐步回升,天气晴朗,是外出踏青、春游的好时节。同时,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引发各种疾病。苍南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在此提醒广大群众重点关注以下疾病风险: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皮肤黏膜出现皮疹、疱疹或溃疡。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排泄物,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日用品和衣物等物品传播,其传染性强,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
健康提示
1.注意个人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应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并应及时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2.加强环境和儿童用品的消毒。儿童的玩具、餐具和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等物品应经常清洗消毒,室内环境常通风,定期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品进行擦拭消毒。
3.接种EV71疫苗。接种EV71疫苗能预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建议6月龄以上儿童尽早接种EV71疫苗,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4.儿童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应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
5.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身体状况,如发现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应及时就医,并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如出现持续高热、反复呕吐、嗜睡、易惊吓或烦躁、手足抖动、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并加强医疗救治。患儿在皮疹水泡干涸前不应上学或参加聚会活动,以免传播疾病。
二、呼吸道传染病
近期我县天气变化反复,给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新冠病毒感染、水痘、百日咳等。上周我县呼吸道多病原监测检出流感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肺炎衣原体及肺炎链球菌。在养老院、福利院、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健康提示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避免飞沫传播。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加强运动,合理膳食,增强体质,避免过度疲劳和受凉。
2.流行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早就诊,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3.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流感、新冠、水痘、肺炎链球菌等,应及时接种疫苗。
4.学校及幼托机构应加强晨午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着重防范呼吸道聚集性疫情或暴发疫情。
三、蜱虫叮咬
蜱虫,又称壁虱、扁虱、狗豆子、草爬子,常栖息于草地、树木等植被旺盛的环境中。蜱虫吸食感染动物的血液后,其血液内可携带多种病毒,再叮咬人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均较轻微。但如果携带有某些病原体的蜱叮咬了人,可能会出现较严重的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莱姆病等。
健康提示
1.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户外活动时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尽量穿长袖衣服、长裤,不要穿凉鞋,注意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尽量减少裸露部位。裸露皮肤涂抹驱虫剂。
2.定期进行清洁卫生和消毒,及时清理宠物身体和毛发上的尘土和寄生虫。宠物在草丛打滚嬉闹后,要检查宠物是否被叮咬,以免携带蜱虫回家。
3.一旦发现有蜱虫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抹或喷洒,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镊子取下蜱虫。然后用碘伏或者肥皂水清洗伤口和双手。有条件者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处理。切记不要用手指来捏住蜱虫,以免蜱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还可能刺激蜱分泌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4.在蜱叮咬后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四、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摄取食物而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具有感染性或中毒性的一类疾病。四月气温逐渐升高,食品及原料易受到微生物污染,易引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另外,随着雨水增多,各种毒蘑菇、有毒植物生长茂盛,易误食引起食源性疾病。
健康提示
1.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食材,确保食材的新鲜、清洁、安全、无害;在外就餐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的餐厅;不购买无资质的食品。
2.食品经充分烧熟煮透后再食用,注意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生熟分开,避免生熟食混用砧板菜刀,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每餐按需备餐,尽量不剩饭菜,剩饭菜用冰箱保存时要注意加盖储存,食用前要充分加热。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不吃野味,不吃野生蘑菇,不吃有毒植物,不吃感官异常的食品,饭前便后、加工食品前等要洗手。
五、猫狗咬伤、抓伤
春季猫、狗等动物进入发情期,民众的外出活动增加、衣衫减薄,容易出现被猫狗咬伤、抓伤的情况,伤口处理不当常常会出现感染,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狂犬病(病死率几乎为100%)。狂犬病可防不可治,当发生以上情况时,无论伤口大小,都应及时前往犬伤门诊就诊。
健康提示
1、科学管理宠物,及时主动给宠物接种疫苗。外出遛狗时,应使用犬链、嘴套、犬笼等,以便控制犬类的活动范围和行为,避免犬伤人事件的发生。
2、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不要挑逗、玩弄猫、狗等动物,不要打扰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猫、狗,不要让动物舔舐皮肤伤口。
3、被猫、狗等动物抓伤、咬伤后,必须第一时间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及时前往就近犬伤门诊(县中医院、钱库镇中心卫生院、金乡镇中心卫生院、矾山镇中心卫生院)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疫苗,必要时还需要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
来源/苍南发布
资料/苍南县疾控中心
编辑/陈雯琪
责编/蔡屏叶
监制/陈薇拉
本文由苍南发布出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来源:时事评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