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男子跟领导去广东几家工厂观摩 四点感悟引热议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5 00:42 1

摘要:原来,他们的设备每半年就要升级一次,即使老机器还能使用。而河南老乡的厂子自己去观摩时发现机器上还贴着“2018年检修”的标签,虽然标签都褪色了,厂长却一直念叨:“能用就别折腾。”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河南一男子跟领导去广东几家工厂观摩了一圈,

在破防的同时,领悟出了广东发展比河南好的四大特点,

引发吃瓜群众和网友围观。

此事你怎么看?

点个关注不迷路。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河南一男子广东之行的所见所闻和所悟。

百闻不如一见。

近日,河南一男子称自己跟着领导去广东转了几个厂子,这不转不知道,一转心拔凉拔凉的。

男子感慨地认为,不是广东人富,而是广东人的发展思路和河南人的发展思路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男子在东莞一家手机配件厂观摩的过程中,老板指着流水线称此流水线是上个月刚拆了重装的。

原来,他们的设备每半年就要升级一次,即使老机器还能使用。而河南老乡的厂子自己去观摩时发现机器上还贴着“2018年检修”的标签,虽然标签都褪色了,厂长却一直念叨:“能用就别折腾。”

来到深圳科技园,询问保安才知道,人家员工们工作是白+黑,白天搞产品,晚上搞专利。而郑州的高新区晚上7点半以后早已人去楼空了。真是一样员工两重天。

男子称去了佛山一家小家电厂,厂里连要用颗螺丝钉都要扫码下单,隔壁街道的供应商15分钟骑个电动车就能把货送过来,老板称在方圆5公里就能凑出10条产业链。

回到郑州了解了一下做服装的朋友,问其打样衣需要多长时间?朋友叹气道:“需要跑3趟浙江找找布料。”广东人的生意是左右逢源,河南人的生意是东奔西跑。

男子称自己在中山遇到几个河南老乡,5年前他们还是郑州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现在在中山开厂做起了智能锁。

对此,他们感慨在在广东他们就像得了“传染病”一样,一人创业赚钱大家就一起跟着干,即使失败了还有政府的“二次创业补贴”,不怕你失败,就怕你躺平。

再看河南老家县城表哥的汽修店,天天不是被查环保、消防就是检查广告牌,表哥称赔钱并不可怕,怕的是明天又被哪个部门处罚。

男子称本以为农业是河南的一张王牌,结果在广东惠州目睹到无人机撒农药,传感器监控土壤湿度,菜贩子直播卖菜直接贴溯源码,瞬间破防了。

在进行了一番对比之后,男子发现河南并非一无是处。第一,粮食仍是河南发展的主业,因为广东超市里30%的速冻饺子是河南的,把河南的农业玩成广东的工业就能打翻翻身仗。

第二,深圳招个普通工人需要支付6500元的工资,郑州4500元还包住,还教工人如何操作机器人。

男子称河南对标广东要实现弯道超车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把广东离不开的“刚需”做大做强,广东人赚大钱,河南人赚小钱也是条活路。

男子称河南机会其实是有的,只是缺少了把旧锄头熔了造飞船的狠劲。

发现问题是能力,解决问题是水平,对于河南男子广东之行的感悟。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网友说,不能这么比的,广东也不是什么都好。要发展肯定要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因势利导。河南也有很多别人做不到的优势,把这些优势继续发扬光大。

网友说,看来你悟到真经内涵了,当然还有一个区位环境问题,然而观念、意识与配套机制、要素匹配条件应该是更关键的问题。

网友说,你说到河南的饺子。买过,便宜,但根本吃不下去。还有咸蛋皮蛋,又小又咸。还有鱼饵,还有其他熟食,做得很差。

直到现在还没有网购东西,先看看是不是河南。如果是,就基本不会买了。河南,要想发展,必须先树立诚信信誉观念,做好质量。

小编观点

对标广东,照学照搬,实行拿来主义河南是没有出路的,找准河南发展的角色定位,发挥河南自身优势。

然后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把传统农业项目做大做强,形成一条龙产业链,一样可以云上种地。

小编想说的是,思路决定出路,在目标确定之后,营商环境、配套设施、服务理念也要打出“组合拳”,才能真正走出符合河南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此事你怎么看,欢迎点赞和转发@阿SIR瞭望,就相关问题和观点进行探讨和交流,说出你内心的观点和看法,有你点评更精彩,共享阳光,共担风雨。

来源:阿SIR瞭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