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菩萨告诉弟子:不用钻研经论太深,领会这四字便可了脱生死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1 19:28 1

摘要:声明:本文所载内容源自佛经记载及传统典籍文献,目的在于进行人文历史科普,增进文化认知,不宣扬或传播封建迷信思想,恳请读者朋友以理性开放的态度阅读,取其精华,存其理性。

声明:本文所载内容源自佛经记载及传统典籍文献,目的在于进行人文历史科普,增进文化认知,不宣扬或传播封建迷信思想,恳请读者朋友以理性开放的态度阅读,取其精华,存其理性。

在佛教史上,龙树菩萨是印度大乘八宗之一中观宗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整个大乘佛教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智度论》记载,龙树菩萨七岁便能背诵四吠陀,十五岁时已精通世间一切学问。

可这样一位智慧如海的菩萨,在面对一位刚入门的弟子时,说了一句令人意想不到的话:"修行不在于经论读得多深,只要领会四个字就能了脱生死。"

这句话引发了弟子的深思:到底是哪四个字有如此大的力量?

这个故事要从一个叫善明的年轻人说起。

善明家境优渥,从小便聪慧过人。

十八岁那年,他听闻龙树菩萨在南印度的楞伽寺讲经说法,便不远千里前去求学。

来到楞伽寺时,正值晨曦初露。

远处的钟声悠扬传来,寺院里香烟缭绕。

善明看见一位身着朴素袈裟的僧人正在院中扫地。

"请问,龙树菩萨在哪里?"善明躬身行礼。

那僧人抬头看了看善明,指了指后院的方向:"在禅堂。"说完又继续专注地扫地。

善明快步走向禅堂,推开门一看,里面空无一人。

他有些疑惑地走回院中,那扫地的僧人已经不见了。

这时一位年长的比丘走来,善明上前询问。

那比丘笑着说:"你刚才见到的扫地人就是龙树菩萨。

他每天都会做些清扫工作。"

善明顿时羞愧难当。

他没想到德高望重的龙树菩萨会如此谦逊。

过了一会儿,龙树菩萨从后院走来。

他看起来很平和,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

善明连忙上前顶礼,说明来意:"弟子慕菩萨大名已久,想要跟随菩萨学习佛法。"

龙树菩萨看着善明说:"你想学什么?"

善明说:"弟子想精通三藏十二部经,通达大小乘一切法门。

听说菩萨精通世间一切学问,还创立了中观学说。

弟子想要像菩萨一样博学多闻。"

龙树菩萨听后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问道:"你吃早饭了吗?"

善明一愣:"还没有。"

"那先去吃饭吧。"

善明随着寺院的僧人一起用斋。

他注意到每个人都很专注地吃着饭,整个斋堂安静祥和。

用完斋后,龙树菩萨带着善明来到一间简朴的禅室。

禅室里只有一张蒲团和一个矮几,墙上挂着一幅字:"诸法实相"。

龙树菩萨请善明坐下,说道:"你说想要精通三藏十二部经,可知道佛陀最初为什么说法?"

善明答道:"为了让众生解脱。"

"那么佛陀说了这么多法,核心是什么?"

善明想了想:"是为了让众生明白诸法实相。"

龙树菩萨点点头:"不错。

可是什么是诸法实相?"

善明开始背诵经文:"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龙树菩萨摆摆手:"不用背经文。

你自己是怎么理解的?"

善明一时语塞。

他发现自己虽然能背诵很多经文,但真要说自己的理解,却无言以对。

龙树菩萨继续说:"我年轻时也像你一样,想要通晓一切经论。

我确实做到了,但后来发现,真正的解脱不在于知识的积累。"

善明不解地问:"那在于什么?"

"你看我每天打扫庭院,可知道为什么?"

善明摇摇头。

龙树菩萨说:"扫地时就是扫地,吃饭时就是吃饭。

你刚才在斋堂看到了吧?每个人都很专注地吃饭。

这就是修行。"

善明还是有些困惑:"可是,不是说要通达经论才能明白佛法吗?"

龙树菩萨微笑着说:"经论是方便说,是帮助我们理解真理的工具。

就像渡河要用船,但到了岸边就要放下船。

你说想要像我一样博学多闻,可我现在告诉你,不用钻研经论太深,只要领会四个字就能了脱生死。"

善明急切地问:"是哪四个字?"

龙树菩萨指着墙上的字问:"你觉得这四个字写得如何?"

善明抬头看着"诸法实相"四个字,忽然想到了什么,但又觉得不太确定。

他正要开口询问,龙树菩萨却说:"你先好好想想这四个字的含义。

明天同一时间来找我。"

第二天,善明早早来到禅室。

龙树菩萨已经在等他了。

"想明白了吗?"龙树菩萨问。

善明恭敬地说:"弟子想了一夜,似乎有些明白了。

墙上的'诸法实相'四个字,就是菩萨说的能了脱生死的四个字吧?"

龙树菩萨点头:"不错。

你明白这四个字的含义吗?"

善明说:"弟子以前只是背诵经文,现在想想,'诸法实相'说的是一切事物的真实面貌。

我们平常看到的都是表象,被自己的分别心所障碍,看不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就像昨天我见到菩萨在扫地,却因为自己的分别心,认为大德高僧不会做这种事。"

龙树菩萨说:"继续说。"

"菩萨说扫地时就是扫地,吃饭时就是吃饭。

这是不是就是在见诸法实相?当我们真正地面对每一件事,不加分别,不起妄念,就能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龙树菩萨露出欣慰的笑容:"你已经有所领悟了。

诸法实相不是知识,而是智慧。

它不在经卷里,而在日用平常中。

你读了再多经论,如果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去实践,那也只是增长知见而已。"

"很多人学佛,一开始就想追求神通,想要通晓一切经论,却忽略了最基本的修行。

佛法的根本就在于见诸法实相。

当你真正明白这四个字的含义,并且在生活中去体证,自然能够放下执着,超越生死。"

善明若有所思:"这就是为什么菩萨每天都做清扫工作?"

"是的。

做事时专注于事,不起分别妄想,这就是在体证诸法实相。

不管是扫地、吃饭,还是诵经、禅修,都是修行的机会。

关键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怎么做。"

龙树菩萨接着说:"佛陀说过八万四千法门,归根结底都是在帮助众生见到诸法实相。

当你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执着于经论的多少。

因为经论就像指月的手指,而诸法实相就是月亮。

不要执着于手指,而要看到月亮。"

善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弟子一直执着于要学习更多的经论,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

龙树菩萨说:"这就对了。

从今天开始,你就留在寺里吧。

不过不是去读经论,而是和大家一起做事。

扫地时好好扫地,吃饭时好好吃饭,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什么是诸法实相。"

善明欢喜地答应了。

从那天起,他开始过着简单的寺院生活。

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心越来越平静,对佛法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

不再是靠背诵经文,而是从生活中去体会,去实践。

多年后,善明也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德。

每当有人问他修行的诀窍,他就会说:"诸法实相四个字,就是最好的修行法门。"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提醒我们修行不在于表面的知识积累,而在于真实的体证。

正如龙树菩萨所说,只要真正领会"诸法实相"四个字,并且在生活中去实践,就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来源:认真的读书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