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色情举牌”黑产:未成年人成猎物,隐秘交易链触目惊心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5 11:02 1

摘要:近日,央视新闻曝光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网络乱象——“色情举牌”。这一原本用于网友互动的网络行为,如今却沦为色情交易的温床,甚至有不少未成年人被卷入其中。

近日,央视新闻曝光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网络乱象——“色情举牌”。这一原本用于网友互动的网络行为,如今却沦为色情交易的温床,甚至有不少未成年人被卷入其中。

“举牌”变味:从互动到色情交易

“举牌”原本是一种网络互动方式,参与者手持写有祝福语或照片的牌子,拍摄成图片或视频分享给网友。然而,央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举牌”形式,进行淫秽色情内容的买卖,甚至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在社交平台上,“果举”(裸体举牌)等隐晦词汇频繁出现,一些“接举牌”者和“求举牌”者以色情为卖点,甚至衍生出“代理”角色,层层加价转卖涉黄内容。这些图片和视频被明码标价,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定制化程度越高,价格越贵

(来源:央视新闻)

隐秘的交易链:代理层层加价,平台成帮凶

(来源:央视新闻)

调查发现,“色情举牌”交易通常由“总代理”从拍摄者手中低价收购内容,再转卖给二级代理,最终流向普通买家。为了躲避监管,这些交易往往在QQ群、微信群等私密社群进行,群内设有严格的“群规”,禁止私自交易,甚至监控退群行为。

(来源:央视新闻)

更令人担忧的是,某音、某手、某红书、某度贴吧、某鱼等平台成为引流渠道。代理们通过发布擦边内容吸引流量,一旦用户搜索相关关键词,平台算法便会持续推荐类似内容。即便举报后,只要更换关键词,这些内容仍会“死灰复燃”。

未成年人深陷泥潭:从买家变卖家

央视记者历时三个月的调查发现,不少未成年人被卷入“色情举牌”交易。其中,高中生莎莎(化名)从最初的买家逐渐变成代理,她的朋友圈里不仅有普通少女喜欢的盲盒、香水,还有打着马赛克的色情举牌预览视频。

像莎莎这样的未成年人并不少见。一些未成年人因好奇初次接触后,被利益诱惑,逐渐从消费者变成参与者。他们的不设防和缺乏辨别能力,使其极易成为网络色情的受害者和传播者。

(来源:央视新闻)


平台“未成年人模式”形同虚设

尽管各大社交平台都设有“未成年人模式”,但央视调查发现,这一功能大多流于形式。许多平台无法精准识别未成年人身份,登录时无需实名认证,甚至有些平台的“未成年人模式”被隐藏在设置深处,难以启用。

(来源:央视新闻)

2023年12月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2%,近九成拥有自己的上网设备。然而,平台的监管漏洞让未成年人极易接触到不良信息。

网友热议:平台该负责,家长需警惕

事件曝光后,引发网友广泛讨论:

@吃瓜小能手:“这些平台算法太可怕了,一刷全是擦边内容,未成年人哪顶得住?”@正义使者:“代理们为了赚钱毫无底线,必须严查!”@家有萌娃:“家长真的要看好孩子的手机,网络世界太复杂了。”

后续:监管重拳出击

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实施,相关部门持续开展“清朗”“净网”“护苗”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危害未成年人健康的网络乱象。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不实及侵权,联系小编删除。

来源:微风与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