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上最新披露的照片表明,中航集团沈飞公司研制的无垂尾架构的双发驱动的第六代战斗机,即外界眼中的“歼-36”,这款军机未来极有可能是要上航母的,再次进行了空中飞行测试,引发了战区、防务博客、航空爱好者等军事网站的报道。
互联网上最新披露的照片表明,中航集团沈飞公司研制的无垂尾架构的双发驱动的第六代战斗机,即外界眼中的“歼-36”,这款军机未来极有可能是要上航母的,再次进行了空中飞行测试,引发了战区、防务博客、航空爱好者等军事网站的报道。
歼-36,已经是第六代战斗机的原型机,而非新型战斗机的验证机,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原型机一旦完成试飞,研发单位取得相关飞行数据以后,各项技术性能在获得军方和客户认可,是会投入批量生产后或服役或外销的。
验证机主要用于技术验证和概念探索,为后续的战斗机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倘若验证结果表明某项技术或概念可行,那么可以将其应用到后续的原型机设计和研发中;如果一旦方案不可行,则需要对设计进行修改或重新探索新的技术方案,也极有可能研发项目就此终止。
歼-36,毫无疑问,已经通过了验证机的阶段,直接迈入了原型机的飞行测试阶段,无疑为未来的批量生产和满足军方装备需求,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网络上最新的这张歼-36的飞行测试图片,要比以前见过的侧面视图似乎更为清晰。它的座舱盖在图片中只是可见的,仍然不清楚它的形状以及是如何融入机身的。
歼-36,采用了锐利后掠兰姆达(lambda)机翼,奇特的铰接式的翼尖。右翼的尖端或许能实现偏转,即可移动翼尖的存在,它可以用作额外的控制表面。
拥有明显的无垂尾的设计特征,歼-36位于机身侧面混合的无分流器超音速进气口(DSI);它的二维发动机排气管,极有可能具有推力矢量,在这张网络图片上也是可见的。
在歼-36机头的下方,能看到一个有角度的凸起,可以容纳一个光电传感器,类似歼-20上发现的光电探测装置。歼-36的侧弹舱设置,极有可能与中国空军现役的歼-20第五代战斗机大致相当。
在外界都将目光盯住中航集团成飞公司研制的人类航空史上首次采用三台航空发动机的歼-36,这款机体尺寸大于歼-50的第六代战斗机上时,可能忽略了歼-36同时在2024年12月26日“一飞冲天”,所带来的重要性和对中国军方的意义。
现在,有热心网友用电脑绘制了多幅效果极佳的歼-50在航母上的CG渲染图,其精心制作水平堪称专业技术级别,已经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引发了许多网民的议论。
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歼-36极有可能是沈飞公司为中国海军航空兵精心打造的最新的舰载战斗机。如同沈飞公司此前为中国海军航空兵研制的歼-35,以满足中国海军航母对于第五代隐形舰载战斗机的装备需求。
成飞公司研制的歼-50战斗机,它明显属于多用途战斗机,是用来满足实现战略转型的中国空军攻防作战的需求。如同成飞公司研制的歼-20,成为中国空军首款第五代隐形战斗机。
到目前为止,关于沈飞公司研制的这款五垂尾构件的第六代战斗机,是否真的已按中国战斗机序列被命名为歼-36,仍然还没有军方和官媒的确切说法。
所谓“歼-36”再次进行飞行测试,包括热心网友制作的歼-36上航母的CG渲染图,在没有网信办的任何干预的情况下,被博主和自媒体作者和网友自由分享的事实,让防务观察人士认为歼-36在飞行过程中,被网民拍摄到相关视频和照片是故意的,而且极有可能歼-36就是沈飞正在打造的最新款的舰载战斗机。
来源:国平视野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