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刨掉打药、施肥和雇人采摘等费用,去年纯收入8万元左右。”王增胜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起了账,“过去没经验,种得少,产量也不行。这几年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帮扶我们村,经常有专家过来培训,手把手教修剪、施肥,有了科学方法,花椒的产量和品质都提高了。”
花椒专家魏安智(右一)在花椒地里给村民培训。本报记者 尹晓军 摄
正值春季修剪花椒树的黄金时期。今年67岁的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五龙镇周山村村民王增胜和老伴儿,正加紧在花椒地里修剪、拉枝,整理枝条走势。
“刨掉打药、施肥和雇人采摘等费用,去年纯收入8万元左右。”王增胜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起了账,“过去没经验,种得少,产量也不行。这几年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帮扶我们村,经常有专家过来培训,手把手教修剪、施肥,有了科学方法,花椒的产量和品质都提高了。”
周山村位于五龙镇东北部,海拔1730米,现有耕地1650亩,其中种植花椒1020亩,如今花椒已是村民增收的致富产业。“我们始终把花椒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长’,全力促进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驻周山村第一书记丁强说。
近年来,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依托专业优势,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在帮扶村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以及花椒种植、果树修剪、樱桃栽培等技术培训,坚持“送技上门、送教下乡”,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手把手教、面对面传授,好评如潮。
4月1日,五龙镇镇政府一间会议室内座无虚席。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专门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教授魏安智、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花椒研究所原副所长杨建雷和“电商达人”靳强,分别围绕“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花椒提质增效关键技术”“花椒种苗与市场营销”主题,结合村民的知识水平和日常话语习惯展开培训。
如何让这些理论知识真正入脑入心?会议室内的培训一结束,“课堂”就立马搬到了镇政府周边的花椒地里。魏安智钻进花椒地里,仔细查看行间距、株距及花椒树生长情况,拉起一根枝条开始了授课:“这样的枝条就要剪了,必须剪掉空芽和不结果的枝条,这样才能提高花椒的产量和品质。”
杨建雷也在现场边演示科学剪枝方法,边给大家讲:“初果期树,对有生长空间的枝和平缓枝甩放,过旺枝、直立枝通过拉、别等措施,培养结果枝组。结果枝应疏弱留强、疏短留长、疏小留大……”村民们频频点头。
“虽然我们从小种花椒,但其实对于花椒种植和花椒产业并不了解。专业的培训让我们受益匪浅,过去复剪、拉坠、病虫害预防全凭经验,现在我们按照专家教的方法,提升了花椒的质量和产量,价格也上去了。”岳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岳元杰家里有8亩花椒,每一次培训他都第一个到场,如今他已是五龙镇花椒产业发展的“土专家”。
“学校为我们送来了宝贵的知识和技能资源,体现了帮扶单位服务地方、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希望村民们把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成就一批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和‘土专家’,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五龙镇党委专职副书记柳长春说。
近年来,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投入培训经费70余万元,在全镇组织开展花椒种植、苹果种植、大樱桃种植及栽培、修剪、农药喷洒、施肥技能培训50余场,惠及5000余人。同时,学校利用直播带货平台增加村民收入,并积极开展职工消费助农帮扶。
“五龙镇花椒种植规模大、产量高,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王鸿表示,学校将聚焦五龙镇花椒产业优势,持续加大技术团队跟进服务力度,联合校内外农科专家开展花椒提质增效技术攻关,指导村民优化管理技术、延长花椒产业链,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05日 第01版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