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淘宝大店突然关停,初代网红电商落幕,现在做服装网店太难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5 09:57 1

摘要:这份略带诗意的告别背后,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转向,更折射出红人电商1.0时代的系统性困境——在低价内卷、退货率飙升、流量成本高企的夹击下,初代网红店铺正集体退场。

2025年4月,一则“15年淘宝老店闭店”的消息登上热搜。

拥有190万微博粉丝的网红“李大米Lidami”宣布关闭经营5552天的淘宝女装店。

她在告别信中写道:

“养人类小孩需要一些时间,我也顺带养一下三十年前的自己。”

这份略带诗意的告别背后,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转向,更折射出红人电商1.0时代的系统性困境——在低价内卷、退货率飙升、流量成本高企的夹击下,初代网红店铺正集体退场。

李大米是典型的初代网红创业者。

2010年,她凭借颜值与美妆内容在微博积累粉丝,2013年借势“微博淘宝版”上线开启电商之路。通过分享育儿日常塑造“邻家姐姐”人设,其店铺复购率达58%,客服满意度97%,月销超万件。

这种“情感蓄水+高性价比”的模式曾创造商业神话:2017年双11,张大奕、雪梨等头部红人店铺单日交易额破亿,中等店铺也能达千万级。

然而,直播电商的崛起打破了这一生态。

2024年,女装退货率普遍飙升至60%-95%,平台“仅退款”政策更让商家沦为“网络试衣间”。

一件出厂价100元的衣服,因流量成本暴涨10倍,被迫标价800元,但消费者实际到手品质却不如从前。

李大米们面临三重困局:

流量成本黑洞:传统红人依赖微博导流,但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通过“种销一体”形成闭环,传统模式流量转化效率骤降;供应链碾压:直播电商推动柔性供应链升级,传统红人店铺的周转速度难敌“需求-生产-交付”实时响应体系;平台规则挤压:运费险强制化、仅退款常态化导致单笔退货成本达15元,月损超百万成常态。

2024年以来,女装电商掀起闭店潮。

张大奕的“吾欢喜的衣橱”、周扬青的“GRACE CHOW”等头部店铺相继关闭,五金冠店铺“少女凯拉”甚至被曝拖欠3500万货款跑路。

同期退场的还有奈玑子等平价美妆品牌,其创始人直言“创新速度追不上内卷节奏”。

这一现象的本质是商业模式迭代的阵痛。

初代红人电商依赖“人格化IP+站外引流”的轻资产模式,但在平台算法转向“低价优先”后,粉丝粘性被价格敏感稀释。

以李大米为例,即便粉丝因“喜欢她儿子”而持续复购,也难以抵御行业平均40%的退货率对利润的侵蚀。

国家层面已意识到行业恶性竞争的危害。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整治“内卷式竞争”,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明确将严查“仅退款”“全网最低价”等规则滥用。

平台也密集调整政策:抖音推出免佣金、降运费险等九条措施;淘宝取消“仅退款”并启动“体验分”系统;1688全面改革退货规则。

但这些调整来得太晚。

2025年2月,淘宝天猫启动“增长战役”,试图通过开放生态扶持商家,但李大米们已倒在曙光前夜。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淘宝女装店转让量同比激增40%,中小网红店铺成重灾区。

行业正从“低价厮杀”转向“价值共生”。

抖音电商通过内容精准分发降低流量依赖,淘宝扶持新品研发与会员私域,拼多多成立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平台竞争维度已扩展至供应链效率、用户体验与生态健康。

未来,女装市场将加速分化:

高端品牌凭设计溢价生存,快时尚靠供应链效率突围。

而红人电商若想重生,需跳出“情感绑架式”销售,转向“内容+服务+数据”的全域运营。正如经济学家周其仁所言:“内卷的终结,始于对消费者真实需求的回归。”

李大米的闭店,不仅是一个创业故事的终章,更是一代电商人面对行业剧变的集体注脚。当“情怀红利”耗尽,唯有拥抱变革者方能穿越周期。

结语。

经常听身边的朋友讲,你们这些开网店的都快要把实体店卷没了。

现在网店也快要被自己卷没了,真不知道该去吐槽谁。

有人讲,现在的平台就是这样,你在上面开店,平台想让你赚,你就有得赚,平台不想让你赚,你就一分钱赚不到,可能还要倒贴。

平台是一个鱼塘,卖家那就是鱼塘里面的鱼吧。

如果有一天鱼塘里面的鱼都没有了,鱼塘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来源:历史的感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