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成功的中国投资人向巴菲特请教成功的道理,巴菲特告诉他:年轻人,我不用告诉你们该做什么,因为你们很优秀,自己知道该做什么。
一位成功的中国投资人向巴菲特请教成功的道理,巴菲特告诉他:年轻人,我不用告诉你们该做什么,因为你们很优秀,自己知道该做什么。
第一,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第二永远不要做空股票,第三永远不要用杠杆投资。
巴菲特的这三个人生智慧是什么意思呢?我从这三个人生智慧里,总结出做自媒体写作的三个“不”。
对于做自媒体的人来说,无论是短视频直播还是图文写作,其实最基础的还是文字的功力。
因为每一种形式的自媒体方式。都需要提前做好框架和文字整理,因此逐字稿是这些的基础和必须。
罗翔在与许知远的十三邀会谈里说,自己年少时说话结巴,那些北京的同学故意逗他说话,他自卑的同时,也激起了他学会说普通话的动力。
所以在后来的讲课与做视频他都是写逐字稿的。
最开始的时候是照着逐字稿念,普通话一点一点的就这样练起来了。
所以无论哪一种形式,最基础的东西还是写,你能够把自己想的东西按照自己的方式写出来,才是最根本的。
除此之外,我们在写这些竹子稿的同时需要考虑自己所做的领域里掌握精确的方向;抓住其中的一点,不断的深耕;当你在深耕的基础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学会顺势而为。
1,不要左摇右摆,学会定位
钟摆无论向左摇还是向右摇都是中心的不稳。
只有稳定下来有一个中心的定位。才能以中心为准,向左摇向右摇。
做自媒体也一样。
最初的时候你很可能对这个也感兴趣,对那个也感兴趣。
但是最终你要确定一个你最感兴趣而且熟悉的,擅长的领域。
怎么选择呢?梳理自己在过去的生活中曾经的闪光点。
比如你在上学时期,曾经获得过什么奖,在工作岗位上得过什么荣誉,在某一项活动中获得过什么证书。
这些你生命中的闪光点,其实都代表了你对某一件事情,某一个领域最擅长的能力。
挖出这些闪光点之后,给他们归类。
比如你在学生时代时获得过写作比赛的第1名。你的文章曾上了校报,工作以后,你通过给领导整理材料,获得过领导的表扬。
比如你要求生活质量,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平时在吃的东西上讲究平衡饮食。
再比如你喜欢穿搭。喜欢把自己打扮的时尚,而且经常关注那些领先时尚的东西。
抓住这些闪光点,深挖这些闪光点背后的逻辑。
逐渐的形成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和最熟悉的部分。
这三个部分交叉的点,就是你的定位。
等你学会了并找到这个定位之后,就按照这个定位持续的做,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短视频,直播,还是图文写作,只要形成框架,把逐字稿写出来就行了。
2,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长期主义
在我们记忆的匣子里,有一个儿时的故事,小猫钓鱼。
小猫钓鱼时不专心,一会儿扑蝴蝶,一会儿卓蜻蜓。
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是同样的道理。
对于自媒体写作这件事情来说,今天有兴趣了,可以写一点,明天没有兴趣了,或者心情不好了,就不写了。
这种熵增的随意性其实并不能改变什么。
反而会消磨我们做自媒体的激情。
我在最初做自媒体的时候就是这种状况。
当时是因为不确定,或者说自己没有经历过写作变现的切实感受,觉得不能成为现实,但又放不下这个诱惑,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今天写一篇,明天写一篇。
还因为当时没有学会给自己所写的东西定位,只凭一些对各种问题的兴趣,由于感兴趣的点又多,所写的文章深度也不够,获得的粉丝也不精准。
最近看了l先生的一篇文章,说的是三分钟热度的事。
所谓三分钟热度,其实就是一会儿对这个感兴趣,一会儿对那个感兴趣,对感兴趣的每一个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但哪一个又不能坚持经常。
他说这个从另一方面来说其实是一种激情。
对凡是感兴趣的事情都有一种好奇感,这是一个人对探索事情最珍贵的东西。
所以对于做自媒体的人来说,如果你能从自己多个感兴趣的事情当中选择一个,持续的深耕,你就做到了坚持长期主义。
后来我选择了认知思维这个领域,我觉得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逐步的提升认知,才能通过思维的不断转换,适应这个社会,融入这个社会。
因为在生活中你每遇到的事情,不是你左右的,也不是你能决定的。
我们决定不了别人,决定不了事情的发展。
但我们可以让自己顺应事情发展的态势,在接受事情发展的同时,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
因此我在选择认知思维这个领域的同时,从2023年开始,坚持八个月以后,公众号日更迎来了第一波流量,写出了多篇十万加的文章,获得了收益。
虽然不多,但对于我来说,却是莫大的鼓舞。
从此,我更坚定了做自媒体要坚持长期主义的信念。
3,不要随意的改变方向,学会顺势而为
在《王阳明全集书》这本书里,讲了王阳明跟他的弟子在登山过程中,讨论的关于“如何让心与“势”融合为一的故事。
王阳明与弟子登山看到飞流直下的瀑布,问他们有什么感悟。
一位弟子说很壮观,很有气势。
为什么会有如此气势?
弟子说因为高水从越高的地方流下。,就形成一种是震撼人们的心灵。
王阳明说流水所处的地方越高,他的事就越明显。,对于我们的影响就越大。
就像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事,比如地势,局势,形势,威势,权势。
这些势有的能看见,有的看不见。
我们的心很容易受这些势的影响和干扰。
因此很多人心中没有定见。
如果我们知道事情的自然规律和底层逻辑,那我们就能顺势而为,不为势所动。
就像湍急的水流从高而向下,给我们施加了无形的压力。
但我们能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让自己融入这个势当中,并坚持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为自己谋的一条出路。
我们都觉得做自媒体应该是内容为王,把深刻的东西讲出浅显的道理,被用户接受。
所以,要在领域里选择一个方向不断的深耕。
那么在深耕中如果遇到困难怎么办呢?那就是顺势而为。
比如你把深耕时遇到的困难,当做是你在深耕路上的遇到的绊脚石,你的功力不足以把它搬走,那就加入瀑布的势头,然后一起融入。
也就是说,你要接受眼前的困难,并把它当成你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你把深耕中遇到的困难当成是自然存在的,谁都会遇到。
这样,当你的心态达到平衡点,你自然就不把困难当成困难了,而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当你深耕的这条路走得越来越远时,原来的那个绊脚石,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所以深耕的过程就是与一个又一个绊脚石和光同尘,并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
4
其实任何领域的人生智慧,都莫过于掌握事情自然发展的规律和底层逻辑。
之所以形成了人生智慧,是因为过去的很多经历。
巴菲特的人生经历形成的智慧,是他过去的岁月里一点一滴实实在在累积过来的。
所以亲手实践,真正的开始迈出第一步,总比听别人怎样说自己的智慧和故事,高山仰止要实在得多。
来源:用情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