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是一座桥梁,一头连着现在,一头连着未来。时代进步离不开教育,国家建设离不开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也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一条纽带,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国家大计。让每个孩子公平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每一个家长和学生的期待,也是国家推进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
教育是一座桥梁,一头连着现在,一头连着未来。时代进步离不开教育,国家建设离不开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也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一条纽带,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国家大计。让每个孩子公平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每一个家长和学生的期待,也是国家推进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教育是一条河流,一头连着树苗、花蕾,一头连着爱的源泉。每一株树苗茁壮成长为栋梁之材、每一朵花蕾从含苞到幸福绽放的过程,都浸润着各方关爱汇聚而成的源源活水。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牵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心。脱贫攻坚期,“义务教育有保障”是贫困人口退出、贫困县摘帽的硬性要求,各地围绕教育扶贫工作出了硬举措,下了大力气,汇聚起了各方参与教育扶贫的磅礴之力,推动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显著提升。但是,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在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偏远乡村,虽然实现了义务教育有保障,但孩子们的学习条件仍然较为简陋,享受的教育资源仍然十分有限,他们的梦想依然十分保守。对于一些农村孩子而言,指尖的笔迹流淌着求学心路,也流淌着父母的血汗;背上的书包装着自己小小的梦想,也承载着整个家庭走向富裕的重任。为让这些孩子的梦想不再遥远,过渡期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来,教育部等部门印发多个政策文件,对控辍保学、义务教育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资助提出要求,引导各地各部门及社会爱心组织、爱心人士持续关心关爱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让教育更有温度、更有力度。得益于京蒙协作深入推进,内蒙古一些农村中小学如今也能和北京名校的学生“异地同堂”了;得益于中国海油的深情帮扶,海南保亭中学也有设备齐全的课程录播室了;得益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加油未来”公益项目,60多万名农村小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缤纷多彩了。甘肃岷县加速推进数智化教育进程,城乡教育的距离越拉越近了;河北蔚县让教育政策温暖落地,学生办理助学贷款越来越便捷了;广西容县持续加大教育帮扶力度,大容山和云开大山深处的琅琅书声更加清越绵长了……本期封面报道策划刊登部分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的案例和一些中西部省份脱贫县持续巩固教育帮扶成果的做法,以飨读者。未来,希望有更多力量涌入乡村教育,让每一个家庭都不再因子女受教育的费用发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均等的教育服务,让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学子都能轻装前行、全面发展,不负凌云壮志。 (王万亮)
来 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5年第7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来源:中国扶贫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