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4日下午三点,某写字楼监控拍到的画面引发全网疯传——戴着黑色口罩的刀小刀被两名执法人员带离工作室。吃瓜群众还没反应过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已经挂出实锤:这位坐拥千万粉丝的变装女王,竟背着442万巨额债务登上失信名单!
昨天全网炸开的#刀小刀被强制执行#词条背后,藏着比电视剧还狗血的现实版《消失的她》。
4月4日下午三点,某写字楼监控拍到的画面引发全网疯传——戴着黑色口罩的刀小刀被两名执法人员带离工作室。吃瓜群众还没反应过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已经挂出实锤:这位坐拥千万粉丝的变装女王,竟背着442万巨额债务登上失信名单!
时间拨回2020年那个改变命运的夏天。凭借甩头变装视频血洗热搜的刀小刀不会想到,彼时浓情蜜意的男友张某,正用一纸"卖身契"给她织就天罗地网。聊天记录显示,张某以"经纪约就是结婚证"的甜蜜话术,哄骗当时年仅21岁的姑娘签下长达七年的经纪合约。更绝的是条款暗藏杀机:单方解约需赔付投入成本300%+预期收益200%!
2021年3月分手即引爆战争。张某控股的六安星耀传媒闪电起诉,索赔金额从最初1700万经三次庭审直降到442万。细看判决书发现猫腻:法院虽认定违约金过高,但采纳了张某提供的"千万级流量估值报告"。争议焦点在于,合作仅33天却要承担三年预期收益,这合理吗?
"他给我看聊天记录截图时,我整个人都在发抖。"刀小刀最新曝光的40分钟录音里带着哭腔,"那些所谓的千万级资源投入,不过是把我们约会时的酒店费用都算成公司支出。"最扎心的是张某那句:"你越红,我赚的违约金就越多。"
某MCN机构总监向笔者透露,这种"杀猪盘式签约"在业内早不是秘密。专门针对上升期网红设计"感情+合约"双重绑定,等艺人商业价值爆发后,要么持续吸血抽成,要么通过诉讼赚取天价违约金。数据显示,近三年网红解约案中,男方为实际控制人的占比高达67%!
"这本质上是用婚姻信任机制来规避商业风险。"中国政法大学王教授指出,《民法典》第585条虽规定违约金不得超过实际损失30%,但流量估值存在极大操作空间。更可怕的是,张某在签约当月就将公司51%股权转给其母亲,完美规避了"情侣共同财产"认定。
(受害人现状直击)笔者实地探访刀小刀杭州住所发现,中介正在评估那套市价1200万的江景公寓。"全款变现有价无市,光中介费就要割肉60万。"知情人士透露,张某方坚持要求72小时内现金支付,明显是要逼其贱卖资产。
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已破8亿,热评区上演现实版《致命女人》:"这男的绝了!分手费要出1700万""恋爱脑发作时签的合约能作数吗?""建议查查他前几任女朋友"。眼尖网友还扒出张某微博小号,去年竟点赞过"如何让女友签婚前协议"的攻略贴。
北京大学情感研究所最新报告显示,Z世代网红面临"双核困境":既要维持粉丝喜欢的纯爱人设,又得在商业合作中保持理性。刀小刀在视频里哽咽说的"以为真心能换真心",恰恰暴露了00后创业者普遍存在的认知错位——把商场当情场,把合约当婚书。
翻开张某公司官网,首页还挂着"成就每一个梦想"的标语。讽刺的是,其签约的12位网红里有5位正在打解约官司。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情感经纪"模式正在向直播带货领域蔓延,某服装厂老板透露:"现在签主播要先安排相亲,美其名曰家庭式管理。"
当我们围观这场天价违约金闹剧时,真正该思考的是:在流量即货币的疯狂年代,法律该如何界定情感关系中的商业欺诈?姑娘们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明白,比遇不到真爱更可怕的,是把身家性命押在甜言蜜语里的那份孤勇?或许正如网友@法律小辣椒的锐评:"爱情让人上头,但签字时要记得——墨水里该掺着清醒剂。"
来源:妍妍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