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思祭英魂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5 16:29 4

摘要:在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中,广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隐匿于黑暗,游走在刀尖之上;或直面战场,在枪林弹雨中勇毅前行。他们以平凡之躯,行非凡之事,为民族解放事业燃尽生命之火,以生命迎接着新中国的曙光。

青山有幸埋忠骨

山河无恙念英魂

在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中,广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隐匿于黑暗,游走在刀尖之上;或直面战场,在枪林弹雨中勇毅前行。他们以平凡之躯,行非凡之事,为民族解放事业燃尽生命之火,以生命迎接着新中国的曙光。

清明追思祭英魂。《广西故事》清明特别节目,我们将选取六位烈士的动人事迹,向英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铭记他们为广西解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地下烈火

在敌人势力最强大的地区进行地下工作,犹如行走在刀锋之上,他们以身为炬,照亮为民族求解放的前行之路。

钱兴,广东怀集人,1936年在中山大学读书期间入党,长期从事地下工作。“七九事件”后他和同志们把省工委机关转移到贺州市钟山县英家乡白沙井村,并四处奔走联络各地党员,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省工委领导的党员人数已由500多人恢复到900多人,钱兴带领广西党组织创建了30多支抗日游击武装,总人数超5000人。

钱兴为保存和发展党组织的力量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因此成为敌人眼中钉。

1948年9月,国民党反动派向粤桂湘边游击根据地发动大规模进攻。像“七九事件”时一样,钱兴主动担负留守任务,掩护主力撤退转移。

在坚持作战50多天后,他带领一位干部转移,行至怀集县坳仔仕儒村时,突然遭遇敌人搜捕。两人趁敌不备,分头跑开,在撤退途中,钱兴不幸牺牲。

五年前,面对“七九事件”后的困难局面,钱兴起草了《为反对顽固反共分子继续摧残告全体同志书》,曾满怀豪情地指出:“同志们,你们应该坚信,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暮春将尽盛夏就要到来了!” 遗憾的是,就在曙光将现之际,他永远告别了毕生奋斗的事业和所爱的家人。

和钱兴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以身为炬向光明的陈光。

陈光是广东梅县人,1938年入党,抗战期间由组织安排到广西从事地下工作。

1947年8月,陈光突然收到一封急电,国民党桂系正在桂林城大肆逮捕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命他速速前去支援!

陈光刚到桂林时,中共桂林地下党仅剩10人,发展新党员成为当务之急。为防敌特分子趁乱混入党内,陈光对新党员的审查工作做得极为细致、谨慎。

(陈光使用过的日记本)

1948年9月,中共桂林市临工委成立,陈光担任书记。

1949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在全国胜利已成定局,为解放后人民政权能顺利完整地接管城市,陈光领导中共桂林市城工委制定了《城市调查大纲》,共整理出包括党政军工商财金等系统60个重要单位的人事、财产档案材料。

接着,桂林市城工委持续发起宣传攻势,成功地领导了几次较大规模的群众斗争,同时发动地下党员、爱青会员和进步群众在全市散发《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告桂林各界人民书》《警告特务分子》等传单,看到传单的群众惊喜万分,信心百倍地准备迎接解放。

黎明前的黑暗,敌人垂死挣扎,对人民的镇压和管制更加残酷。一名党员在散发传单时被抓,随后几名党员相继暴露,陈光也受其牵连也被敌人盯上了。10月2日,大伙都建议他转移,但他惦记着尚未完成的任务,当天晚上,瞒着所有人准备再次外出接头。由于叛徒出卖,陈光不幸落入敌手。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陈光遭受了二十多次酷刑拷问,被折磨得十指迸血,两腿血肉模糊,多次昏厥,却始终没有透露半点党组织的信息。

1949年11月22日下午,被国民党桂系统治20多年的桂林宣告解放。道路两旁,热情活跃的学生举着五星红旗高唱歌曲欢迎解放军队伍……到处是欢庆胜利的礼花、欢迎的标语。

然而,早在桂林解放前11天,陈光就已在桂林城北门外被秘密杀害,时年31岁。

“一个热爱光明的人,应该在黑暗的地方举起火把来创造光明,而不是在光明中享受光明。”

当年,因为身处黑暗却热爱光明,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陈光。暗夜里以身为炬的陈光,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驱散阴霾,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在桂林的每一个角落。

浴血山河

风雨如晦的岁月里,地下工作者犹如孤勇者,在绝境中传递希望。而在战场上拼杀的英烈们,同样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着壮丽的史诗。

刘镇夏,出生于防城县(今防港城市)一个官僚家庭。刘镇夏的父亲和哥哥都是国民党官员,本来有一份追随父兄走上仕途的前程,但他在读书时接触了共产主义思想之后,为了革命理想,却毅然走上了另外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1944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战场发起了打通中国内陆至东南亚地区大陆交通线的攻势作战,广西防城县(今防城港市)再次沦陷。当时正在广州上大学的刘镇夏听到消息,悲愤不已,立即返回家乡,与中共地下党员组织了抗日游击小组。

1947年夏,防城党组织决定让刘镇夏领导组织三光企革命武装起义。仅10余天的时间起义部队就扩大到800多人。随后,起义部队在刘镇夏的带领下,成功地袭击了敌人的许多据点,从此,刘镇夏便成了防城游击战争的传奇人物之一。武装斗争的烽火迅速燃遍十万大山。

1947年12月,刘镇夏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5月初,国民党防城县警察大队部分人想投奔游击队,组织派刘镇夏秘密到防城侦察和开展工作。5月10日就在执行这次任务返回团部的时候,在林潭村和敌人的搜索部队发生遭遇战。

刘镇夏不愿单独突围,激战中山谷里回荡着他清亮高亢的声音:“我是刘镇夏,不怕死的人来,我是刘镇夏”。

敌众我寡,刘镇夏经过两个小时的浴血奋战,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巾帼英雄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不仅有男儿郎的英勇无畏,更有无数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她们是母亲、是女儿、是爱人,更是无畏的战士,她们以柔克刚,以信念为翼,践行着舍身成仁的崇高精神。

1949年春节期间,一位名叫罗素仙的共产党员回到老家宜山县。当时,全国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宜山的同志们团聚在一起,迫不及待地想要庆祝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诞生。但罗素仙清醒地认识到,困兽犹斗、垂死挣扎的敌人是最危险的。

1949年5月上旬,桂西北人民解放军第五团宣告成立,连战连捷,控制了通往大西南的交通要道。5月21日,为了扩大优势,五团领导决定袭击兵力空虚的交通要地忻城县大塘乡(今大塘镇)。

罗素仙多次主动要求上战场淬炼。

5月24日,游击队按照之前的计划在大塘镇附近埋伏敌人军车,却意外发现,大塘附近的兵力部署与两天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来,游击队在都六附近集结时已被国民党军察觉,连夜从柳州调来美械正规军五十六军一个营,用卡车运到大塘。

此时已是5月25日清晨,五团在撤退的过程中,与包围都六作战结束返回的国民党军遭遇。激烈的战斗中,主力部队得以撤退,而罗素仙所在的少数政工人员不幸被打散。

面对敌人强大的火力,战至黄昏时分,最终寡不敌众,被穷凶极恶的敌人用机枪扫射,壮烈牺牲,罗素仙年仅24岁。

追光前行

在通往胜利的道路上,有人潜行于暗黑,隐秘而伟大;有人穿梭在枪林弹雨间,奋勇冲锋;也有人为了减少牺牲,最终倒在敌人的枪口之下。

1920年,罗灿纲出生在广东省东莞桥头镇,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年少的他一心报国,想要上阵杀敌,便努力考进了军校,后来成为国民党军的一员,而他的三哥和五弟则加入了共产党。

罗灿纲参加国民党军后,目睹了国民党的腐败和堕落,让他心中的理念逐渐动摇,认识到哥哥和弟弟走的才是正道,一直伺机寻找机会,想要投奔光明。

1949年11月,罗灿纲在南宁与三哥罗平意外重逢,不仅表达了自己想要加入共产党的想法,还主动提出可以去策反国民党内政部警察总队。

这支队伍经常搜捕我党先进分子、革命人士,还准备了十数吨炸药,计划炸厂、炸桥梁、炸飞机场等等,破坏南宁城。

1949年12月3日,罗灿纲只身前往警察总队对总队长李有节进行策反劝导。不料对方冥顽不灵,不但不听劝告,反而当场把罗灿纲抓起来,严刑拷问,逼他供出南宁地下党组织的信息。

在酷刑面前,罗灿纲宁死不屈。在得不到任何口供的情况下,敌人恼羞成怒,决定枪杀罗灿纲。

一天,仅仅只有一天,南宁就要解放了。眼看新中国已经成立,眼看胜利的曙光近在咫尺,罗灿纲却倒在了他为之战斗、为之期盼的曙光到来之前。

本周六(4月5日)21:20

广西卫视播出的《广西故事·清明追思祭英魂

来源:广西卫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