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求2024年末机构持有比例大于50%且相较于2024年年中的机构持有比例是提升的,2024年末基金规模合并值大于2亿元且相较于2024年年中的基金规模合并值是提升的,截至2025年4月3日,基金经理上任满一年,基金类型是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普通股票型,2
2024年年报已经披露完毕,本文来继续筛选基金。
要求2024年末机构持有比例大于50%且相较于2024年年中的机构持有比例是提升的,2024年末基金规模合并值大于2亿元且相较于2024年年中的基金规模合并值是提升的,截至2025年4月3日,基金经理上任满一年,基金类型是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普通股票型,2024Q4股票占比大于60%,满足条件的基金156只基金。
机构持有比例是提升的,规模也提升,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下这156只基金的名单: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剔除A份额以外的基金,剩下70只基金,展示基金经理任职天数、任职回报、年化回报、任期超越基准回报情况如下,规模合并值较大的有翟相栋、高远、邹承原、杨鑫鑫、莫海波、孙权……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5年4月3日,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70只基金,还是上表信息,按照基金经理任职以来的年化回报由高到低排序如下。翟相栋任职以来年化回报高达28.08%,其次胡中原17.70%/16.40%,曹晋16.55%,刘健维14.39%,莫海波14.12%,束金伟13.94%,杨鑫鑫13.58%,高远13.55%……
70只基金,还是上表信息,按照任期超越基准回报由高到低排序如下。翟相栋、高远、陈良栋软件没有拉出数据,超额回报较高的有莫海波、李欣、胡中原、曹晋、张琦、杨鑫鑫、张明等等,这个榜单靠前的基金经理都是比较值得关注的。
挑选榜单靠前的两位基金经理简单展开一下。
1、高远-长信金利趋势混合A。查询2024年年报,高远持有自己管理的基金A份额大于100万份,持有C份额介于10-50万份,截至2025年4月3日收盘,该基金的单位净值是0.4148。
高远加仓的有宁德时代、新宙邦,新增为前十大重仓股的有圣泉集团、长电科技、五粮液、太阳纸业、亨通光电、华测导航。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重仓股展示不构成投资建议
高远认为,
2025年股票市场或是流动性驱动为主的市场,缘于:
1)从外部环境来看,美联储将已转入降息周期,会打开我们的货币政策空间。
2)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过去十年来的较大一次政策基调变化,其中货币政策的宽松弹性更大,但货币资金真正到实体经济中需要时间,决定了 2025 年是流动性驱动为主的市场。
3)判断2025年的市场,市场非常活跃,大成长板块中景气行业或会变多,资金会在里面不断的参与。
顺周期板块或有阶段性机会。
我们对市场的中期表现保持偏乐观态度,接下来我们会优选有中长期逻辑,估值合理,业绩靠谱度高的标的。
2、莫海波-万家品质生活A。查询2024年年报,莫海波持有万家品质生活A份额为10-50万份。截至2025年4月3日收盘,该基金的单位净值是2.5975。
万家品质生活混合A的前十大重仓股展示如下,加仓的有科大讯飞、新易盛、天孚通信、荃银高科、中际旭创、工业富联,新增为前十大重仓股的有金山办公、通威股份、钧达股份。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重仓股展示不构成投资建议
莫海波在年报中说,
展望 2025 年,我们预计中国经济会逐步复苏,预计实际 GDP 增速 5%左右,预计地产销售和房价止跌回稳,时间点可能在二三季度,一二线可能率先企稳。
消费将是 2025 年经济的基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消费放在 2025 年九大任务之首,凸显其重要性,会议表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
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
我们预计 A 股市场震荡向上;行业方面对 AI 行业继续看好。
春节后,国产大模型 DeepseekR1 面市,测试效果良好,而且经济性明显领先,随后我们看到了国内互联网公司,地方政府,央国企等纷纷接入 Deepseek 大模型。
我们认为 2025 年有望成为国内算力基建和应用的大年,过去我们的芯片和大模型均滞后于海外,海外在 2023 年开始启动了算力投资的大幅扩张,国内算力基建预计今年将加速推进,阿里明确提出未来 3 年 CAPX 将超过去 10 年总和,因此我们认为国产算力在 2025 年将是加速增长的一年。
海外算力部分,仍处在相对高增长阶段,相关股票的估值和业绩增速匹配。
种业好转的观点不变;
1)行业洗牌加速进行中,上市种企凭借竞争优势和技术红利,压力相对较小,整体行业集中度或将加速提升;
2)政策方面,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育种商业化推广目前进展顺利,商业模式跑通,销售情况显著优于常规品种,2025 年拥有先发优势的头部种企有望持续受益。
抛砖引玉,我就不多展开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研究一下榜单上的基金。
有什么想交流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风险提示:转引的相关观点均来自相关机构或公开媒体渠道,本人不对观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任何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中涉及个股的,不构成股票推荐和投资建议,股票市场波动大,购买前请审慎操作。市场有风险,定投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阡陌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