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怎么能有爆款,最重要的就是选话题,话题选好了阅读浏览量自然就上去了。
只要是自媒体人,都想要有爆款文章,爆款视频。
那怎么能有爆款,最重要的就是选话题,话题选好了阅读浏览量自然就上去了。
如果没有选好话题,那不管文笔是有多好,都不太可能会爆。
而自媒体人想要写出爆款文章,关键在于选题能否精准击中用户痛点、引发共鸣或激发传播欲望。
以下就是通过deepseek智能分析出来的最能出爆款的话题,看完感觉说的一点都没错。
一、情绪驱动型(占比最高)
1. 社会阶层焦虑
标题案例:《35岁被裁员,中年人的出路在哪?》
这种话题完全是精准打击职场焦虑、房贷压力、教育内卷等现实痛点。
说白了就是你看到这种文章都想点进去评论,吐槽一句,容易让人共情。
2. 群体身份认同
成功案例:《小镇做题家的前半生》全网转发200w+。
这种就是让受众有代入感,用很多人都有的共同经历去写一篇文章,唤醒集体记忆。
二、认知颠覆型
1. 反常识真相
爆款公式:"你以为X...其实Y"(例:《熬夜真的伤身?最新研究颠覆认知》)
平台偏好:头条系算法特别青睐带有#颠覆认知#标签的内容。
这种文章从标题上就能吸引一大波人点进去,就是打破大家的想当然。
比如说在大家的普遍认知中,天空是蓝色的,结果有篇文章说其实天空是绿色的。
这种情况下,你就会想进行反驳,然后就会点进这篇文章。
三、热点借势型(短期爆发强)
1. 热点解构模板
速度要求:热点发生后4小时内发布(每延迟1小时阅读量下降60%)
进阶玩法:建立热点监控系统(推荐使用5118、新榜等工具)
这个应该就是很多自媒体人都采用过的,看当天的热榜话题有什么就写什么,蹭着话题热度文章就比较容易爆。
但这种确实是有很大的时效性,如果热榜话题都出来好几个小时了,你还没有发出相关文章。
那之后再发就没什么作用了,基本白废。
2. 名人效应结合
安全策略:优先选择争议性人物。
数据反馈:带名人tag的内容推荐量提升300%
这个就更好理解了,明星自带流量,尤其是近期比较热门的人物,只要写基本都能有波推流。
避坑指南:
1. 敏感红线:2023年起各平台严打"炫富""伪科学"内容。
2. 内容升级:单纯情绪宣泄已效果下降,需加入"解决方案"部分。
3. 原创要求:AI生成内容需人工改写30%以上避免限流。
最新算法动向显示,爆款内容正在向"情绪价值+实用价值"双螺旋结构进化。
建议建立选题评分系统,从「共鸣指数」「争议指数」「时效指数」三个维度量化评估选题潜力。
来源:在等你耶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