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歼全加力起飞照片曝光?还搭载旋转爆震发动机?真假?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5 20:54 1

摘要:最近据说是歼-36加力起飞的照片又在网上引发了轰动,毕竟三台发动机喷出的尾焰十分耀眼。当然在这辟谣一下,这张所谓的全加力起飞照实际上是一张PS照片,是用美国空军的B-2轰炸机起飞的照片修改的。后来甚至还有人添油加醋地用AI做了段视频,充分体现出了AI的信息污染

最近据说是歼-36加力起飞的照片又在网上引发了轰动,毕竟三台发动机喷出的尾焰十分耀眼。当然在这辟谣一下,这张所谓的全加力起飞照实际上是一张PS照片,是用美国空军的B-2轰炸机起飞的照片修改的。后来甚至还有人添油加醋地用AI做了段视频,充分体现出了AI的信息污染现在到底有多严重。

关于这张照片大家提的最多的居然是歼-36是不是使用了某些新原理航空发动机,比如传说中的旋转爆震发动机或者脉冲爆震发动机。其实早在歼-36刚起飞不久,在网上就流传过类似的说法,说歼-36使用的是涡轮风扇发动机和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组合式动力系统。在亚音速速段只启动涡轮风扇发动机到超音速速段后启动旋转爆震发动机,可以实现超音速甚至高超音速巡航。这种说法显然不符合事实。

从技术原理来看,目前的一些适合飞行器在高超音速速段飞行的新原理发动机,其发动机启动条件苛刻。比如冲压发动机只能先利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或者涡轮风扇发动机先将飞行器加速到一定的速段,为飞行器前方的气流产生一定的预压缩才能成功启动冲压发动机。而超燃冲压发动机由于需要发动机前方气流达到音速,启动条件比常见的亚燃冲压发动机还要苛刻。

而更新原理的发动机,比如脉冲爆震波发动机、斜板爆震发动机、旋转爆震发动机等,其启动条件还要更高,一般需要飞行器达到3倍音速时才能顺利启动。在亚音速速段或者在低超音速速段,这种新原理发动机可以说是完全没用的。

所以如果真的如一些军迷猜测的那样,歼-36使用的是组合式动力组,那么最大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这台发动机在低速段是没用的,只能等飞机加速到了超音速之后再启动。这也就意味着这架飞机在整个亚音速甚至低超音速都要带着一个接近2吨重的死重,同时要少10吨以上的军推和16吨以上的加力推力。

如果这架飞机的空战起飞重量40吨,意味着在亚音速速段和低超音速速段,只有0.5的军推推重比和0.8的加力推重比,这性能说真的跟米格-31差不多。虽然进入超音速速段,启动新原理发动机之后机动性可能会天下无敌,但是在亚音速速段就是个砖头,甚至加速性能都漫长到让人难以接受。

除了技术原理存在问题,技术原理导致飞机的战术性能受到影响,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亚燃冲压发动机技术储备是有的,也有成功的实践运用,可以确保飞机能飞到2甚至3倍音速。

但是问题来了,在这么大的速度下,飞机的气动加热会极其明显,即使是在高空也是如此。在敌方的光电雷达里,飞行器搞不好会比太阳还要亮,可能在几百千米外就会被光电雷达截获。在目前飞机的红外隐身能力还达不到相应水平,可以突破热障的情况下,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架飞机以3倍音速进行超音速巡航,付出的性能代价比较高,获得的优势不明显。

所以从这两个角度看,技术原理上,新原理发动机适用的速度域比较窄,装机使用组合式动力的飞机性能会比较特化,超音速性能确实出众,但是亚音速会变成砖头,从亚音速加速到超音速的时间会比较长,就是一款大号截击机。

战术性能取舍上,彻底放弃亚音速性能需要商榷,而过分强调超音速性能,比如强调2.5到3倍音速超音速巡航,又会极大地破坏飞机的红外隐身能力,从而给飞机的整体性能造成影响,这一样也需要权衡利弊才能决定。

所以无论是中国的歼-36,还是美国的NGAD,尽管在研发之初肯定都考虑过各种新原理、新构型的动力组合,但最后的选择大家殊途同归,还是使用小涵道比的涡轮风扇发动机,以确保在这架飞机的亚音速性能和超音速性能上能够达成均衡。

来源:鸽子爱炒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