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两句我还能记得,词根背熟了,确实有时候打字比较快。但是最近这十来年,新词汇层出不穷,有了新词汇,就要用词根去拼,太麻烦了,我只要知道这个词怎么念,直接用拼音拼出来就好了,而且拼音输入法也有记忆功能,下次直接就拼出来了,根本不用再记词根。现在信息已经够多了,没
五笔输入法还是用的人太多了,再过几年,低于1%都有可能。
五笔输入法没落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需要背词根。
土士二干十寸雨 ,大犬三羊古石厂
这两句我还能记得,词根背熟了,确实有时候打字比较快。但是最近这十来年,新词汇层出不穷,有了新词汇,就要用词根去拼,太麻烦了,我只要知道这个词怎么念,直接用拼音拼出来就好了,而且拼音输入法也有记忆功能,下次直接就拼出来了,根本不用再记词根。现在信息已经够多了,没必要再给自己增加负担。
五笔输入法显然不符合奥拉姆剃刀理论。
二,本身需要天天打字的人就变少了。
二十年前的前智能手机时代,五笔输入法还有流行起来的基础。现在的智能手机,能天天打字发信息的人有多少?一条语音就搞定了。另外,还有60、70岁的老年人,就算会五笔输入法,视力和记忆力也不允许了,直接用手写输入法就可以了。于是在打字频率越来越小的今天,五笔输入法跟拼音输入法又相爱相杀,假如只能保留一个,那肯定是拼音输入法活下来的机会更大。
三,电话费和流量费便宜了,智能手机价格也便宜了。
众所周知,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是会缺失的。把大脑中想的转换成语言,信息就缺失一些,把语言再转换成文字,信息又缺失一些。然后把信息转换到另一个人的大脑里,信息再次缺失。于是缺失来缺失去,信息用文字传输的效率进一步降低。而电话费、流量费、智能手机的价格全面降低,直接打电话/语言,甚至直接视频,约等于面对面交流了,可以极大地减少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缺失。尤其是现在视频聊天如此方便,对于中老年人来讲,比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出来方便多了,五笔输入法就算效率再高,那也是文字,比起视频传播的信息量差了几个数量级,文字平台干不过短视频平台的道理也在于此。对于时间比较充裕的人群来说,文字输入已经不是他们的首选了,五笔输入法自然也被抛弃了。
总结,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文字输入这种低效率的信息传播方式使用的人群越来越少,而五笔输入法又竞争不过拼音输入法,没落是必然的。
来源:知乎尼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