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乌冲突爆发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最大规模的战争,深刻改变了地区乃至全球的政治格局。在这一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中,乌克兰国内的政治生态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亲俄派这一群体的处境和动向备受关注。
俄乌冲突爆发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最大规模的战争,深刻改变了地区乃至全球的政治格局。在这一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中,乌克兰国内的政治生态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亲俄派这一群体的处境和动向备受关注。
【1】亲俄派代表人物之维克多・梅德韦丘克
在乌克兰亲俄派的阵营中,维克多・梅德韦丘克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的政治生涯跌宕起伏,与俄罗斯的关系错综复杂,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他的命运也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政治生涯轨迹
梅德韦丘克于 1954 年 8 月 7 日出生于苏联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阿巴坎斯基区 ,其家庭背景颇为坎坷,父亲因涉嫌与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勾结被定罪流放,他 6 岁时全家才回到乌克兰定居。1978 年梅德韦丘克从基辅国立大学法律系毕业,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成为基辅律师协会的一员。此后,他在法律领域逐步崭露头角,多次当选乌克兰律师联盟主席,还涉足商业领域,担任乌克兰信贷银行行长,领导基辅迪纳摩足球俱乐部,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和广泛的人脉资源。
1993 年,梅德韦丘克加入人权党正式踏入政坛,次年加入社会民主党,并成为乌克兰内阁下属的律师高级资格委员会主席。1997 年迎来了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担任乌克兰总统顾问,并首次当选为最高拉达人民代表,从此在乌克兰政治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 1998 年到 2000 年担任最高拉达副主席,2002 年成为乌克兰总统办公厅主任,在乌克兰政治体系中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乌克兰政治核心圈的重要人物。
与俄罗斯的深厚渊源
梅德韦丘克与俄罗斯的关系堪称紧密,2004 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担任了梅德韦丘克小女儿的教父,这一事件不仅是个人层面的亲密联系,更在政治层面上凸显了梅德韦丘克与俄罗斯高层的特殊关系,使他成为乌克兰政坛中亲俄派的标志性人物。在政治理念上梅德韦丘克坚决反对乌克兰的欧洲路线。
2012年创建了“乌克兰选择” 组织,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乌克兰倒向西方的反对态度,主张乌克兰应与俄罗斯保持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他认为乌克兰与俄罗斯在历史、文化、经济等多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脱离俄罗斯而一味追求加入欧洲,将使乌克兰失去自身的地缘政治优势,陷入不稳定的局面。
在俄乌关系紧张的局势下,梅德韦丘克积极推动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对话与和解。2017 年,他参与了乌克兰政府与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州民间武装之间的换俘谈判进程,试图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冲突,减少双方的伤亡和损失,展现了他在促进俄乌和平方面的积极态度和努力。
冲突期间的遭遇
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梅德韦丘克的命运急转直下,2021 年 2 月被乌克兰政府列入制裁名单,5 月 11 日,乌克兰总检察长指控他犯下叛国罪,随后他被软禁。2022 年 2 月 27 日,俄乌冲突爆发不久,梅德韦丘克成功逃脱软禁,这一事件引发了乌克兰政府的高度关注,利沃夫市利恰基夫斯基地方法院迅速将其列入国际通缉名单。4 月 12 日,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在他试图逃离乌克兰时将其拘留,4 月 19 日,梅德韦丘克作为囚犯被交换到俄罗斯,这一交换行动在当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023 年 1 月 10 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终止梅德韦丘克的乌克兰国籍,1 月 13 日,最高拉达投票决定撤销梅德韦丘克的任期,梅德韦丘克在乌克兰的政治身份和地位被彻底剥夺。但即便身处俄罗斯,梅德韦丘克依然关注着乌克兰局势,多次发表言论呼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俄乌冲突。他指出如果拒绝俄罗斯总统普京有关乌克兰问题解决方案的提议,等待乌克兰的将是更多地区的公投和领土变动,强调和平谈判才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关键所在。
【2】亲俄派代表人物之季莫申科
尤利娅・季莫申科也是乌克兰亲俄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乌克兰政坛同样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政治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
从商业寡头到政治明星
1960 年,季莫申科出生于乌克兰东部工业城市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的一个小村庄,三岁时父母离异,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艰辛。但艰苦的生活并未磨灭她的斗志,反而铸就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18 岁时偶然的电话让她结识了官员之子亚历山大・季莫申科,两人迅速相恋并结婚,季莫申科一边抚养孩子一边继续学业,1984 年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大学经济系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经济陷入衰退,季莫申科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和出色的经营能力,开始涉足能源领域。1991 年,她成立了 “乌克兰汽油公司”,1995 年改组为 “乌克兰统一能源公司”,并逐渐垄断了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成为富可敌国的 “天然气公主”,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乌克兰首屈一指的商业寡头。
1997 年成功当选为乌克兰国会议员,正式踏入政坛,此后她的政治生涯一路高歌猛进。1999 年,她组织成立了 “祖国” 党团,并联合其他政党组建了 “季莫申科联盟”。同年 12 月,新上台的尤先科提名她担任乌克兰内阁副总理,主管能源部门工作,这一任命使她在乌克兰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备受瞩目的政治明星。
亲俄立场与政治对抗
在政治立场上季莫申科深知乌克兰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紧密联系对乌克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她担任总理期间,积极推动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主张通过与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来保障乌克兰的能源安全。她曾多次与俄罗斯进行天然气谈判,努力为乌克兰争取合理的天然气价格和供应条件。
在俄乌冲突相关政策上观点与泽连斯基相悖,反对泽连斯基政府一味追随西方、与俄罗斯强硬对抗的政策,主张通过和谈解决俄乌冲突。她认为持续的战争只会给乌克兰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和平谈判才是实现乌克兰长治久安的关键,她的这一立场使她遭受了来自乌克兰国内亲西方势力的攻讦被指责为 “通俄”。
2011 年季莫申科遭到起诉,被指控在 2009 年与俄罗斯签订天然气合同时滥用职权,损害乌克兰国家利益,最终被判处 7 年监禁。这一判决被外界普遍认为具有政治动机,是亲西方势力对她的政治打压。2014 年,在大规模民众抗议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季莫申科被无罪释放。重获自由的她继续活跃在乌克兰政坛,坚持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对泽连斯基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
民众眼中的季莫申科
季莫申科在乌克兰民众心中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她的商业成功和政治经历使她成为许多乌克兰人眼中的传奇女性。她两次担任乌克兰总理期间,积极推动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乌克兰的经济发展,也曾带领乌克兰躲过全球的金融危机,还与欧盟谈判,把欧洲足球赛搬到了乌克兰,这些举措为她赢得了不少民众的支持和赞誉。她干练的形象和标志性的金黄发辫,也让她在乌克兰民众中拥有较高的辨识度和人气,被称为 “乌克兰铁娘子”。
她的商业寡头背景以及被指控的腐败和滥用职权等问题,也让部分民众对她心存疑虑。尤其是在她被指控 “通俄” 后,一些亲西方的民众对她的态度变得更加负面。在不同政治时期,季莫申科对乌克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她在能源领域的政策,既保障了乌克兰的能源供应,也引发了关于垄断和利益输送的争议;她的政治主张,虽然反映了一部分民众对和平的渴望,但也加剧了乌克兰国内政治派别的对立。
【3】亲俄派代表人物之亚努科维奇
也是乌克兰亲俄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她在乌克兰政坛同样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政治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
从村长到总统的逆袭之路
维克多・费奥多罗维奇・亚努科维奇,1950 年 7 月 9 日出生于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叶纳基耶沃市,这里是乌克兰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亲俄势力的大本营。亚努科维奇出身平凡,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是护士,幼年时母亲离世,由奶奶抚养长大,青年时期因打架斗殴曾被捕入狱。但此后他浪子回头,进入当地炼钢厂工作,凭借出色的管理能力,在 80 年代成功转行从政,从村长做起逐步在地方政坛崭露头角。1996 年担任顿涅茨克州副州长,成为 “顿巴斯家族” 的核心人物,这个由地方寡头组成的集团,通过政商勾结积累了巨大财富,为亚努科维奇的政治崛起提供了强大支持。
2010 年在 “顿巴斯家族” 的全力支持下,亚努科维奇成功当选乌克兰总统,这一结果标志着东部亲俄势力在乌克兰政治舞台上的重大胜利。上台后立即着手推进与俄罗斯的合作,以促进乌克兰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其中延长黑海舰队驻扎协议是他亲俄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
2010 年 4 月 21 日,亚努科维奇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乌克兰哈尔科夫举行会晤,双方签署协议,允许俄黑海舰队在 2017 年原有租约届满之后继续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租期最多延长 30 年。作为交换,俄罗斯承诺以更优惠的价格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这一协议为乌克兰带来了稳定的能源供应,缓解了乌克兰长期以来面临的能源困境。
国内矛盾激化与逃亡
亚努科维奇的亲俄政策虽然符合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利益,但却引发了国内西部地区亲西方势力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亚努科维奇是 “俄罗斯的傀儡”,出卖了乌克兰的国家利益,乌克兰国内东西部对立日益明显。2013 年亚努科维奇原本试图在亲俄与亲西方之间寻求平衡,曾与欧盟就签署自贸协议进行谈判。在俄罗斯的强烈反对下,最终拒绝签署该协议,这一决定成为了 2014 年乌克兰革命的导火索。
愤怒的亲西方民众在基辅独立广场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这场被称为 “迈丹运动” 的抗议迅速蔓延,西方国家也趁机在背后推波助澜,向亚努科维奇政府施压。面对抗议浪潮,亚努科维奇起初试图镇压,于 2014 年 1 月通过法律授权警方进行武力镇压,但这一强硬措施反而激起了更大规模的对抗,导致数十人在冲突中伤亡,基辅局势陷入失控。随着抗议活动的愈演愈烈,亚努科维奇的内阁成员相继辞职,他逐渐失去了对军队和安全部队的控制。
2014 年 2 月,抗议活动达到高潮,暴力冲突不断升级,基辅陷入一片混乱。亚努科维奇见局势已无法挽回,连夜仓皇出逃,乘坐直升机逃往俄罗斯寻求庇护。次日乌克兰民众发现总统失踪,国家陷入权力真空,亲西方派迅速占领基辅,成立临时政府,并宣布对亚努科维奇进行叛国指控。
对俄乌关系的深远影响
亚努科维奇的出逃成为了俄乌关系的重要转折点,彻底打破了乌克兰国内政治的平衡,也使得俄乌之间的矛盾急剧激化。俄罗斯认为乌克兰临时政府是亲西方势力通过非法手段上台的,对其合法性不予承认。2014 年 3 月,在乌克兰局势动荡之际,克里米亚举行全民公投,超过 96% 的投票者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 ,随后俄罗斯宣布克里米亚 “回归”,这一举动引发了西方的强烈制裁,俄乌关系降至冰点。
克里米亚的分离和顿巴斯的武装冲突也随之爆发,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与俄罗斯关系紧密,当地居民普遍支持亲俄政策。亚努科维奇出逃后,东部亲俄势力公开反对临时政府,要求独立或高度自治。
亲俄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宣布成立 “人民共和国”,并与乌克兰政府军爆发了激烈冲突。尽管俄罗斯未公开承认支持,但被指通过多种途径向分离势力提供武器和人员援助,乌克兰政府军在西方支持下试图平叛,但双方冲突不断,内战局势持续至今,给乌克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亚努科维奇的政治生涯深刻地影响了乌克兰的政治走向和俄乌关系,他的亲俄政策以及最终的出逃,不仅导致了乌克兰国内的政治分裂,也使得俄乌之间的地缘政治博弈更加激烈,成为了俄乌冲突爆发的重要历史背景。
【4】亲俄派在乌克兰的未来走向
在泽连斯基政府执政期间,亲俄派在乌克兰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巨大压力。政治上,泽连斯基政府积极推动乌克兰向西方靠拢,对亲俄派采取了严厉的打压措施。亲俄派的政治活动受到严格限制,许多亲俄政党被认定为非法组织遭到取缔。例如“反对派平台为了生活” 党,作为乌克兰议会第二大党,因其亲俄立场,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被泽连斯基政府宣布为非法政党,其一切活动被禁止,资产也被没收。该党的许多成员被迫流亡,或者转入地下活动,这使得亲俄派在乌克兰的政治舞台上几乎失去了发声的机会。
在舆论方面亲俄派也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乌克兰的主流媒体大多受到政府和西方势力的影响,倾向于传播亲西方的观点,对亲俄派进行负面报道,将亲俄派描绘成 “叛国者”“俄罗斯的傀儡”。这种舆论导向使得亲俄派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许多民众在舆论的影响下,对亲俄派产生了误解和反感,进一步压缩了亲俄派的生存空间。
民众态度的转变与影响
俄乌冲突的持续给乌克兰民众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生活困境,使乌克兰民众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乌克兰民众开始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对和平的渴望日益强烈。一些曾经支持泽连斯基政府强硬对俄政策的民众,也开始反思这种政策是否真正符合乌克兰的国家利益。
在这种背景下,亲俄派所主张的和平谈判解决冲突的观点,开始得到一些民众的认同。他们认为亲俄派强调与俄罗斯保持对话与合作,可能是实现和平的一条有效途径。这种民众态度的转变,对于亲俄派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如果越来越多的民众支持亲俄派的主张,亲俄派在乌克兰的政治地位可能会逐渐得到提升,他们在乌克兰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也可能会有所恢复。
这种转变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长期以来乌克兰国内的政治宣传和西方势力的影响,使得部分民众对亲俄派仍然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泽连斯基政府可能会采取措施,进一步强化对亲俄派的打压,以防止亲俄派势力的复苏。
在俄乌关系缓和中的潜在作用
展望未来如果俄乌关系出现缓和,亲俄派凭借其与俄罗斯的紧密联系,有望在促进两国重建关系、乌克兰战后重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促进俄乌关系重建方面,亲俄派可以利用他们在俄罗斯的人脉和影响力,充当俄乌之间沟通的桥梁,推动双方进行对话与协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当前的冲突矛盾。
在乌克兰战后重建中,亲俄派也能发挥独特的优势。俄罗斯在经济、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力,亲俄派可以凭借与俄罗斯的良好关系,争取俄罗斯的援助和投资,为乌克兰的战后重建提供支持。俄罗斯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亲俄派可以推动俄罗斯与乌克兰在这些领域展开合作,帮助乌克兰尽快恢复经济重建家园。
来源:论语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