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作者@白鹭湖姑娘在头条用第一人称写故事,非纪实,情节虚构处理,请理性阅读!)
文/白鹭湖姑娘 素材/刘颖
(声明:作者@白鹭湖姑娘在头条用第一人称写故事,非纪实,情节虚构处理,请理性阅读!)
去年五一节单位组织了一次联谊会,我邂逅了陈睿。
陈睿高大帅气,谈吐儒雅,让我眼前一亮。恰巧我们俩后来又被安排坐在一张桌上就餐。
席间他贴心地给大家端茶递水,当看到坐在我旁边的李姐不小心将调羹里的汤滴到桌面时,陈睿赶紧起身用餐巾纸替我们擦干净。
李姐道完谢,又笑着跟我窃窃私语道:“这小伙子真有眼力见,”
那天临走时,我和陈睿互加微信。
就这样,我们俩谈起了恋爱。
可当我把陈睿的情况告诉我爸妈时,他们不太愿意。
首先,陈睿是来自农村,父母没有养老金,家里是弟兄两个。而我是独生女,家境优渥,从小到大爸妈含在嘴里养大;
其次,陈睿在一家汽车企业做销售,而我是有正式编制的公务员,他工作没有我稳定。
因此,我和陈睿的事暂且搁置,爸妈不吐话口,我也不敢贸然带回家去见他们。
这次清明小长假,陈睿邀请我跟他回老家踏青,我就如实找我爸妈“报批”。
当时我爸沉吟不语,我妈想了想,说:“去可以,但当天去、当天回,不能在别人家过夜,女孩子要懂得分寸。”
我妈的话我懂是什么意思,我说保证能做到。
就这样,4号那天,我跟陈睿开车回他的家乡。
那天虽说是小长假第一天,但我们早上6点就出发,上高架,畅通无阻,不到20分钟便出了城。
车沿着宽阔的滨湖大道,一路向东。
那一刻映入我眼帘的春景自然奔放,道路两旁的海棠花、桃花、还有说不上名字的花竞相绽放,耸耸的草坪一眼望不到头,翠绿中泛着鹅黄,像少女新熨烫的裙裾;
我索性摇下车窗,瞬间被春风吻上了脸颊,淡淡的花香沁入心脾,我情不自禁地惊呼道:“景色好美哦。”
陈睿笑着说:“再往前就到巢湖边啦,更美。”
说话间,我看到前方不远处泛着粼粼波光,水天相连,人工防浪堤坝上,成群野鸭嬉戏玩耍,美不胜收。
为了让我尽情地饱览春色,陈睿特意将车开到40迈。
紧接着,映入眼帘的是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如幻灯片般一齐朝我涌来。
那一刻,我居然想下车出去走走的冲动。
我目光贪婪地盯着窗外,不一会儿就看到沿途的一个个被绿树环抱的村庄。
望着一栋栋白墙黛瓦的房屋,和田间地头荷锄的老农,怡然如世外桃源。
我笑着问道:“陈睿,你们村有这么漂亮吗?”
陈睿笑道:“还有30分钟,到了你就知道了。”
被陈睿这么一说,我居然有些紧张起来,毕竟第一次见他的家人,难免惶恐。
为了缓解我紧张的情绪,陈睿手握方向盘向我介绍周边的人文景点,风土人情,还特意提到几样他家乡的特色菜。
什么段曹渣肉啦,莴笋煮泥鳅啦,等等,他诙谐风趣地说着典故,逗得我“咯咯”乐。
说话间车拐入一条乡村小路。
说是小路不太确切,因为不是土路,而是两辆小汽车能错过去的水泥路,路两边都是水渠,水渠挨着农田,田埂上蚕豆花、豌豆苗一丛丛,一簇簇,猛然间,“五谷丰登”这个成语在我脑海里浮现。
这时,陈睿将车速又慢了下来,仿佛散步一般,同时他将车窗摇下半扇。我正纳闷,只见迎面走过来几个上了岁数的人。
陈睿隔着车窗跟他们笑着打招呼,“大伯、二爷”地喊着。
突然,陈睿用手指着路口,兴奋地说:“看,桥边站着的是我奶和我老婶。”
我顺着陈睿手指的方向,看到一位系着围裙的中年妇女,挽着一位花白头发的老太太,正朝这边张望。
陈睿按了一声喇叭,中年妇女和老太太笑着往前紧走几步。在快到车跟前时,两人笑着跟我们俩打招呼,挥挥手,又朝前指着,示意往前开。
车又转了个弯,在一座镂空花的月亮门前停下。
陈睿说:“到家了。”
车刚停稳,两个孩子欢快地跑过来,嘴里喊道:“我二叔回来了!奶奶,二叔回来了!”
紧接着,从院子里慌慌忙忙跑过来一个短发妇女,接着是一个端着水杯的老人,虽然老人有些驼背,但笑容看上去很慈祥。
陈睿一一向我介绍着,原来是他的爷爷和母亲。
陈睿母亲笑容可掬地跟我打招呼,手在围裙上擦着,接过我手里拎着的水果。
站在院子门口,一股香味扑面而来。
陈睿笑着说:“我闻到炖鱼的味道了!”
陈睿爷爷笑着说:“听说你要回来,你爸天不亮就到礁湖沿等人家起网,特意买的野生鱼。”
说话间,一个中年男人从院子里的厨房出来,陈睿介绍说是他父亲。
陈睿父亲话不多,客气几句,又赶紧去了厨房。
院子挺大,中间有一口水井,上面盖着水泥浇筑的井盖,还有一个压井头,井把稍用力,清汪汪的水便流了出来。
陈睿说,村里几年前就用上了自来水,但他爸妈觉得井水旺,冬天洗菜不凉,夏天井水冰镇西瓜,所以一直保留着。
说话间,陈睿奶奶和老婶进来了,陈睿母亲赶紧将一把竹椅子往老人面前递,道:“老太太哎,站累了吧?快坐下来歇歇吧。”
说完,陈睿母亲笑着对我和陈睿说:“你奶从早上7点就往桥头那去,这是第四趟了,你老婶不放心,去瞧瞧她。”
众人刚坐定,门口又响起车喇叭声,院子里的小男孩一听,说:“我爸妈回来了!”
紧接着,一对夫妻进来了,是陈睿的哥哥和嫂子。
陈睿和哥哥长得很像,只不过陈睿大哥个头稍微矮点,看上去很朴实憨厚。
陈睿大嫂鹅蛋脸,皮肤白皙,眉眼有点像当下热播剧《我的后半生》中的杨童舒。
原来,他们两口子刚从镇上回来,两人在菜市场有个门脸,开早点铺的。知道我们今天回老家,哥嫂早早打烊,回来帮忙做饭。
嫂子手里拎了一大兜菜,还有一小袋白米虾。听说还是陈睿大哥硬跟鱼贩子商量,匀了1斤多过来,让我们尝尝鲜。
只见嫂子二话不说,就开始摘菜,我也过去帮忙。陈睿大哥边往厨房走,边喊道:“爸,您歇会儿,中午我掌勺!”
陈睿父亲打趣道:“你再晚半个小时回来,连站锅台的机会都没有!”
众人闻听,“哈哈”乐着,欢笑声飘出小院,在挂满白云的蓝天上空回荡。
这时陈睿打着电话,问老叔和他堂弟到哪了,等着他们开饭呢。
陈睿老叔家就住在村南头,爷俩承包了四百多亩地,一大早开车去县城农资公司订购种子化肥,正往回赶。
听陈睿说,他父母在村岗头有几十亩苗圃,每年桂花树、冬青树,松柏树供不应求,忙的时候雇人干活。
趁等老叔父子俩的空,陈睿领着我去对面的田野和池塘边走走。
那是一口不大的水塘,旁边也是油菜田,在塘埂一侧,有一处青石板台阶,虽然台阶被水草蔓延包裹,有些沧桑,但依稀可见昔日的风采。
陈睿说,这是一口“当家塘”,曾经全村人淘米洗菜洗衣服都在这。靠东边原来有一座小石桥,还有两个石狮子,听老一辈人说后来扩宽水道,拆除了,否则古香古色甚是漂亮。
说话间手机响了,家里人招呼我们俩回去吃饭呢。
那天一张大圆桌坐了十多个人,几个小孩子挤不下,又特意安排了一张小方桌。
陈睿爷爷奶奶上座,两边是儿子和孙子,陈睿母亲和老婶还在厨房忙着煲汤,被奶奶喊着,也依次落座。
陈睿拿着酒瓶给大家斟酒,嫂子负责倒饮料,大家边吃边聊。得知粮食价格涨了些,陈睿父亲笑着对老叔道:“老弟,咋样?种地还是有希望的!”
接着大家又关心起陈睿哥嫂的早点铺生意,得知他们计划把旁边的门店盘下来,准备开饭店时,老叔道:“大强,资金不够周转跟我说一声,你爸妈刚给二睿买了房,手里不宽裕,‘山不转水转’嘛!”
陈睿的爷爷奶奶不言不语,坐在那瞧瞧这个,又瞅瞅那个,满面笑容。
这时老叔端着酒杯,拍了拍陈睿肩膀,道:“二睿,你是我们家到目前为止,学历最高的人,城里工作压力大,不容易,在外多注意身体,累了就歇歇,有困难跟家里人说,大家一起扛。”
陈睿点点头,端起杯子对众人说:“我以茶代酒敬大家,我能有今天也是家人的托举,尤其是我哥,”
陈睿说着,还将手里的杯子跟他哥的碰了一下,接着说:“其实我哥当年学习成绩也不错,但那年我们家刚盖的楼房,他担心爸妈负担重,就上了技校学厨师,否则我们家肯定是两个大学生。”
“为了让我读高中营养能跟得上,我哥大中午顶着烈日骑车给我送菜,把他第一个月工资给我买了一双运动鞋……”
陈睿说着说着,眼里有亮晶晶的东西在闪耀。
“老弟,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好!你才是读书料!不过你看我学厨师也挺好啊,要不哪能有机会遇见你嫂子?”
说完,陈睿哥哥还调皮地朝自己媳妇抛了个媚眼,惹得哄堂大笑。
饭后众人坐在院子里,继续喝茶聊天,陈睿母亲和老婶在井台旁说说笑笑刷碗。
眼看落日西下,陈睿母亲就开始给我们预备几包土特产,有鸡蛋,腊肉,刚割回来的清明“头刀”韭菜,还有一袋子农家锅巴。
随着几声鸡叫,只见陈睿父亲手里逮着一只红冠翠翅的大公鸡,让我带给我父母。我推辞着不要,陈睿爷爷说:“孩子,拿着吧,我们农村人没啥好的,都是自家养的,又不是花钱买的。”
盛情难却,不等我反应过来,陈睿笑着接了过去。
这时陈睿大哥催促道:“差不多就走吧,要不一会儿到了返程高峰,容易堵车。”
就这样,我们俩在众人的目送下,上了车。
车开到村口的小桥,我从后视镜里看到陈睿的家人们还在门口站着,朝我们这边望着。
我信守承诺,准时到家,而且还满载而归,我爸妈嗔怪我不把自己当外人,拿回来这么多东西。
不过看起来他们挺满意,没有不高兴。
晚上边吃饭,我边跟我爸妈汇报一天的所见所闻,除了沿途景色,还有陈睿家和谐的氛围。
我感慨道,真没见过这么团结有爱的大家庭,老人慈祥,中年人互敬互爱,年轻人努力。
不等我把话说完,我爸道:“哪天把小陈领回来认认门,都老大不小了,五一把婚定了吧!”
我一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我妈都吃惊道:“老刘,闺女找婆家可是大事,你都没见面,就筹划订婚?”
我爸笑着说:“我相信我研究生闺女的眼光!这是一个团结兴旺的大家庭!如果亲事成了,将来我就有机会去巢湖钓鱼喽!”
幸福来得太突然,我激动得给我爸一个大大的拥抱,又搂着我妈撒娇,没想到我此次出行收获这么大。
感谢完爸妈,我偷偷躲进房间给陈睿打电话,告诉他这个“毛脚女婿”可以闪亮登场啦!
来源:白鹭湖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