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此前关于太空对接任务,也是在多次延迟之后,进行了对接,并且在分离的过程之中,也出现了变化,下面就先给大家说明一下这个火箭的问题,在说明一下印度太空对接问题的事情。
4月5日,印度空间组织(ISRO)宣布,其POEM-4 重返大气层,印度的整个太空对接任务测试的周期可以说完美结束了。
当然,这个整个任务也不是那么容易,这POEM-4 重返大气层是发射火箭上面级。
而此前关于太空对接任务,也是在多次延迟之后,进行了对接,并且在分离的过程之中,也出现了变化,下面就先给大家说明一下这个火箭的问题,在说明一下印度太空对接问题的事情。
没错,这一部分是印度在2024年底进行太空对接任务实验发射的火箭上面级,是来自“PSLV-C60”火箭的一部分,这是印度太空研究机构所研制的印度可抛弃式的运载火箭,其含有四个助推器的模块分别是:
6 × S-13;2 × S-60;2 × S-139;2 × S-200。当然,印度也在进行本国新火箭的推进,并且以该基础研究其重型运载火箭,其下一代运载火箭潜在的重型运载火箭模块将包括:
比GSLV-III采用的S-250大的固体助推器;一个拥有更厉害的半低温核心-L-200的SCE-200发动机;一个较大的上面级(L-100)和一个能提供600千牛的CE-60发动机。不得不说,印度的航天还是在推进之中,而现阶段的PSLV也是印度常态化任务的火箭,进行了多个相关性的版本发展,我就不单独说明了.
而这一次POEM-4 就是该火箭的上面级,在进行两颗 SPADEX 卫星发射之后,其PSLV-C60 的特殊配置上面级 (PS4)(称为 PSLV 轨道实验舱,简称 POEM-4)也几乎处于同一轨道,位于 475 公里左右的区间,而在进行太空对接任务的测试之下,印度也开启了对POEM-4的任务执行,
并且先后 通过发动机重新启动,脱离轨道,进入 350 公里高度、倾角为 55.2 度的近圆形轨道。
过后对该航天器的任务推动,其POEM-4 共搭载了 24 个有效载荷(14 个来自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有效载荷和 10 个来自各种 NGE 的有效载荷),所有有效载荷均按预期运行,产生了宝贵的科学数据。但是在任务结束之后。
其POEM-4 没有快速进入大气层之中,而是通过对到衰减为主来进行控制,最终根据印度,美国太空部队的共同监控,并且核实了其已经再次进入大气,撞击到了印度洋,官方已经公布了相关性的数据。
这也意味着整个太空任务的执行全面结束了,也算是为印度太空对接任务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然而提到印度的太空对接任务,也是非常不容易。
看到没?这个时间节点可以说非常远,对印度首次太空对接任务来说,完全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身最初可以很早就完成太空对接,但是在对接的过程之中,出现了传感器,航天器过度漂移等情况,最终3次尝试失败,第4次蔡成功。
而在成功之后,又遭遇了重大问题,主要分为三个:
第一个问题、就是出现了系统异常,在最初无法分开的情况之下,不知道对接航天器,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只能一步一步排查。第二个问题,就是太阳板的问题,导致其发电出现了不足的情况,以至于电力不充分,不足以进行太空分离实验。第三个问题,就是印度的测控问题,地面测控实力不行,无法进行覆盖,只能等待航天器达到自己充分地面测控区域,才能够进行。所以,印度最终是等了56天之后,才将太空对接的航天器给分开,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分开之后,也说明了印度的航天技术不说完全掌握了,基本上是掌握了,同时按照印度的说法,那就是印度已经是全球第四个具备太空对接,分离的国家了,与中俄美比肩了。
这一次的技术测试,当然也为印度未来的航天任务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因为印度的月船五号,载人登月,印度空间站等任务,都需要太空对接,技术成熟之后,才可以完美的执行该任务。
印度虽然最终实现了太空对接的任务,但相对来说,印度的航天实力还是存在很多短板的,这也不是拉胯,贬低印度,因为印度本身就是这样的实力。
虽然看上去进步还是很强,但印度的工业实力如何,这一点大家也明白,印度空间组织此前也公开表达说法了,那就是印度的工业很薄弱,要想成为世界航天大国,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实力才行。
所以,印度就算是成为了世界第四个具有太空对接实力的国家,但相对来说,印度后续的任务困难还是很大,印度太空对接也才是首次进行测试,这要放在航天器的问题上,难度又是不一样的。
并且印度多久可以打造出自己的飞船,然后在太空对接,这都是未知数,而接下来可能航天器的验证方面,需要在印度月球上任务进行执行,到底结果如何,大家也拭目以待吧。
而且对于印度的太空任务来说,还有一个致命性的点,那就是自己的测控实力太差了,包括这一次关于POEM-4 重返大气层!也是依赖美国太空部队进行的相关性测试,可以想象一下,接下来几年,如果印度不能够在自己测控方面发力,那最终也是会变成了别的国家帮助,才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这就是差异化。
来源:悟空科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