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场之上15:名将檀道济为何必须死?刘宋自毁长城,北魏举国欢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6 08:53 1

摘要:元嘉十三年(436年)4月9日,一代名将檀道济死于君王的猜忌。临刑前檀道济疾声悲呼,刘宋朝廷是在“自毁长城”。他至死都不明白,自己为朝廷南征北讨,皇帝为什么要杀他。

元嘉十三年(436年)4月9日,一代名将檀道济死于君王的猜忌。临刑前檀道济疾声悲呼,刘宋朝廷是在“自毁长城”。他至死都不明白,自己为朝廷南征北讨,皇帝为什么要杀他。

一、孤苦童年,叔父栽培

檀道济是高平郡金乡县(今山东金乡)人,在西晋末年的动荡中,他们家举家搬迁至晋陵郡丹徒县(今江苏镇江)。檀道济幼年突逢家庭变故,父母双双离世。虽然年幼,但檀道济聪慧懂事,在居丧期间严格遵守礼法,对待兄弟姐妹十分恭敬友爱。时人看到檀道济小小年纪居然能够如此恪守礼数,无不交口称赞。

眼见檀道济一家境遇惨淡凄凉,他们的叔父檀凭之决定收养这几个孩子。正是因为被檀凭之收养栽培,檀道济才有了踏入官场的可能。为什么呢?因为檀凭之与当时掌握军权的刘裕交情深厚,两人经常并肩作战,共同领兵指挥军事行动。正是在这位叔父的影响下,檀道济兄弟几人始终勤勉好学,尤其注重领兵之道。檀凭之也对他们颇为重视,并向刘裕举荐了自己的这几个侄子。元兴三年(404),檀道济正式投身于刘裕麾下,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此时的东晋王朝早已日薄西山,权臣掌控朝局、天子形同虚设。大享元年(403)12月,野心勃勃的桓玄铲除了所有可能阻碍他的力量,包括司马道子、高素、竺谦之等,随后他逼迫晋安帝退位,自立为帝,建立了桓楚王朝。然而,桓玄并没有过人的军功,更没有突出的政绩,根本震不住四方诸侯。

元兴三年(404)2月27日,刘裕从京口(今江苏镇江)举兵,讨伐篡位的桓玄。此时,刚刚加入刘裕军的檀道济也响应号召,斩杀镇守京口的桓修,与刘裕共同出兵建康(今江苏南京)。檀道济在征讨桓玄之战中作战勇猛、身先士卒,赢得了刘裕的赏识。而桓玄本就不得人心,其作战能力更不是刘裕的对手,仅仅几天时间便逃离了建康城。檀道济等人在刘裕的带领下,一路追击桓玄,终于在5月26日将其彻底剿灭。

随后,刘裕重新迎立晋安帝复位,恢复了东晋正统。刘裕本人则取代了桓玄,成为东晋朝最大的权臣。在此次讨伐桓玄的过程中,檀道济初露锋芒,他所指挥的军队可谓所向披靡。因此,刘裕授予檀道济辅国参军、南阳太守等官职,并且封檀道济为吴兴县五等侯。檀道济也正是从此时开始,逐渐成为刘裕的心腹。

二、初露锋芒,成为心腹

自从归入刘裕麾下,檀道济几乎一直在南征北战。义熙六年(410),卢循揭竿而起,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此次起义勾起了郭寄生等贼寇的野心,天下草莽云集响应。此时的檀道济已经因为军功被刘裕提拔为扬武将军。卢循起义的消息传来后,刘裕迅速派檀道济等人率兵平叛。这种裹挟着贼寇的起义军战斗力并不强,檀道济没费太大功夫就平定了响应卢循的郭寄生。

出人意料的是,桓玄曾经的重臣桓谦也趁着卢循起义的时机,举兵造反。檀道济又随同刘道规等人,一同讨伐桓谦。桓玄当年都不敌檀道济等人,桓谦又怎么可能是檀道济的对手?檀道济兵锋所到之处,叛军尽数平定。

卢循起义结束后,战功赫赫的檀道济被刘裕提拔为宁朔将军、参太尉军事等职。此后,檀道济又参与了平定司马休之叛乱等战争,都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从此,檀道济在刘裕心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对于檀道济来说,这几次平叛都只是小试牛刀,没有充分展现出他的军事才能,他渴望寻找一个更强大的对手。而战机,正如潜行的猎豹,悄然到来。

在基本平定东晋内部的叛乱之后,刘裕的野心逐渐膨胀,萌生了改朝换代、黄袍加身的念头。然而,桓玄的失败就在眼前,刘裕深刻意识到,如果自己没有显赫的功勋以威服四方,贸然篡位必将激起遍地烽烟。因此,刘裕将目光转向雄霸北境的后秦政权。

义熙十二年(416),刘裕正式开始北伐,属于檀道济的时代也正式拉开了大幕。檀道济几次用兵都展现出惊人的军事才能,因此刘裕毫不犹豫地任命他为北伐的先锋官,率领精兵从淮河、淝水北上攻打后秦。

中原地区的百姓早就苦于后秦的统治,热切期盼着东晋王师能够收复故土。当檀道济率领的先锋部队北上时,各地百姓纷纷响应,举城投降者不计其数。因此檀道济在北伐初期并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非常顺利地收复了大量失地。

随后,檀道济率军攻打中原重镇许昌。当时镇守许昌的是后秦的两位大将姚坦和杨业。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后秦的得力干将在檀道济面前毫无还手之力,许昌迅速陷落,姚坦、杨业被檀道济俘虏。

此战后,檀道济威名远播,后秦兖州刺史直接向檀道济投降。檀道济并没有居功自满,而是选择继续进攻旧都洛阳。在此期间,曾有人建议檀道济将俘虏的军民杀死,并将尸体堆砌成京观,以震慑后秦军民。檀道济断然拒绝,义正言辞地说:“现在正是讨伐罪人,抚慰苍生的时候啊!”后秦军民知道这件事后,对檀道济的仁德之举无不感激涕零,纷纷投奔檀道济麾下。檀道济也因此势如破竹,迅速攻克洛阳、潼关、长安等重镇,灭亡后秦政权。

此次北伐大大拓展了东晋国土,让刘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声望。元熙二年(420),刘裕登基称帝,建立刘宋政权。檀道济因北伐时期战功累累,而被刘裕授予护军、散骑常侍等职。刘裕病重后,进一步加封檀道济出监南徐州、兖州的江北、淮南诸郡军事,兼任镇北将军和南兖州刺史,希望檀道济能够尽忠职守,成为辅佐日后之君的股肱之臣。但这……可能吗?

来源:宋代的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