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节期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区联合团支部以“家国情怀映初心,青春逐梦正当时”为主题,组织包头客运段昆明车队团员青年开展团日活动,通过参观乌兰夫纪念馆,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激励广大青年立足本职岗位,勇于担当作为,为现代化呼铁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清明节期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区联合团支部以“家国情怀映初心,青春逐梦正当时”为主题,组织包头客运段昆明车队团员青年开展团日活动,通过参观乌兰夫纪念馆,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激励广大青年立足本职岗位,勇于担当作为,为现代化呼铁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清晨,大家身穿统一路服,精神抖擞地在乌兰夫纪念馆门前整齐列队,引得晨练老者驻足称赞:“这些铁路青年,有当年乌兰夫骑兵团的精气神。”
团员青年们托举着花篮,神情庄重走向乌兰夫雕塑,队伍旁边前来祭奠乌兰夫主席的幼儿园小朋友们不约而同看向我们这支队伍。这一刻,仿佛感受到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正在注入我们的心里。
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团员青年们向乌兰夫主席雕塑深深鞠躬。将手中象征着悼念与缅怀的菊花摆放在乌兰夫主席的雕塑前并深情致辞,表达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国家情怀映初心,青春逐梦正当时。让我们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中,以国家情怀为指引,以青春逐梦为动力,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挥洒青春汗水,书写精彩人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进入乌兰夫主席事迹展厅,团员青年们一边仔细聆听讲解,一边驻足观看展厅里的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感叹着乌兰夫主席辉煌的一生,大家无不为之动容。
展厅的第一部分《追求真理·投身革命》,暖黄灯光的展柜里摆放着乌兰夫少年时期的蒙文课本,页边密密麻麻的批注还带着稚嫩笔迹。1906年出生的乌兰夫,在土默特旗的土坯房里听着黄河涛声长大,展墙上的老照片里,十五岁的少年正背着褡裢走向归绥(今呼和浩特)的求学路,布鞋上还沾着塞北的春泥。
1925年,二十岁的乌兰夫用蒙汉双语在入党志愿书上写下"愿做草原上的火种。讲解员指着复原场景中床头的牛皮行李箱说:"就在这一年的秋天,乌兰夫拎着这个箱子踏上赴莫斯科的列车。”
看着展柜里一张张宣纸上苍劲有力的字迹,乘务员杨倩茹突然想起前不久在值乘时帮助少数民族老人翻译药品说明书的经历,她说:“乌兰夫主席这里也写到‘语言不通就用手比划’,咱们现在用的智能翻译器和手势服务正好延续着这一方法,每趟列车都是‘移动的民族团结驿站’,我觉得咱们的工作也十分有价值。”
展厅的第二部分《播撒火种·再展红旗》,聚焦了1929年乌兰夫从莫斯科回国后组建西蒙工委革命活动的场景,陈列柜中展示了乌兰夫手工复制的秘密联络地图以及地下党伪装成牧民使用的皮袄、马鞍等物品。
展厅的第三部分《团结抗战·星火燎原》中呈现的是乌兰夫在鄂尔多斯组建蒙旗独立旅的抗战经历,多媒体沙盘动态演示百灵庙战役路线,武器展柜中一支缴获的日军望远镜引起团员青年们的浓厚兴趣,大家纷纷驻足观望。
展厅的第四部分《功垂千秋·民族自治》还原了1947年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时的场景。电子屏中滚动播放各民族代表进行表决的历史影像,陈列柜中展示了乌兰夫签署《施政纲领》时使用的铜制钢笔。
展厅的第五部分《振兴边疆·繁荣发展》,时任内蒙古党委书记的乌兰夫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了包钢建设、草原畜牧改革并取得的辉煌成就,当看到这里,引发了团员青年们的热烈讨论,兼职值班员代昰昂指着展柜里1959年包钢第一炉铁水的照片说:“革命先辈用钢铁撑起了北疆工业,才有了铁路钢轨的延绵不绝。”
弧形屏幕播放着60年代草原母亲哺育南方孤儿的影像资料,下面的陈列柜展示了乌兰夫亲笔签发的接收文件的复刻件、运送孤儿使用的火车票证等实物。乘务员杨海龙细细端详着"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场景,对身边的同事王铎说:“你看,这像不像咱们的‘青春伴行小候鸟‘服务队,原来咱们每天在车厢为儿童旅客答疑解惑、热情服务,也是为增进民族团结做的一份贡献。”
当听到讲解员说到乌兰夫手书中“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保育原则时,列车长张慧勇说:“我们的原则是‘送一程、暖一程、护一程’。”闻言,团员青年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此刻隔着玻璃,看着泛黄的纸张,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时代与前辈们在对话。
展厅的第六部分《鞠躬尽瘁·精神永存》,我们看到的是乌兰夫主席在北京办公室的复原场景,旁边的展柜里陈列着其晚年批阅过的民族政策文件。
电子留言屏上闪烁着昆明车队团员青年的集体留言:“从勒勒车到复兴号,变得是速度,不变的是草原儿女守望相助的初心。”
“人畜两旺”保住大草原;三千孤儿“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民族区域自治法》.....一桩桩一件件,乌兰夫主席的光辉事迹震撼了大家的心。走出纪念馆,团员青年们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大家纷纷写下感言。
活动感言
李淑青(党总支副书记):当看到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历史影像时,我领悟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车队干部,我深知每一次值乘前的安全预想会、每一趟列车的党员责任区划分,都是新时代铁路人传承革命精神的生动实践。“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珍贵照片前,孩子们与乌兰夫主席聚集的场景也令我想到我们车队的“青春伴行小候鸟”服务队。服务队成员中,有为人父母有照顾儿童经验的,也有多才多艺能唱会画的,还有心思细腻时时能发现儿童乘车安全隐患的,他们对儿童旅客用心用情的关爱,如同故事里的温情跨越,在车厢里赓续传承。
郭欣然(列车员):站在乌兰夫纪念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画像前,看着一列列火车载着牧民们怀里包裹着啼哭的孩童时,让我想到了我的爷爷,爷爷在1965年跟随我国第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带着全家人搬迁至呼和浩特,那时候五湖四海的军人拖家带口加入到内蒙古的建设中,由于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才有了今天美丽的内蒙古。作为一名客运新工,我也想为内蒙古的发展做点贡献,起初我认为只要干好手头的工作,负责好每位旅客的安全便是“好职工”。直到集大原高铁的开通,我体验了一次高铁列车的服务才意识到我们工作还有许多需要提高的地方。有一次南方旅客问我:“你们内蒙古是不是也有来这边的高铁了哟?”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说:“是呀!我们的高铁也可以驶出草原穿越秦川抵达江南啦!”
巴树鑫(列车员):走进乌兰夫纪念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今年是我从事客运工作第十一年,这些年来,习惯了在铁轨上飞驰,车厢中穿梭,却很少有机会停下脚步静心思考。这次参观,我了解到了乌兰夫主席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他如同一面明镜,让我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那些泛黄的照片、磨损的物件、朴实的日记,见证了乌兰夫主席在内蒙古播撒革命火种,改变民族命运的苦难辉煌。这次参观最触动我的是乌兰夫主席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深厚情感。走出纪念馆,广场中央飘扬的五星红旗似乎更加鲜红。作为新时代铁路人,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为每一位旅客做好服务,让乌兰夫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继续传递下去。列车即将启程,而精神的旅程永无终点。
杨倩茹(列车员):参观完纪念馆后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客运战线上的职工,工作虽然简单而又平凡,但是与百姓出行息息相关。真正想要做到“人民铁路为人民”,就要从小事做起,本着对自己负责,对旅客负责的态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
王伟奇(行李员):让我最震撼的是解放初期内蒙古骑兵部队使用的马鞍,皮革磨损处分明可见当年驰骋沙场的印记。看到这些让我想起在列车服务中常遇蒙汉双语需求,为了更好地服务旅客,同事们有的用蒙语翻译软件,有的向身边蒙古族朋友学习了简单蒙语,此刻才真正理解乌兰夫主席“民族团结一家亲”理念的深远意义。每当我们的列车行至秦川,穿越着秦岭隧道,我总在想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让中华儿女凿开了这些坚不可摧的大山。先辈的光辉事迹真是让人感动,作为客运人我想将这份红色基因化作“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实际行动,让草原列车成为传承革命精神的流动课堂。
张敏(列车员):今天上午我们一起参观了乌兰夫纪念馆,了解了乌兰夫主席的一生,看到乌兰夫主席穿过的一件满是补丁的旧棉袄和乌兰夫主席一生都在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拼搏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学习乌兰夫主席的精神,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我段的“五个包客”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武旭东(行李员):今天,我有幸参观了乌兰夫纪念馆。深入了解了乌兰夫主席光辉的一生。作为一名党员,我要把先烈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在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紧跟时代步伐,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方式,为旅客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陈小磊(兼职安全员):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我们肩负着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的历史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乌兰夫主席为榜样,把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转化为工作的动力。热情服务每一位旅客,待旅客如亲人,让他们在旅途中感受到家的温暖;面对工作中的各种困难,要发扬革命先辈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不抱怨、不推诿,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每一趟列车的安全运行,为旅客的出行保驾护航。
张有清(列车员):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当我踏入乌兰夫纪念馆的那一刻,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乌兰夫主席从投身革命,为民族解放事业不懈奋斗,到为新中国的建设鞠躬尽瘁,他始终坚守初心,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特别是乌兰夫主席在革命中不畏艰险的精神深深地打动我,这让我联想到自己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挑战,他的精神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回到工作岗位上,我将以他为榜样,更加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耐心投入到列车服务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铁路人的担当和奉献。
代昰昂(兼职值班员):缅怀乌兰夫主席,是对他崇高精神的敬仰。他的爱国情怀和卓越智慧,是我们前行道路上的灯塔,激励着我们奋勇拼搏。作为一名列车值班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努力的服务好每一位旅客,主动为旅客排忧解难,让旅客们感受到铁路的温暖,感受到铁路人的热情。让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散发不平凡的光和热。(包头客运段)
来源:公益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