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该榜单覆盖了10个学科领域中的83门一级学科,共有6388位学者上榜。北京师范大学此次有43位学者上榜,较2023年增
近日,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该榜单覆盖了10个学科领域中的83门一级学科,共有6388位学者上榜。北京师范大学此次有43位学者上榜,较2023年增加2人。
图源:爱思唯尔科研医学服务
爱思唯尔致力于深度整合中国科研人才分布与机构学科优势,精准映射高校及科研机构在关键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学科建设与人才战略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揭示高质量研究的选题方向与方法论创新。
本次北师大上榜的学者来自哲学(1人),教育学(12人),理学(17人),工学(12人),管理学(1人)5大学科领域,以及14个一级学科,展现出北师大在基础学科以及教育学领域的突出优势。此外,本次学校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心理学、地理学3个一级学科领域的上榜人数位列TOP3,进一步凸显了北师大在这些领域的卓越影响力和学术实力。
目前,北师大已形成了学科类型齐全、内涵特色鲜明、优势领域主导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体系。其中,环境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环境工程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为A。环境/生态学更是学校首个进入ESI前千分之一的学科,实力一流。
此外,心理学和地理学也是北师大的传统优势领域。学校心理学部是国家世界一流心理学科建设单位,唯一一个心理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单位。在教育部学科排名中,心理学科连续排名全国第一或A+,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进入 ESI世界前1%。
地理学同样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教育部历次学科排名中名列前茅,充分展现了北师大地理学学科的强大竞争力和学术水平。
众多学科蓬勃发展,背后也离不开一群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北师大学者们的辛勤耕耘。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2637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061人。两院院士7人,入选各类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393人次。
2024年,北师大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持续优化人才引进机制,高层次人才引进占比达26%,37人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同时学校加强高端博士后选拔力度,建立珠海校区独立招收博士后机制,筑强人才“蓄水池”,以教师评价激励改革为重点,畅通人才发展通道,为广大教师矢志创新、尽展其才搭建舞台。
在京师学者们的潜心钻研下,去年以来,北师大在众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绽放出绚烂的科研之花:
2024年5月,全球变化与公共健康研究中心田怀玉教授团队在登革热流行预测预警理论研究取得原创性突破,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上;
9月,环境学院夏星辉教授团队在《科学》上发文,从“微塑料循环”的视角下阐明了微(纳米)塑料对全球碳、氮等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
11月,心理学部王晓群教授、吴倩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在《细胞》发文,有望为慢性疼痛等疾病提供新型药物筛选工具。相关项目成功入选由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评选的“2024年度中国神经科学重大进展”。
今年3月,学校迎来2025年首篇《自然》,由物理与天文学院何林教授课题组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孙庆丰教授课题组紧密合作,首次在人造原子中实现了轨道杂化。
图源:《自然》官网
……
一位位杰出的学者,一项项卓越的成果,共同铸就了北京师范大学的辉煌。接下来,学校也将继续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做好高水平人才引育,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坚定的步伐,迈向教育事业的新高峰。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官网/官微、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办、高绩、软科、爱思唯尔科研医学服务、京师研招、《自然》官网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