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时节,我校通过两场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以沉浸式仪式教育引导师生感悟医者使命。3月29日校团委和武装保卫部组织的“缅怀革命先烈”活动与3月27日国际教育学院开展的“致敬无言良师”活动,在革命传统教育与医学伦理培育中,共同构筑起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的精神坐标。
清明时节,我校通过两场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以沉浸式仪式教育引导师生感悟医者使命。3月29日校团委和武装保卫部组织的“缅怀革命先烈”活动与3月27日国际教育学院开展的“致敬无言良师”活动,在革命传统教育与医学伦理培育中,共同构筑起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的精神坐标。
红旗指引的信仰课堂在校领导的带领下,百余名身着统一白衫黑裤的师生、团员代表佩戴党员徽章、团徽,在国旗护卫队的指引下有序进入省史志馆。国旗护卫队手执国旗、团旗、校旗三面旗帜庄严入场,全体人员垂首肃立三分钟,以默哀致敬琼崖革命先烈。
在革命丰碑前,师生们依次献上黄菊,深鞠躬致敬革命丰碑。
中医学院吴豪兴同学感慨:“这些穿越时空的文字,让我们触摸到革命者最真实的心跳。作为医学生,更应传承这份济世为民的初心。”
当黄长轩烈士家书、王器民烈士遗书等红色家书节选片段的诵读声在场馆回荡,第一临床医学院胡建秀读出信仰的力量:“先烈们为理想牺牲的精神,和我们在实验室日复一日攻克难关的坚持,本质上都是对信仰的坚守。”
在省博物馆的参观中,第二临床医学院杨天娇凝视琼崖革命文物深有感触:“红色基因不仅是历史故事,更是缝合伤口时的细致、显微镜下的专注、未来白大褂必须扛起的责任。”
白袍见证的生命教育在清明前夕的3月27日,解剖楼前刻着“生命 仁爱”的石碑旁,200余名中外师生开启特殊的跨时空对话。
全体师生身着白大褂,怀着崇敬与感恩之心一起向“无言”良师们默哀一分钟,师生们以静默的力量表达着对他们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默哀结束后,师生们依次向“无言”良师们敬献鲜花。每一朵鲜花都承载着师生们的感恩与敬意,象征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医学的热爱。
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工劳梅丽在发言中动情说道:“大体老师以超越生死的姿态,将肉体凡躯升华为医学文明的基石。”
学生代表周尚智发言来自巴基斯坦的ALI CHAND(周尚智)郑重承诺:“这些沉默的良师用身体讲述最生动的解剖课,我们将以敬畏之心践行医学真谛。”
在肃穆的献花仪式中,白大褂与黄菊相映生辉。国际教育学院张万科强调:“医学之路需永怀敬畏,我们要把这份奉献精神转化为守护健康的实际力量。”
双规并行的育人教育校团委通过“纪念碑前的誓言”与“文物中的历史”双重课堂,将红色基因植入医学教育。郭向书记指出:“从琼崖革命医疗史中汲取的精神力量,正与救死扶伤的仁心同频共振。”而国际教育学院联合基础医学院打造的“尊重生命”系列教育,则将通过主题班会、校友讲座等形式持续深化医学伦理培育。
两场清明活动虽形式各异,却共同诠释着医者精神的时代内涵。革命先烈的热血丹心、“无言”良师的静默奉献,让学子们接受双重精神滋养,锻造着“红医精神”的当代传承——既有济世为民的赤子之心,更怀敬畏生命的专业操守。这种融合红色基因与医学伦理的育人模式,为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注入了深沉的精神力量。
来源:昌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