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遭遇极端天气和气候影响 | 海洋与湿地·前沿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6 11:36 4

摘要: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2024年南美洲和加勒比气候状况》报告,从各个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该地区从安第斯山脉到亚马逊、从拥挤的城市到沿海社区的多方面影响。现谨将报告内容概述如下,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海洋与湿地·气候科学前沿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2024年南美洲和加勒比气候状况》报告,从各个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该地区从安第斯山脉到亚马逊、从拥挤的城市到沿海社区的多方面影响。现谨将报告内容概述如下,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本文共计1703字,阅读约4分钟

气温

2024年,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平均气温比1991-2020年的平均值高出0.90°C。根据所使用的数据集,这成为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也是墨西哥和南美洲最温暖或第二温暖的一年。

报告封面 | 图源:世界气象组织官网

干旱和洪水

2024年上半年的降雨模式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例如,亚马逊地区和潘塔纳尔湿地的降雨量比正常水平低30%至40%,出现大面积干旱。2024年下半年,马瑙斯的内格罗河达到创纪录的低水位,亚松森的巴拉圭河达到60年来的最低水位。

亚马逊地区和潘塔纳尔湿地、智利中部、墨西哥和伯利兹的野火因干旱和极端热浪而加剧,许多国家的记录被打破。在智利,野火导致130多人死亡,成为自2010年地震以来该国最严重的灾难。

南里奥格兰德州因强降雨引发的洪水成为巴西最严重的与气候相关的灾难,给农业部门造成约85亿巴西雷亚尔的经济损失。尽管及时的预警和疏散帮助减轻了洪水的影响,但仍有超过180人死亡,这凸显了提高当局和公众对灾害风险认识的必要性。

冰川

在南美洲,冰川是数百万人民的重要水源,因此它们的加速消退令人担忧。

委内瑞拉失去了其最后的冰川——洪堡冰川,与斯洛文尼亚一起成为现代史上首批失去所有冰川的国家。哥伦比亚内华达山脉的科内赫拉斯冰川和阿根廷乌斯怀亚的马舍尔冰川在2024年被宣布消亡。

自19世纪末以来,安第斯山脉已经失去了25%的冰层覆盖,其热带冰川的融化速度是全球平均累计速度的10倍。

2024年7月的数据显示,秘鲁安第斯山脉融雪量的波动与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直接相关。

在低纬度和中纬度,以及极地以外的其他地区,如安第斯山脉南部和巴塔哥尼亚,也观察到严重的冰川损失,大型冰舌的变薄正在加速崩裂过程,导致其锋面更快地退缩。

海平面和热带气旋

海洋变暖以及冰川的融化正在加速海平面上升,增加了加勒比海沿海社区和地势低洼岛国对热带气旋等灾害的脆弱性。这一点在飓风贝里尔身上得到了体现,这是有记录以来登陆格林纳达及其属地的最强飓风,并在整个加勒比地区造成毁灭性破坏。

此外,研究也发现了海平面上升的区域差异。对于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来说,大西洋一侧的海平面上升率比太平洋一侧更高(如在中美洲的太平洋一侧,海平面上升速度约2.0±0.3毫米/年,低于全球平均上升速度3.4±0.3毫米/年,而大西洋沿岸的平均上升速度约为4.0毫米/年)。

气候相关影响和风险

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受到的气候变化影响与极端天气事件以及社会脆弱性等复杂情景相关。2024年上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对这些影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干旱、洪水和热浪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飓风的强度也在增加,这表明该地区农业和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正在上升。作物和牲畜的损失以及供应链的中断已显著影响了粮食的供应、当地人民的收入和农村生计的稳定性。这一复杂情景在不断上升的食品价格、日益加剧的贫困、高度的收入不平等以及饥饿、政治不稳定、健康和粮食不安全状况的加剧等因素下变得更加复杂。

可再生能源

2024年,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几乎占该地区能源结构的69%,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与2023年相比增长了30%。

为了推进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可再生能源使用和优化,世界气象组织(WMO)通过与学术界、私营部门和能源利益相关方开展合作,为国家气象水文部门(NMHSs)赋能,以开发基于科学的业务产品和服务。

2024年,世界气象组织与哥斯达黎加国家气象研究所、哥斯达黎加电力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风电场短期风速预测产品。在智利,世界气象组织与智利气象局、能源部和迭戈·波塔莱斯大学合作,共同开发了一种大型水体浮式太阳能电池板的蒸发率估算模型。两国还在开发高分辨率的国家风能(哥斯达黎加)和太阳能(智利)图集方面得到了支持,利用再分析、观测和气候预测数据支持长期能源规划。此外,作为“通过气候服务增强安第斯社区适应能力(ENANDES+)”项目的一部分,世界气象组织还在为哥伦比亚、智利和厄瓜多尔开发一个模块化的能源气候服务工具包。

俯瞰位于加勒比海的“灯塔礁”和“大蓝洞”。该图像由NASA地球观察卫星(EO-1)的先进陆地成像仪(ALI)于2009年3月24日拍摄。图中的蓝洞位于图像中心,周围是由珊瑚礁抬升形成的浅色环带。事实上,这个环带的部分区域在低潮时会露出水面,但大多数灯塔礁环礁的区域被浅水覆盖。图像中可以看到船只在水面上留下了小白线,其中两艘船正朝着蓝洞方向驶离。图像东侧的广阔海域呈现出浅蓝色,表示珊瑚礁边缘的特别浅水区。在礁的最东边,海浪打在礁石上,形成了白色的波纹。图源:NASA地球观察,Jesse Allen拍摄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COMMENTS & CRITICAL THINKING

(注:本文仅代表资讯,供读者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编译 | Richard审核 | Sara排版 | 绿叶

【参考资料】

1.https://wmo.int/news/media-centre/extreme-weather-and-climate-impacts-bite-latin-america-and-caribbean

2.https://wmo.int/publication-series/state-of-climate-latin-america-and-caribbean-2024

3.https://library.wmo.int/viewer/69456/download?file=WMO-1367-2024_en.pdf&type=pdf&navigator=1

【海洋与湿地·小百科】大湾区海洋生物数字文献库(Greater Bay Area Marine Biological Digital Library, 简称GMBDL)是全国第一个以视频图鉴为特色的海洋生物数据库,始于2022年,由大鹏半岛海洋图书馆(Dapeng Peninsula Marine Library)出品。大湾区海洋生物数字文献库通过长达2000多个小时的潜水拍摄积累而成,拍摄团队历经6年时间,专注于南海北岸海域,精心记录下海洋动物在日夜不同时间的行为、雌雄不同的体色以及冬夏不同的状态,还特别记录了深圳近十年来鲸豚搁浅等海洋大事,所采用的均是高清高帧率视频,确保了影像的高质量和细节展示。该数据库由国内权威分类学专家进行定种,目前已收入407种海洋生物,且物种数量仍在持续增加,目标是在两年内达到1000种,为海洋生物研究和保护等工作提供数字化资源支持。图源:©GMBDL

扩展阅读:

1、世界气象组织发布评估极端天气和气候的新准则

2、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2年全球水资源状况报告》

3、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2023年联合科学报告-可持续发展版》

4、世界气象组织新报告《2022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气候状况》发布

5、世界气象组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周

来源:中国绿发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