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本文将“三个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民办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通过探索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创新教育形式、深化产教融合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本文将“三个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民办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通过探索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创新教育形式、深化产教融合和强化师资建设等实践探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一方面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也对后续相关工作以及其他类院校在开展相关工作中提供有益经验。
关键词:“三个精神”;民办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实践探索
“三个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
劳模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
劳模精神是指劳动模范在生产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劳模精神体现了对劳动的尊重和对劳动者的礼赞,具有重大的政治号召意义、理论指引意义和实践导向意义。在民办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劳模精神,可以激励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勤奋敬业的职业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劳动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
劳动精神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精神风貌。劳动精神是劳动者劳动意识、劳动理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对劳动的尊重和推崇。在民办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劳动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激发劳动热情,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匠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
工匠精神是指劳动者在从事技艺、工艺或制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工匠精神体现了对专业技能的热爱和追求,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创新性。在民办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民办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民办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民办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民办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和认同感存在差异。另一方面,民办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民办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理想信念模糊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部分民办高职学生由于缺乏对社会的深入了解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同时学校在人文素质和思想意识培养上较为薄弱,导致理想信念模糊,甚至可能受到一些消极思想的影响,如“读书无用论”“及时行乐”等,这些观念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前进动力。
学习态度消极
首先,学习动力不足。一些学生在进入民办高职院校后,对学习的积极性逐渐下降,认为学位是一纸空文,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出路,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其次,缺乏学习方法。许多学生虽然有学习的愿望,但由于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导致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最后,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一些学生因为所学专业并非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者学校课程的设置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导致对学习失去动力。
自我管理能力弱
首先缺乏计划性。部分学生没有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计划,导致时间被浪费在无效的事情上,如过度使用社交媒体、玩游戏等。其次拖延症严重。拖延是导致时间管理不善的常见原因之一。民办高职学生中,不少学生存在严重的拖延症,导致任务堆积如山,无法按时完成。最后时间分配不合理。即使制定了计划,部分学生也可能因为缺乏科学的时间分配方法,导致学习、休息和娱乐时间失衡,影响整体效率。
心理素质较差
首先部分学生情绪波动大。民办高职学生可能面临更多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和社会压力,导致情绪波动较大,难以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其次学生应对方式不当。部分学生缺乏有效的情绪应对策略,如通过暴饮暴食、逃避等方式来缓解压力,这些方式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加剧情绪问题,严重可演变成心理问题。最后缺乏自我反思。心理素质稳定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自我反思,但部分学生缺乏这一能力,无法及时识别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三个精神”融入民办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优化课程体系,融入“三个精神”
更新培养理念,创新培养模式
为了将“三个精神”融入民办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需要更新培养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民办高职教育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应坚持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将“三个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纳入教育教学规划和人才培养体系
优化专业导向,促进精准实效
在优化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注重专业导向,促进精准实效。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契合。同时,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习实训和校企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三个精神”。通过优化专业导向,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践行“三个精神”
实践教学与“三个精神”相结合
实践教学是民办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将“三个精神”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以知识为依托、以技能为基础,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组织实习实训、社会服务、专业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劳动意识和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为了践行“三个精神”,民办高职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劳模事迹宣讲会、劳动技能竞赛、工匠精神研讨会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三个精神”的魅力和价值。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服务、支教活动、环保行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三个精神”的内涵和要求,增强对“三个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是民办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社会现实和民生需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与企业、社区等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三个精神”的实际应用和价值体现,提高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
创新教育形式,弘扬“三个精神”
打造教育新样态、育人新模式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民办高职学校应创新教育形式,打造教育新样态、育人新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在线教学资源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同时,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结合民办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探索适合民办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强化课程融入,夯实主渠道
营造浓郁氛围,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为了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民办高职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可以举办劳动文化节、工匠技能竞赛、劳模事迹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劳动的伟大和崇高。同时,可以邀请劳模工匠进校园,举办讲座、研讨会等活动,让学生与劳模工匠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和成功经验。通过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和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
深化产教融合,践行“三个精神”
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产教融合是民办高职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可以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和教学改革等工作。同时,可以依托企业提供的实践场景和物力支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深化产教融合,践行“三个精神”,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劳动意识和工匠精神。
建立实训基地和教辅工作室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民办高职学校可以建立实训基地和教辅工作室。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辅工作室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和深入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和教辅工作室,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三个精神”的实际应用和价值体现,提高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
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民办高职学校可以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通过行业专家的指导和引领,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行业专家和技术人才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三个精神”。通过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可以加强学校与行业的联系和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强化师资融智,赋能“三个精神”
提高教师思想认识
教师是民办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为了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民办高职学校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对“三个精神”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培训和学习,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三个精神”的内涵和要求,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将“三个精神”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勤奋敬业的职业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锻炼教师能力水平
鼓励教师深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聚焦专利研发、技术革新、课题研究等,持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教学专业素养和实践指导能力。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工作,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优化完善保障体系
优化完善保障体系,着力健全教师培训体系和培养机制。通过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和培养方案,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同时,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支持,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融入,为民办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实践路径。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和系统性的教育体系,我们成功地将这些精神内化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外化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这一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更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这一实践路径,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培养更多具有“三个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而不懈努力。我们相信,随着“三个精神”的不断融入,民办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迈上新的台阶,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孙克.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价值与路径[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4,No.856(18):54-57.
陈娟,王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4(04):13-16.
王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工匠精神融入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18):114-116.
景凌凌.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与路径[N].重庆科技报,2024-10-29.(006).
第一作者:李一迪,西安明德理工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
第二作者:王飞,西安明德理工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基金项目:2024 年度陕西高校学生工作研究课题(2024XKT147);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2024 年度辅导员工作研究基金项目(FDY202402)
本文来自【咸宁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