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规划范围包括琅琊镇域和镇区两个层次。镇域规划范围为琅琊镇行政辖区内的陆域空间,总面积93.21平方千米。镇区范围包括建制镇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和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区域,面积1.78平方千米。
4月3日,金华市婺城区琅琊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布。
据悉,根据交通规划图可见,金西快速路、甬金衢上高速、建德至武义高速等多条重要交通线路均经过该镇区。
主要内容
一、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
规划范围包括琅琊镇域和镇区两个层次。镇域规划范围为琅琊镇行政辖区内的陆域空间,总面积93.21平方千米。镇区范围包括建制镇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和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区域,面积1.78平方千米。
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二、目标定位与空间策略
1.总体定位
全面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立足琅琊镇特征特色,确定琅琊镇发展定位为:“梦幻白沙、水墨琅琊”;以“生态立镇、文化兴镇、旅游强镇”为发展导向的金华南郊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镇。
2.规划目标
至2025年,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水平明显提升,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现代化品质城镇基本建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至2035年,全域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构建形成“一心一轴,一带三片”的国土空间新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绿色稳固。城镇空间集约高效,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浙江省特色文旅强镇。
展望至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全面建立。形成高品质、城乡融合、宜居共享的国土空间,建设人民满意的宜居城镇。
3.三条基本控制线
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358.69公顷(20380亩),主要分布于北部平原地区。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306.32公顷(19595亩),在各行政村均有分布。
生态保护红线范围3551.72公顷,包括婺城区沙金兰水库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面积102.08公顷,主要分布于琅琊镇镇区。
4.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优化全域农业、生态、建设空间,构建“一心一轴,一带三片”的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总体格局。
“一心”为琅琊镇现代化镇区核心,集聚镇区公共服务、产镇融合发展功能。
“一轴”为沿白沙溪和金兰水库轴,既是城镇发展主轴,也是镇域生态景观轴。
“一带”为—条串联镇区和周边村庄的城乡融合带。
“三片”分别为以琅琊镇区为基础的城镇发展区、以北部平原为基础形成的琅琊农业发展区、以南部山区为基础形成的南山生态保护区。
5.镇村体系规划
规划“镇区-中心村-一般村”三级镇村体系。镇区涉及白沙卢村、琅琊徐村、琅琊滕村、金兰村(安置居民点)。规划2个中心村,16个一般村。
6.用途分区规划
深化落实上位总规划确定的生态保护区、农田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其他保护利用区共六类一级用途分区。其中,城镇发展区进一步细分为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绿地休闲区、工业发展区共五类二级用途分区;乡村发展区细分为村庄建设区、一般农业区、林业发展区、农田整备区共四类二级用途分区;其他保护利用区细分为区域基础设施集中区、特殊用地集中区共二类二级用途分区。规划明确各类用途分区的范围边界、面积,实施国土用途管制。
三、用地布局规划
1.农业空间布局
以第三次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依托北部平原地区白沙溪及其支流两侧平原地区农用地,集中提升中低产田粮食产能,通过完善农田水利、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打造粮食生产示范区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同时对南部山区难以利用的陡坡农用地和北部平原的林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和整治提升,将立地条件较好的部分宜耕后备资源开发为耕地,实现耕地集中连片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有效保障粮食安全。
2.生态空间布局
统筹山水林田草等自然资源,以生态保护红线为中心,依托白沙溪及南部山区森林,加强水网廊道、森林资源的保护,推进白沙溪流域的综合治理和沿线绿化。规划生态保护用地集中分布在南部山区、白沙溪、金兰水库等,山区耕地逐步有序退出,保障生态环境稳定性。
3.建设空间布局
镇域落实上位规划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区域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保障落实甬金衢上高速公路、白门线改建、上华至琅琊公路等道路建设项目;有序推进琅琊南部山区空心村及零星农居点空间集聚置换,加大镇域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掘和再利用,盘活闲置的村庄用地资源,保障乡村振兴项目落地。
四、支撑体系与安全保障
1.综合交通规划
规划落实镇域“一横一纵”高速公路网,其中“一横”为甬金衢上高速,“一纵”为建德至武义高速,其中新增上华至琅琊公路与甬金衢上高速互通口;衔接落实上华至琅琊公路,上华至琅琊公路向北联系兰溪,向南联通甬金衢上高速公路;规划落实金西快速路,向西联通汤溪镇,向东北联系金华市区;对蒋农线进行道路环境提升,对白门线落实改线升级工程,其中改线后白门线宽度将提升至36米。
镇区范围内规划“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城镇道路,其中主干路为中山北路二十九巷、府林街、尚书街、文卫路和南山路。
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在琅琊镇构建“镇区—村/组”两级生活圈层级。
规划1个镇区生活圈。以镇区为服务节点,以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等为主要职能,配置学校、卫生院、养老服务中心、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使得居民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
结合镇村体系布局与单元划分,构建村/组生活圈,重点配置一老一小等保障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文化礼堂、室外健身、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基础便民生活服务设施。
3.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结合上位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落实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环卫、水利规划等专项内容。
4.国土空间安全与防灾减灾
结合上位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建设防洪排涝、水源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农田水利配套等水利基础设施,推动能源供应低碳转型,积极构建低碳化能源体系。加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建设,明确防洪排涝、抗震、消防、人防、防疫等防灾设施标准与措施。
五、历史文化保护与景观风貌塑造
落实上位规划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规划期限内逐批公布的文保单位、文物保护点等。
镇域规划形成北部田园景观风貌区和南部山水景观风貌区。基于琅琊镇自然景观格局、特色资源和城镇建设基础,依托沿路、临溪、环山等特色空间,保护和彰显美丽田园风貌空间。
六、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
1.详细规划传导
综合考虑行政管理范围、地理空间要素、用地权属边界和现有详细规划编制基础等因素,全镇共划分19个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其中1个城镇单元,18个乡村单元。
2.规划实施保障
依据乡镇级规划数据库建设标准和数据汇交要求,形成乡镇级规划数据库,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作为详细规划编制和审批的基础和依据,维护国土空间规划的传导性、约束性、权威性。
来源:金华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