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普通高中老师,是为了爱情,10年后我逃离了校园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6 16:56 1

摘要:我叫王欣茹,辽宁人。经历了10年寒窗苦读,我考上了一所师范院校,四年的大学生活过得很快,2003年夏天,我毕业了。大学期间,我谈了一个男友,他和我同一届,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要去老家县城的贸易公司上班。

口述:王欣茹

记录并整理:丫哥老师

十八年前,那个蝉鸣聒噪的夏天,我站在省城师范大学的梧桐树荫下,手里攥着三份重 点中学的录用通知,却将人生航向转向了北方小城的一所普通高中。

那时我笃信,爱情比事业重要,在普通高中也能实现我的教育梦。却未曾料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10年后,我毫不犹豫地逃离了校园。#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叫王欣茹,辽宁人。经历了10年寒窗苦读,我考上了一所师范院校,四年的大学生活过得很快,2003年夏天,我毕业了。大学期间,我谈了一个男友,他和我同一届,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要去老家县城的贸易公司上班。

盛夏,大学教务处,不紧不慢的吊扇搅动着闷热的空气。我将印刷精美的省实验中学聘书推回给系主任时,他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滚圆:"你知道吗?有多少人挤破头想进省实验?"

我坚定地摇摇头,没有将男友的事告诉主任。窗外,蝉鸣突然尖锐起来,像在嘲笑我的天真。那个年代还没有"恋爱脑"这个词,但凡知道的人都说我疯了,为了一个刚刚开始的爱情故事,竟然要放弃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岗位。

我毅然踏上南下的绿皮火车,“突突突”地摇晃了八个小时。我紧紧地攥着男友工作调令复印件,漫不经心地看着窗外的风景,直至省城的光华灿灿的霓虹变成了县城稀疏而陌生的灯火。

新入职的学校是一所城关普通高中,有着全玻璃幕墙的教学楼,阳光折射在崭新的塑胶跑道上,像撒了一地的“碎钻”。初来乍到,我对学校的印象还可以,虽然位置偏僻,但空气清新,不少设施都是新建的。

可是。开学第三天,我就发现教室后排总空着几个座位,我将情况告诉了政教主任,他满脸无奈地苦笑着说:"没办法!那几个熊孩子孩子,去网吧比来教室勤快。"

站在三尺讲台上,看着下面一双双清澈的大眼睛,一股神圣的使命感骤然涌上心头,当他们齐声喊“老师好”时,我感到难以言喻的自豪。为了把学生教好,实现我的教育梦,我决定全力以赴。

那个周末,我跑遍县城文具店,扛回两大箱作文本。我在每个本子的封面上工整地写下学生姓名。班上一位调皮的男生接过本子,用奇怪的眼神盯着封面说:"老师,这是我名字头一次被人写得这么好看。"

我每天清晨六点到校,陪学生晨读,午休时间给偏科生补课,甚至自费订阅《读者》放在教室的图书角。可是,无论我多努力,月考成绩表上,依然爬满红色的不及格,班级平均分从没超过60分。

我每天都找学生聊天,鼓励他们认真学习:“不认真学习将来真的没有出路,只能去工地搬砖,去酒店做服务员,去工厂站流水线......”可是,无论我多么苦口婆心,都收效甚微,即便他们答应要变好,也是口是心非。我满腔热情,学生却很不耐烦。

学校领导和我聊天,总是自嘲地说:“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是放牛班,几乎没有一个搞学习的,也没有一个成绩好的。”听着这种无奈的话,我那些熬夜写的教案,似乎变成了浸了水的宣纸,一笔一划都在溃散。

熬了一年又一年,我毫无收获,而且心情越来越糟糕。一个刚下过暴雨的夜里,学生已经下自习,刚考完试的卷子被他们撕了,碎片撒了一地。望着外面白茫茫的雨幕,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不是单方面的拯救,而是需要共鸣的和弦。

那时候,我们在市里买了房子,老公也已经调到市里的办事处,我决定逃离,写了一份简单的辞职报告,递到校长室。几天后,我走了,只留给工作了整整10年的学校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转眼之间,我离开讲台已经8年了。到了市里以后,我改行做了别的事情,不用跟那些熊孩子斗智斗勇,我感到轻松多了。但后来我发现,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也是一件挺复杂的事,好在经过多年的敲打,我的心理已经变得够强大。

前天,我办完事,和朋友一起去市里的小饭馆吃火锅。突然,在火锅蒸腾的热气里,我分明听见了一声颤抖的"王老师"。我回转身,看见一个系着围裙的20岁出头的姑娘,正怯怯地看着我。

我想起来了,她是我教过的学生。她的耳后有一道月牙形的疤,那是当年我劝她返校时,她翻墙逃跑被铁丝网划伤的。"后来我去读了职校,现在正在考营养师证。"她给我续酸梅汤时,我看见她的手腕内侧写着"天道酬勤"几个字。她看我的眼神里充满着歉疚。

氤氲的水蒸气中,我突然看清,当年那个夺门而出的女孩,不是抗拒知识,而是在陷在原生家庭的泥潭里挣扎。那些我以为坠落的星星,其实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发光。

结账时她执意要免单,说当年那本写着她名字的作文本,至今仍锁在老家的抽屉里,也珍藏在她心灵深处。店门口的风铃叮咚作响,恍如旧日教室的上课铃。我忽然想起离职前校长说过的话:"教育是播撒种子,有时要等很多年才发芽。"

结束语

闲来无事,我常常翻开当年的备课笔记,泛黄的纸页里还夹着学生送的干枯的银杏叶。10年的教育生涯,我终究没能成为改变命运的“超 级英雄”,但我已经尽力了,问心无愧。

那些在作文本上郑重写下的名字,那些深夜里修改的评语,原来早已化作隐秘的星光,照亮过某些年轻生命的幽暗时刻。在人生这场蝴蝶效应里,或许我们都在不经意间,成了他人命运里温柔的风暴眼。曾经是一名高中老师,我感到很欣慰。

来源:丫哥老师

相关推荐